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兵之計成語故事

    時間:2020-11-12 16:44:20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緩兵之計成語故事

      導語: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其特點是深刻雋永,言簡意賅。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積累優美的語言素材。所以,學習成語是青少年學習中國文化的'必經之路。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緩兵之計成語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緩兵之計成語故事

      緩兵之計成語故事

      【注音】huǎn bīng zhī jì

      【典故】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九回

      【解釋】延緩對方進攻的計策。指拖延時間,然后再想辦法。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拖延時間,然后再想辦法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權宜之計

      【反義詞】速戰速決、兵貴神速

      【押韻詞】偶變投隙、面墻而立、名譽掃地、臨難不避、削木為吏、一舉兩利、意慮乖僻、費心勞力、另眼看戲、貪名圖利、......

      【年代】古代

      【燈謎】暫停

      【歇后語】諸葛亮彈琴

      【英文】stallingtactics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孔明與司馬懿在祁山作戰。蜀軍消滅了魏軍大將郭淮、孫禮,占領了武都、陽平。張郃、戴陵等率軍前去救援,被孔明打敗。雙方對峙了半月。孔明見司馬懿不敢出戰,用撤軍的緩兵之計,誘使司馬懿驅兵追趕,司馬懿中計大敗

      【成語舉例】話大決意要殺陶三,監生恐鬧出事來,原為緩兵之計。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七十二回

      【成語造舉】

      ◎ 我認為熱鬧這時是想先回部隊,以后再設法的緩兵之計。

      【延伸閱讀】古代經典成語故事

      自相矛盾

      古時候,有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舉起自己的矛夸口說:“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有個圍觀的人問他:“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么樣呢?”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來了。

      濫竽充數

      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他總是叫許多人一齊吹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也混了進來。每當演奏時,他就鼓著腮幫,按著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可是他不要許多人一齊吹,而要一個一個地單獨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畫龍點睛

      南北朝時,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眼睛。游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可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游客不信,都以為張僧繇在嚇唬人。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張僧繇只好提起筆來,輕輕一點。霎時間,只見烏云密布,電閃雷鳴,被點上眼睛的龍騰空飛去。游客們驚嘆不已,無不佩服張僧繇神奇的點睛之筆。

    【緩兵之計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開誠布公成語故事03-02

    天奪之魄成語故事02-19

    不寒而栗成語故事01-31

    成語故事:指鹿為馬12-24

    成語故事杞人憂天12-24

    以古非今成語故事12-24

    袂云汗雨成語故事12-19

    以卵擊石成語故事12-18

    成語故事:兔死狗烹12-16

    成語故事投鼠忌器12-1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天天看精品动漫视频一区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 日本私人免费观看手机版 | 日韩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中文字幕无线码永久免费2020 | 午夜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