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計就計的成語典故是什么

    時間:2022-01-05 18:20:30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將計就計的成語典故是什么

      蔣干,字子翼,三國時期的人物,[揚州]九江[今安徽壽縣]人。《三國演義》描述赤壁之戰前蔣干充當曹操之說客,企圖勸說周瑜投降。而當時,不想周瑜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誘導他盜走假的張、蔡二人的“投降書”,以反間計除去了這二人。后卻自以為立功,成為笑柄。

      赤壁之戰結束了自東漢末年以來群雄紛爭的局面,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礎。對于這場戰爭,當時很多人都想不到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接著又趁勢奪取荊州的一代梟雄曹操竟敗于黃口孺子周郎之手。曹操失敗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與蔣干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腐儒過江東大有關系。曹操所帶的北方之兵不習水戰,幸得荊州降將蔡瑁、張允為水軍都督。此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之法,周瑜一直視為眼中釘,久欲除之而難以下手。恰巧自報奮勇說降周瑜的蔣干過江來了。周瑜略施小計,讓蔣干盜得蔡張二人寫給他的密信,而密信其實是周瑜寫的,致使曹操錯殺了二將。然而周郎破曹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避難江東的龐統雖想出了連環計,但如何讓龐統平安過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竇?正在周瑜為此發愁的時候,蔣干又來了。是他把龐統引見給曹操,曹操輕信了名士龐統獻的連環計,導致了戰爭的失敗。蔣干兩次過江,兩次中計。不僅葬送了曹魏的`83萬人馬,連曹操本人也差點命喪黃泉。難怪后人評價蔣干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腐儒。

      將計就計的解釋

      [釋義]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

      [語出]元·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正音]將;不能讀作“jiànɡ”。

      [近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用法]是一種戰術;表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用語。指在雙方爭斗中借用對方的計策再反施于對方;使其上當。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將計就計的成語典故是什么】相關文章: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12-24

    杯酒釋兵權的成語典故12-17

    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12-17

    噤若寒蟬的成語典故12-25

    投筆從戎成語典故12-19

    成語高山流水的典故12-18

    望梅止渴的成語典故12-18

    有關忠義的成語典故盤點12-17

    關于智謀歷史成語典故12-17

    成語典故作文素材11-2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愉拍二区一区三区 | 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男人的天堂1024 |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二视频 | 亚洲高清网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