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語故事

    時間:2020-12-18 12:48:25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古代成語故事4篇

      在古代有許多關于英雄人物的成語故事,下面yjbys小編跟大家分享幾篇成語故事,以供參考!

    古代成語故事4篇

      1、一飯千金(韓信)

      [釋義] 比喻重重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語出]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 唐•沉亞之《旌故平盧軍節士》:“當渴饑之望也,~,未足者不能十金。”

      [成語故事]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

      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刻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并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后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齊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補充說明] 這句成語就是出于這個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說: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我們運用這成語時,必須透徹的了解它的含義,第一,真心誠意的樂于助人的人,是永遠不會想人報答他的;第二,有錢人對窮人的救濟,那是一種捐助,即使窮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報答他,也不能稱之謂“一飯千金”;第三,最難能可貴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難的情形下,出于友愛、同情的去幫助別人,這樣的幫助,在別人看來,確是“一飯”值得“千金” 的。

      2、東山再起(謝安)

      [釋義] 東晉時謝安退職后曾在會稽東山隱居(今浙江上虞縣);后來又出任要職。現以此比喻隱退后再度任職或失勢后又重新得勢。

      [語出] 唐•杜甫《暮秋……呈蘇渙侍御》:“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辨形] 再;不能寫作“在”。

      [近義] 重振旗鼓卷土重來死灰重燃重作馮婦

      [反義] 風流云散一去不返過眼煙云急流能退

      [用法] 多用于本來有勢力、有地位或有影響的人。一般作謂語、定語。

      [辨析] ~和“卷土重來”、“死灰復燃”;都有“失敗后重新出來活動”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和“卷土重來”偏重指失勢后重新得勢;“死灰復燃”偏重指惡勢力、壞現象。②~多用于人;而且大多是本來有勢力、有地位的人;“卷土重來 ”不限于此;它的適用對象寬得多;“死灰復燃”應用范圍更廣;既可指人;也可指事與物。

      [成語故事]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

      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

      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愿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游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寧愿隱居在東山,不愿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干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么辦?”

      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后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3、圖窮匕見(荊軻)

      [釋義]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語出] 《戰國策•燕策三》:“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正音] 見;不能讀作“jiàn”。

      [辨形] 圖;不能寫作“途”。

      [近義] 東窗事發原形畢露

      [反義] 顯而易見

      [成語故事]

      戰國末期,秦國實力強盛,攻滅了韓、趙兩國后,又向燕國進軍。為此,燕太子丹決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轉局勢。

      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荊軻。他擅長劍術,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選。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特地為他準備了兩樣秦王急于想獲得的東西:一是從秦國**到燕國的將領樊於期的頭顱,二是燕國督亢地區(今河北涿縣東)的地圖,表示燕國愿將這塊地方獻給秦國。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匣子里。行刺秦王的匕首,就放在卷著的'地圖的最里面。此外,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此人叫秦舞陽。臨行時,太子丹等身穿喪服,將荊軻送到易水邊。

      秦王得知燕國派人來獻兩樣他最需要的東西,非常高興。在都城咸陽宮內隆重接見。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匣子走在前面,秦舞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跟在后面。

      秦舞陽在上臺階時,緊張得雙手顫抖,臉色變白。荊軻趕緊作了解釋,并按秦王的要求,接過秦舞陽手里裝有地圖的匣子,當場打開,取出地圖,雙手捧給秦王。秦王慢慢展開卷著的地圖,細細觀看。快展到盡頭時,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荊軻見匕首露現,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舉起匕首便刺。

      但是,荊軻并未刺中秦王。秦王急忙拔劍自衛,卻又一時拔不出來。于是兩人繞著柱子轉。衛兵因沒有秦王命令,不敢擅自上前。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秦王的侍臣突然將醫袋抽打荊軻,并提醒秦王把劍推到背后**。秦王頓時醒悟過來,迅速**劍來,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倒地后,將匕首投向秦王。結果未中,被擁上來的衛兵殺死。

      4.一飯千金(韓信)

      [釋義] 比喻重重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語出]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 唐•沉亞之《旌故平盧軍節士》:“當渴饑之望也,~,未足者不能十金。”

      [成語故事]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著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著肚子。

      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刻苦僅能以雙手勉強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并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后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齊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補充說明] 這句成語就是出于這個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說: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記,雖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難時,即使一點點幫助也是很可貴的;到我們有能力時,應該重重地報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我們運用這成語時,必須透徹的了解它的含義,第一,真心誠意的樂于助人的人,是永遠不會想人報答他的;第二,有錢人對窮人的救濟,那是一種捐助,即使窮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報答他,也不能稱之謂“一飯千金”;第三,最難能可貴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難的情形下,出于友愛、同情的去幫助別人,這樣的幫助,在別人看來,確是“一飯”值得“千金” 的。

    【古代成語故事4篇】相關文章:

    關于古代成語故事01-12

    古代成語故事集錦12-14

    古代成語故事(15篇)12-16

    古代成語故事15篇12-13

    古代成語故事高二09-29

    古代勵志成語故事08-14

    古代關于品德的成語故事01-14

    古代成語故事匯編15篇01-11

    古代成語故事精選15篇01-11

    古代勵志成語故事(9篇)08-1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在线永久观看国产精品电影 | 亚洲a级一a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专区 |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