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軍工與互聯網的結合
李彥宏以全國政協委員身份在兩會提交一份中國大腦計劃的議案吸引了相當多的關注。這份“中國大腦”計劃聚焦人工智能,和百度全力押注的領域一致。李彥宏不僅提出要建立全民可用的宏大基礎設施,而且希望包括發改委和軍方都積極介入。絕大多數媒體對李彥宏委員提案的解讀限于百度一家企業的背景,其實百度向軍方的示好可能意味著一大批具有技術優勢和擁有大數據等優勢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從單一民用產業跨向兼具軍工的新趨勢。
雖然中國民營互聯網企業和軍方合作的案例不多,發展軍工業務的更少。但縱觀現代和當代全球經濟發展史,軍工發展和民用產業之間的關聯性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深。軍工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領先和引導民用技術發展,軍工需求刺激和決定產業發展,很多大型技術或制造企業成功的橫跨軍工和民用兩大領域。互聯網本身就是五角大樓ARPAnet自然的衍生品,阿波羅計劃成功登月之外還帶來芯片、通信、材料、測量等領域的一大波技術革命。改變人類社會的噴氣機、核能利用甚至連微波爐都起源于軍工領域。世界級企業得益于軍工需求的數不勝數,包括眾所周知的波音(波音707是K135加油機的改造)、保時捷(正是費迪南保時捷博士設計了肆虐歐洲的虎式坦克!)、三菱(記得喧囂太平洋的零式戰斗機么?),和無需再介紹的克虜伯。
兩極爭霸和冷戰的結束極大的改變了大國對爭奪軍事優勢的渴望,所謂的先軍政策僅作為古跡在局部殘留。為了競爭和安全而對軍事技術與物質的無限投入終于可以節制,經濟和智力資源在二戰后第一次在全球范圍向民用產業傾斜,民用產業的蓬勃發展吸引技術創新和資源從軍事領域不斷流出。有人認為連硅谷神話都負有靠軍工發達的原罪,按這個邏輯推理軍轉民大概算是贖罪。其實即使是軍工業也未必就是一樁罪,沒有美國強大的軍工業二戰就可能成為人類歷史的終結。盡管作為硅谷崛起象征的斯坦福工業園區建立之初的確依賴軍工訂單,但公認對軍工的依賴只是硅谷發展的第一階段,在1950年代開始就明顯轉變。1963年前軍方訂單還占硅谷半導體產業近40%的營業額,但商用和個人計算機時代到來徹底改變了硅谷發展的重心。
資本的本質是趨利的。伴隨軍工需求弱化的是民用市場和社會消費需求的極大擴張,從人才到資本都在迅速往民用企業轉移。客觀的說民用產業的發達已經使民用產業在智力和資本集中度上和軍工產業的比例逆轉,這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民用技術的領先。還記得阿凡達里擁有跨星際統治權力和強大武力的采礦公司么?未來說不定是這樣吧。現實中的大企業已經能證明自己的技術實力或控制力,足以讓政府對自己產生依賴而不是相反。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 Dynamics)是前不久網絡風傳視頻中具有超強平衡和運動控制能力的大狗機器人(BigDog)的制造商。波士頓動力之前為軍方提供技術,不過谷歌已收購了這家公司而紐約時報又稱谷歌無意在完成已有訂單后和美國軍方開展新合作。握在谷歌手上的不止一個波士頓動力,谷歌的人工智能項目、無人駕駛項目的技術能力一旦和機器人結合起來,就是下一代的機械戰隊。祈禱谷歌永遠堅持”Don’t do evil”吧,阿門。大家可以猜測一下谷歌。超級計算機,云計算。除此之外還不要忘記谷歌衛星能監控全球幾乎每個角落,SpaceX的龍航天飛船性價完勝NASA——天哪,他們甚至戰勝了從來沒有在價格戰失敗的中國長征火箭!
好了不說這些我們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吧,說說淘寶上就能買到的。美軍在2009年就購買iPhone作為士兵設備,而iPad在指揮決策甚至一線作戰的適用范圍都非常廣;隱私權保護不力是谷歌眼鏡失敗的重要原因,但是戰爭不在乎這個,經過改造的谷歌眼鏡是指揮和反饋戰場信息的利器;微軟HoloLens頭盔營造的虛擬現實場景幾乎可以亂真,而達到基本相同效果的飛行訓練設備單價超過數百萬美元。
中國互聯網企業轉向軍工的潛力并不差。百度在人工智能這個核心項目上是以谷歌為標桿進行競賽,百度、騰訊每時每刻從全球范圍采集的信息可以分析每個地區的交通、人員流動,還能利用大數據分析商業、社會狀態及群體心理。阿里旗下高德地圖的信息價值同樣不能低估,而BAT海量云計算資源的強大實力可以和任何一個國家的超級計算機項目競爭。說說無人機吧,除了送戒指以外還有太多的任務可以做,能做到的總比能想到的多。
近幾十年來民用技術和資源相對于軍工技術和資源取得的局部優勢是民用產業反哺軍工的根本原因。李彥宏對與政府合作的示好給出的一個信息是IT和互聯網企業不要只關注現有的民用市場,政府和軍工合作也有很大潛力。另一個信息則是政府對民用技術的軍工化和民營企業參與軍工發展要采取正確的扶持和引導態度,不要沿用凡軍工必屬國家秘密必由國家控制的傳統套路,對等合作是雙方唯一的選擇。
【軍工與互聯網的結合】相關文章:
互聯網創業故事12-08
互聯網+電影,“+”的是什么?03-29
互聯網創業趨勢解讀03-21
閑談能源互聯網行業03-04
互聯網創業計劃要點03-27
互聯網創業的若干誤區03-01
移動互聯網如何創業06-07
移動互聯網創業的書03-11
學會利用互聯網創業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