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氣的成語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成語吧,成語在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并且每個成語都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你還在找尋優秀經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生氣的成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生氣的成語1
怒發沖冠: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怒目橫眉:形容兇惡或憤怒的樣子。
怒氣沖沖:形容憤怒到極點。
怒氣沖天:形容憤怒到了極點。
怒目切齒:形容憤怒到了極點的樣子。
描寫人生氣的`四字詞語
描寫人生氣的四字詞語
瞋目切齒
【解釋】瞋目:發怒時睜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
【出處】】《史記·張儀列傳》:“是故天下之游談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齒以言從之便,以說人主。”
嗔目切齒
【解釋】嗔目:發怒時睜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
【出處】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段祺瑞馬廠誓師》:“復辟之貽害清室也如彼,不利于國家也如此。內之不特非清室自動,而孀妃耆博,且不勝其疾首痛心。外之不特非群公勸進,而比戶編氓,各不相謀,而嗔目切齒。”
怒發沖冠
【解釋】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出處】《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
裂眥嚼齒
【解釋】眥:眼眶。瞪眼欲裂,牙齒緊咬。比喻憤怒到了極點。
【出處】宋·陸游《跋傅給事帖》:“某甫成童,親見當時士大夫,相與言及國事,或裂眥嚼齒,或流涕痛哭。”
嚼齒穿齦
【解釋】齒:牙齒。穿:咬破。齦:牙齦。緊咬牙齒,竟咬破了牙齦。形容對敵人恨之入骨。
【出處】張睢陽生猶罵賊,嚼齒穿齦;顏平原死不忘君,握拳透掌。宋·蘇軾《東坡題跋·偶書》
大發雷霆
【解釋】霆:極響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發脾氣,大聲斥責。
【出處】《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之怒。”
氣急敗壞
【解釋】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荒張或惱怒。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七回:“水軍頭領棹船接濟軍馬,陸續過渡,只見一個人氣急敗壞跑將來。”
勃然大怒
【解釋】勃然:突然。突然變臉大發脾氣。
【出處】漢·班固《漢書·谷永傳》:“是故皇天勃然發怒,甲乙之間,暴風三溱拔樹折木。”
沖冠發怒
【解釋】形容極為憤怒。
【出處】唐·元稹《觀兵部馬射賦》:“凡獻藝者,豈自疑于無必。沖冠發怒,揚鞭氣逸,引滿雷砰,騰凌飆疾,皆窮百中之妙,盡由一孔而出,乃知來者之藝,蓋亦前人之匹。”
形容生氣的四個字的成語
[大發雷霆] 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發脾氣,大聲斥責。
[怒目而視] 睜圓了眼睛瞪視著。形容正要大發脾氣的神情。
[烈火轟雷] 形容性情暴躁,愛發脾氣。
[暴躁如雷] 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樣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發脾氣的樣子。
[暴跳如雷] 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樣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發脾氣的樣子。
[使心別氣] 指發脾氣。
[使性摜氣] 發脾氣;撒氣。同“使性謗氣”。
[使性傍氣] 發脾氣;撒氣。同“使性謗氣”。
關于生氣的成語2
怒容滿面 怒氣沖沖 怒氣沖天 怒不可遏 怒發沖冠
怒目圓睜 怒目而視 怒火中燒 老羞成怒 惱羞成怒
勃然大怒 面帶怒容 面有慍色 大發雷霆 暴跳如雷
義憤填膺 憤世嫉俗 憤憤不平 切齒痛恨 懷恨在心
氣恨難平 怒氣填胸 怒氣填膺 無名火起 勃然火起
火冒三丈 大動肝火 怒目切齒 怒容滿面 氣恨難消
渾身打顫 憤然而去 艴然不悅 戟指嚼舌 悲憤填膺
瞋目切齒 發指眥裂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目眥盡裂 萬目睚眥
【生氣的成語】相關文章:
形容生氣的成語11-28
形容生氣的成語及造句03-21
形容生氣憤怒的成語01-19
生氣的座右銘05-17
生氣的說說10-17
生氣的句子經典11-15
生氣的句子10-22
很生氣的說說04-01
關于生氣的說說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