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之白面書生

    時間:2020-11-29 09:46:12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成語故事之白面書生

      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叫沈慶之的宋朝人。他字弘先,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鎮)人,是當時著名的軍事將領。沈慶之從小就非常會打仗,常常打勝仗回來,后來他被封為“建武將軍”,專門負責防守邊疆。

    成語故事之白面書生

      有一天,文帝想要向北邊擴展領土,沈慶之知道文帝這個想法后,便極力阻止文帝:“大王,這件事萬萬不可,您還記得以前幾位將軍向北邊擴展領土失敗的事吧!大王……”

      沈慶之不停地勸文帝,文帝覺得很煩,就對沈慶之說:“我不想聽了,我叫別人來跟你說!”于是,文帝找了左右兩個文官來和沈慶之爭辯。

      沈慶之無奈地對文帝說:“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濟!”這段話的意思是:“大王,治理國家就像治理家一樣,要討論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奴夫,要問織布的事就要找織布的婢女,F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國家,卻去找兩個從來沒打過仗的‘白面書生’來商量,這仗怎么可能會打成功呢?”文帝聽了大笑,但并沒有采納沈慶之的諫言。這位皇帝佬兒還狠狠地放話出來:“你不要再說了,我決定的事是不會再改變了!”

      文帝當然沒有采納沈慶之的意見。最終打了個大敗仗回來!

      后來,大家就用沈慶之說的“白面書生”用來形容年輕沒有經驗的讀書人,只知道書本上的知識,不曉得實際應付事情的.方法。

      ——《宋書·沈慶之傳》

      【求解驛站】形容年紀輕、知識淺薄、閱歷不深的讀書人。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凈的年輕讀書人。

      【活學活用】別看他文縐縐的一副~模樣,與犯罪分子較量時可是勇猛非凡。

      【妙語點撥】文帝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即便是沈慶之這個當臣子的如何口進良言,如何情真意切,如何運用類比對自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也充耳不聞。最終,戰事落得個慘敗而歸的下場。看吧,這就是自以為是注定的悲情結局。這啟示我們,人際交往中,如果遇到異于自己的觀點或意見時,需要理性地對待之,分辨之。“偏聽則暗,全聽則明”,我們的耳朵需要傾聽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

      【近義】文弱書生

      【反義】識途老馬

    【成語故事之白面書生】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之狐假虎威12-13

    后起之秀成語故事12-25

    “驚弓之鳥”成語故事12-17

    成語故事:鴻鵠之志12-15

    莊子成語故事之莊周夢蝶01-06

    黔驢之技的成語故事12-31

    一顧之榮的成語故事12-30

    內助之賢的成語故事12-28

    秦晉之好的成語故事12-27

    三遷之教的成語故事06-0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欧美传媒一区二区 | 日本欧美精品动漫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久久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