心理健康常識: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的對位

    時間:2020-07-20 18:29:10 常識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常識: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的對位

      醫學是研究健康與疾病的關系及其相互轉化規律的一門科學。在過去的生物醫學模式中,所謂健康就是指人體的生物組織沒有損傷,個體沒有軀體癥狀和體征,經各種化驗檢查和特種儀器檢查都找不到軀體任一部位有病的證據。

    心理健康常識: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的對位

      但是,現在看來,單從生物學角度看待健康是不夠全面的。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應該從心理學、社會學角度綜合考慮健康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完好的狀態”。從這一定義可以看出,健康應包括生物、心理、社會三個層面。只有當一個人在這三個層面同時都處于完好狀態時,才可以說是健康的。相對來說,疾病則是指個體在身體上、心理上或社會上出現的各種障礙或異常。

      這就需要醫生在臨床工作中遇到病人時,不僅要考慮病人的身體是否有病,同時還要注意病人的`心理及其社會功能狀態是否也同時受到了損害。例如腦卒中后,病人在身體上出現了偏癱,同時在心理上可能還存在記憶力下降、情感脆弱、焦慮、抑郁、易激惹、人格改變等癥狀,這些又會導致病人生活工作能力下降,使之無法勝任原來的工作、承擔照顧家人的義務;病人可能因此認為自己成了“廢人”,對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出現自殺行為。

      這時,醫生一方面要積極治療病人的軀體病變,同時也要注意幫助病人恢復他的心理和社會功能。而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恢復,對軀體疾病的恢復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如果個體在身體上沒有疾病,這只是說他具備了身體健康;如果個體在心理和社會功能方面處于完好的狀態,則稱為心理健康。

      實際上,在疾病過程中,病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這三個層面受到損害的程度經常是不均等的,而且是以某個層面的損害為主,或者某個層面的損害是原發性的,進而影響了其它層面,使其它層面也出現異常,最終導致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全面異常。如果疾病以身體損害為主,則一般稱之為軀體疾病,該病人即屬于軀體疾病病人;如果疾病損害主要表現在心理或社會功能的方面,導致個體的心理和社會功能出現異常,則稱為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該病人屬心理障礙患者或精神病人。

    【心理健康常識:心理健康與心理障礙的對位】相關文章:

    關于心理健康的常識09-27

    心理健康方面的常識09-27

    優秀心理健康教育常識09-27

    心理健康小常識解讀09-27

    幼兒心理健康小常識09-27

    中老人的養生常識心理健康10-10

    關于心理健康的小常識09-27

    大學生心理健康常識09-30

    小學學生心理健康常識09-28

    心理健康小常識有哪些09-2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影视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理论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电影不卡电影 | 玖玖爱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