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兵字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0-07-21 09:50:25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帶有兵字的成語故事

      帶有兵字的成語大家都知道多少呢?這些成語故事大家有讀過嗎?以下是yjbys小編收集的成語故事,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帶有兵字的成語故事

      帶有兵字的成語故事一

      【成語】: 兵不血刃

      【拼音】: bīng bù xuè rèn

      【解釋】: 兵:武器;刃:刀劍等的鋒利部分。兵器上沒有沾上血。形容未經戰斗就輕易取得了勝利。

      【成語故事】:

      “兵不血刃”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兵器上沒有血。表示未經作戰就取得勝利。

      這個成語來源于《晉書.陶侃傳》,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陶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東晉的屯騎校尉郭默作戰勇敢,曾與后趙的建立者石勒等作過戰,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貫驕橫跋扈,把誰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因為泄私憤竟然殺死了平南將軍劉胤。事后,還大膽偽造詔書,誣諂劉胤謀反,向各州郡通報。這件事暴露后宰相王導怕朝廷無力懲處他,不但不向他問罪,反而加封他的官職。

      陶侃知道這件事后,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討伐郭默,一方面寫信給王導,要求他采取果斷措施。信中有兩句話寫得非常有力:“郭默殺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當州官。難道他殺害宰相,也就讓他當宰相不成!”

      王導讀了這封信,受到很大的觸動,便派陶侃率軍去討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領兵作戰十分厲害,聽說他親自來討伐,非常焦急,打算率軍離開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還未離城,陶侃的大軍就已經將江州團團圍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已不是陶侃對手,怕城破后難逃性命;想開城門投降,又怕朝廷要殺他的頭,真是左右為難。他手下的一名叛將見大勢已去,將他逮捕后開城門投降。陶侃終于不戰而取得勝利,平定了這次叛亂。

      帶有兵字的成語故事二

      【成語】: 兵貴神速

      【拼音】: bīng guì shén sù

      【解釋】: 神速:特別迅速。用兵貴在行動特別迅速。

      【成語故事】:

      “兵貴神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動迅速為可貴。意思是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就會取得勝利。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志.魏書.郭嘉傳》,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知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他足智多謀,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敗了據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紹,殺了袁紹長子袁譚,袁紹的另外兩個兒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遼河流域的烏丸族首領蹋頓單于。蹋頓乘機侵擾漢朝邊境,破壞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曹操有心要去征討袁尚及蹋頓,侶有些官員擔心遠征之后,荊州的劉表會乘機派劉備來襲擊曹操的后方。

      郭嘉分析了當時的形,對曹操說:“你現在威鎮天下,但烏丸仗著地處在邊遠地區,必然不會防備。進行突然襲擊,一定能消滅他們。如果延誤時機,讓袁尚、袁熙喘過氣來,重新收集殘部,烏丸各族響應,蹋頓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屬于我們了。劉表是個空談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劉備,不會重用劉備,劉備不受重用,也不肯多為劉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遠征烏丸,不會有后顧之憂的。”

      曹操于是率領軍隊出征。到達易縣(今屬河北)后,郭嘉又對曹操說:“用兵貴在神速。現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戰,軍用物資多,行軍速度就慢,如果烏丸人知道我軍的情況,就會有所準備。不如留下笨重的軍械物資,部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前進,乘敵人沒有防備發起進攻,那就能大獲全勝。”

      曹操依郭嘉的計策辦,部隊快速行軍,直達蹋頓單于駐地。烏丸人驚慌失措地應戰,一敗涂地。蹋頓被殺,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后被太守孫康所殺。

      帶有兵字的成語故事三

      【成語】: 兵不厭詐

      【拼音】: bīng bù yàn zhà

      【解釋】: 厭:嫌惡;詐:欺騙。作戰時盡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

      【成語故事】:

      “兵不厭詐”這則成語的'厭是:滿足,詐:欺騙手段。用兵作戰可以盡可能多用欺詐的戰術迷惑對方,以獲取勝利。

      這個成語來源于《韓非子.難一》,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第二年春天,晉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國曹國和衛國,要他們與楚國絕交,才讓他們復國。楚國被激怒了,撤掉對宋國的包圍,來和晉國交戰。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對陣。

      晉文公重耳做公子時,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國,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問重耳以后如何報答,重耳說:“美女、綢緞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給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國執政,萬一遇到兩國發生戰爭,我就撤退三舍(舍為十里)。如果楚國還不能諒解,雙方再交手。”

      為了實現當年的諾言,晉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國大將子玉率領楚軍緊逼不舍。

      當時,楚國聯合了陳、蔡等國,兵力強;晉國聯合了齊、宋等國,兵力弱。應該怎樣作戰呢?晉文公的舅舅子犯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對于注意禮儀的君子,應當多講忠誠和信用,取得對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戰陣之間,不妨多用欺詐的手段迷惑對方。你可以采取欺騙敵軍的辦法。”

      晉文公聽從了子犯的策略,首先擊潰由陳、蔡軍隊組成的楚軍右翼,然后主力假裝撤退,引誘楚軍左翼追趕,再以伏兵夾擊。楚軍左翼大敗,中軍也被迫撤退。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城濮之戰。晉國取勝后,與齊、魯、宋、鄭、蔡、莒、衛等國會盟,成為諸侯霸主。

      在這個故事中,還引申出另一個成語“退避三舍”,用來比喻退讓或回避,避免發生沖突。


    帶有兵字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推薦:

    1.帶有馬字的成語故事

    2.帶有百字的成語故事

    3.帶有貶義的成語故事

    4.帶有馬的成語故事:率馬以驥

    5.帶有馬的成語故事:聲色犬馬

    6.帶有馬的成語故事:兵強馬壯

    7.帶有貶義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8.帶有龍的成語故事:人中之龍

    9.帶有馬的成語故事:馬首是瞻

    10.帶有馬的成語故事:害群之馬

    【帶有兵字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12-18

    成語故事:草木皆兵12-12

    草木皆兵的成語故事6篇12-09

    紙上談兵的成語故事及解釋12-09

    帶有在字的成語01-04

    草木皆兵成語故事8篇12-19

    成語故事:紙上談兵6篇12-18

    成語故事:草木皆兵(9篇)12-16

    成語故事:草木皆兵9篇12-16

    帶有止字的成語有哪些01-1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88色鬼 |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aⅴ高清看片 亚洲欧美性综合在线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 少妇把腿扒开让我添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