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0-11-18 18:15:52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

      【成語】:班門弄斧

    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

      【拼音】:bānménnòngfǔ

      【解釋】: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出處】: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于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圣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舉例造句】:聞得亭亭姐姐學問淵博,妹子何敢班門弄斧,同他亂談。★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二回

      【近義詞】:布鼓雷門、貽笑大方

      【反義詞】:虛懷若谷、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成語故事】: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一個詩人《題李白墓》。李白是舉世聞名的唐代大詩人,死后名傳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經過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詩抒發內心感受。而他們這種行為只能是附庸風雅,“魯班門前班門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關于班門弄斧的成語故事12-08

    魚目混珠的成語故事01-01

    才疏意廣的成語故事12-29

    食少事繁的成語故事12-28

    呵壁問天的成語故事12-28

    彈冠相慶的成語故事12-26

    誠惶誠恐的成語故事12-26

    坐享其成的成語故事12-19

    強弩之末的成語故事12-19

    成語故事的成語12-1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 欧美华人在线视频 | 永久免费的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偷拍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