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介和的創業勵志故事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嚴介和的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既是講述創業者的經歷,也是告訴大家創業當中的技巧,經驗和點子,讓后來者學習和借鑒,下面給大家分享嚴介和的創業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嚴介和的創業故事 1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春風的吹起,全國上下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江蘇淮安一所中學里有一位年輕教師,出于對創業的渴望,也辭職跳進了商海。那時候,很多企業都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那時候,很多企業都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這位年輕老師通過了層層篩選,在當地一家企業里做了廠長。在那以后的十年間,他先后在7個國企任職,哪個企業經營不下去了,他就去哪個企業把它扶上去。他本人也在這十年的實踐里積累了一些財富和經驗,并于1996年組建了自己的公司。勤勤懇懇而又平平淡淡地經營了一年后,他意識到做企業不能光靠“勤勞”,還必須要有獨到的眼光!
當時,各地都在興建高速公路,年輕人經過分析后,認準參與高速公路建設一定會有大作為,于是不斷地往南京跑,尋找機會。終于有一次,他拿到了一張總額為29.4萬元的訂單,工程內容是修建3個小涵洞,工期是140天。其實,這是一個沒人愿意接的工程,因為要經過五次轉包,管理費累計上交高達36%,要做完這個工程,得賠上5萬元。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工程,年輕人還是把它當做珍寶一樣接了下來。幾乎所有的同行都暗暗嘲笑他不懂得做生意,可是他并沒有把這些嘲笑當做一回事。回到公司后,他的幾位手下也無法理解,他們幾個人私底下一估算之后,獻計說:“如果能夠巧妙地偷點工減點料,這個原來要賠5萬的工程,勉強能夠賺2萬!”
身為老總的年輕人聽了這些建議后,把臉一沉說:“絕不能賺這2萬塊錢!”接著,他說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無法置信的.想法:“與其偷工減料賺2萬,不如一切按正常進行,賠上5萬;而一切按正常進行賠上5萬,不如以最快的速度、最優的質量、最大的成本去修好這3個涵洞,賠上8萬!”
“這樣不是在做企業,而是在自掘墳墓!”那些忠實的手下既焦慮又熱心地說。
我們現在要做的并不是賺錢,而是打造誠信!今天的誠信,就是明天的市場!”年輕人說完,當即宣布一切按自己的方案進行,雷打不動!
這番話也讓部下們豁然開朗,紛紛以最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程中,只用了120天,涵洞就盡善盡美地完工了。工程指揮部和總承包商在檢查這個工程時,發現這三個涵洞修得的確無可挑剔。以小見著,他們當即對這位年輕人另眼相看起來,并決定以后所有的配套工程都交給他干。
就這樣,年輕人獲得了這條高速公路上的所有配套工程權,等到這條高速公路建完,他的公司除去管理費外,還從中凈賺了800萬元。這個結果讓當初那些嘲笑他的人驚詫不已,而讓他們更加沒有想到的是,年輕人還獲得了遠比800萬元更有價值的東西,那就是口碑,從市里到省里遍地傳播,廣受歡迎。
名氣一打響,年輕人很快開始承接上千億元的工程訂單。就在他那種“今天的誠信是明天的市場”的思維中,年輕人的商業帝國獲得了強大動力。到2005年的時候,他手里的訂單已有2700億,這個數字相當于中部地區10個城市的GDP。當年,他更是以125億身價赫然出現在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的榜眼位置。沒錯,他就是被譽為“亞太最具創造力的華商領袖”、身任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CEO的嚴介和!
每次談起當初是“賺2萬”還是“賠8萬”的選擇時,嚴介和都會這樣說:“賺2萬是小腦筋,而賠8萬卻是大智慧!無論做人做事還是做企業,都只能靠既踏實又巧妙的大智慧,而不能靠動小腦筋走小歪道!”
嚴介和的創業故事 2
嚴介和,在2005年胡潤版百富榜中,他以125億元的資產位列中國大陸大富豪第二。他的成功還得從他虧本的第一筆生意談起。
1992年,他租賃了一家瀕臨破產的建筑公司。他接到了一項業務,一個被承包商轉包五次的建筑工程,他對這個業務進行測算后,傻了眼,接手這個工程最起碼得虧5萬元,這完全是一個沒人敢接的工程,接還是不接?他由于沒有后臺,沒有關系,在建筑業這個關系錯綜復雜的生態圈中,他只能得到這樣的業務。于是他決定從虧本的第一筆業務開始做起。他把這個虧本的工程當成了日后發展"招牌",傾盡了自己的全力。
工程完工后,驗收部門不相信這樣的虧本工程會有好的質量。但檢測結果令人瞠目結舌,所有指標個個皆優。當然,他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足足虧了8萬元。但這支建筑隊讓政府部門牢牢記住了。
之后,業務不斷向他涌來,在此后十多年中,他參與了江蘇幾乎所有的重大項目建設。
搶不到賺錢的生意,就從賠錢的買賣做起,這是無奈,也是降低"門檻"。類似的例子還有一些:美國商業奇才哈利才十五六歲的時候在一家馬戲團做工,負責在馬戲場內叫賣小食品。可是每次看戲的人不多,買東西的人則更少,尤其是飲料更是難賣。
有一天,哈利突發奇想:向每一位買票的觀眾贈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觀眾。于是他開始叫賣:"來看馬戲嘍!買一張票免費贈送好吃的花生一包!"在哈利不停的叫喊聲中,觀眾比往常增加了不少。觀眾進場后,哈利再叫賣起飲料來,而絕大多數觀眾在吃完花生之后覺得口渴都會買上一瓶飲料。這樣,一場馬戲下來,門票收入增加了,飲料的`生意也增加幾倍。除去白送的花生,仍然增加了不少收入。
還有這么一個例子:美國某城30英里以外的山坡上有一塊不毛之地,地皮的主人見地皮擱在那里沒用,就把它以極低的價格出售。后來,新主人靈機一動,跑到當地政府部門說:我有一塊地皮,我愿意無償捐獻給政府,但我是一個教育救國論者,因此這塊地皮只能建一所大學。政府如獲至寶,當即就同意了。于是,他把地皮的2/3捐給了政府。不久,一所頗具規模的大學就矗立在了這塊不毛之地上。聰明的地皮主人就在剩下的1/3的土地上修建了學生公寓、餐廳、商場、酒吧、影劇院等等,形成了大學門前的商業一條街。沒多久,地皮的損失就從商業街的贏利中賺了回來。
俗話說:"虧本的買賣是沒人做的"!如今,在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聰明人不妨從虧本的買賣做起,而且要高標準地做好,降低門檻好迎客。這是一種戰術,一種公關,一種策略,更是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一種理念。
嚴介和的創業故事 3
他曾相信吃虧是福,挖到第一桶金;他曾劍走偏鋒,運作模式飽受質疑;他不按套路出牌,不循規蹈矩,狂放不羈的言論和行為令人咋舌。這是“狂人”嚴介和與眾不同的財富道路。
“虧五萬不如虧八萬”
嚴介和的“不安分”在教師時期就展露無遺。當時在江蘇做高中語文老師的他并不安于現狀,而是帶著家人編織草帽、斗笠和簸箕,自產自銷,積累了數十萬元的資產。
1986年,嚴介和因為超生被迫辭掉鐵飯碗,“跳海”創業。1992年,他創辦淮安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開始在建筑領域闖蕩。
為了找到項目,他從淮安往南京跑了11趟,終于拿到了南京市繞城公路一個配套涵洞工程。可是這個工程已經經過了層層轉包,到了嚴介和手里,不僅賺不了錢,還會凈虧5萬。
嚴介和權衡過后,決定接下這個項目,并且提出“虧五萬不如虧八萬”的思想。“有時候主動吃虧,才能主動獲得。虧5萬不如虧8萬,我們豁出去了,一定要保證工程的進度和質量”。
于是,他只用72天就干完了140天的工程量。工程的檢測結果全優,業主十分欣喜。第二年,工程指揮部就將繞城公路工程都交給了他,他由此賺到人生第一桶金860萬。
此后,嚴介和先后參與了南京新機場高速、京滬高速、江陰大橋等工程建設,公司業務不斷擴大。
備受質疑的運作方式
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嚴介和一方面采用“BT”模式運作基建項目,一方面對國有企業進行打包并購。這種頗為“另類”的運作方式讓他備受質疑。
“BT”模式,是指先由承建方以全額墊資的方式來進行基建,在項目完成后政府通過分期付款來償還項目資金。
當時,江蘇宿遷市政府計劃建一條市府大道,但是苦于缺少資金,嚴介和就先墊資上馬。首戰告捷后,他快速將“BT”模式復制到全國各地,這成為嚴介和個人財富暴增的起點。
面對質疑,嚴介和十分坦然,“我們太平洋沒有任何‘原罪’,我們的第一桶金來得非常干凈。我們沒有任何不可告人的東西。”
此外,對于“低成本”收購負債國有企業,他說,“我們總共收購了31家特困企業,他們都是負資產重組。總資產10個億,總負債15個億,而收購這些企業當然也是一分錢不要了。”
收購虧損的國企后,嚴介和為其注入資金、輸送人才和專業設備,讓它們起死回生。僅2005年,他手里的訂單已有2700億。
可惜好景不長,2006年,嚴介和深陷“負債門”,沉默了一段時間。
“我能一直狂下去”
選擇沉默應對外界質疑的那段日子,嚴介和兩次下崗。退居二線的他一邊培養兒子嚴昊順利接任,一邊活躍在教育領域。
從嚴昊讀大學開始,嚴介和就對他進行精心培養。大學期間,嚴昊先后擔任辦公室主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位,鑄就了過人的經營管理能力。
畢業后,嚴昊進入集團一家公司“江蘇太平洋”任董事長,第一年就讓這家公司扭虧為盈。
對于年僅25歲就接任的兒子,嚴介和信心百倍,“我教育出來的'兒子,能力是年齡的20倍!”
與此同時,嚴介和“回歸”教育界,他在傳統國學的基礎上撰寫了《新論語》一書,并且先后創立了華佗論箭組委會、中國鄭和艦隊資本國際集團、太平洋商學院。
“做了20年的商人,當我再回來辦教育的時候,我終于走出了異常,也成為了超常,回歸了正常。”
根據2017胡潤百富榜,嚴昊家族的財富高達1150億元。
如今,嚴介和已經進入人生的“漫游”狀態,他仍然狂放不羈,語出驚人,但這就是他的與眾不同之處。
他說,“我能一直狂下去,這才是真正的厲害。”
【嚴介和的創業故事】相關文章:
嚴介和的創業經典勵志故事09-26
專訪“財富狂人”嚴介和10-07
關于太平洋嚴介和是如何發財的創業方法10-20
專訪:嚴介和有沒有貓膩08-05
專訪嚴介和:只要錢不要臉 那就完蛋了10-10
大腳女孩和大碼鞋店的創業故事06-25
陳天橋和夫人雒芊芊的創業故事09-23
紅燒肉和老家肉餅的創業故事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