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創業達人談創業
世紀交替之際,是夢想放飛的年代。 曾記得,猶如大海的浪潮,一浪一浪,潮起潮落。 一時間,創業成為大學生的時尚,也成為新聞媒體關注的熱點。 幾年過去了,當浮躁回歸理性,激情趨于冷靜的時候,人們不禁要問:當年的這些英雄現在好嗎?詢問中透露著人們對他們的幾分牽掛,幾分關切。 我們不妨對媒體稱為“第一人”的5個大學生過去和現在的行蹤進行一些追尋――
全國第一人李玲玲:沒有失敗的女老板
創業回放――1999年7月,華中科技大學新聞系大三學生李玲玲因高桿噴霧器和防撬鎖兩項專利被武漢世博公司看好,獲得了10萬元創業風險基金,并注冊成立天行健科技開發公司。 李玲玲以專利入股,占公司40%的股份,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于是,她便被媒體稱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創業基金的大學生、全國第一人。 公司創辦后,因為內部利益關系錯綜復雜,最終李玲玲與投資方合作破裂,公司也隨之宣告倒閉,李玲玲的創業因此失敗。
現狀概述――天行健公司破產后,李玲玲于2000年創辦了自己的網站――中國,同年5月,注冊成立了武漢海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任總經理。 公司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為創業理念,主要從事大學生素質拓展推廣項目、軟件開發及網絡工程以及專利技術的開發及銷售;還有一個以李玲玲專利為核心技術的海納防盜門廠,廠房建在武漢市江夏區,占地10畝,防盜門的生產銷售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目前,公司生產規模小、產量滿足不了訂單的局面困擾著她,但創業之路她會堅定地走下去。
大學生休學創業第一人魯軍:蓄勢待發的餐館小老板
創業回放――1998年12月15日,清華大學16號宿舍樓519活動室里,20來歲的劉穎靠一臺老式的PC機開通了他的個人網站“化云坊”,并一躍成為教育網內最大的個人網站之一。 隨后,魯軍、童之磊、馬云、陳曦和劉穎5人在宿舍的倉庫里把“化云坊”演繹成了易得方舟公司。 1999年5月,易得方舟成為“清華大學第二屆學生創業大賽”誕生的首批學生創業團隊。 1999年7月18日,魯軍作為清華大學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申請休學獲得批準,成為中國第一個休學創業的大學生。 1999年8月,在獲得第一筆私人投資后,他正式創立北京易得方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任總裁。 2000年5月,公司又成立了北京易得方舟中文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易得方舟鼎盛時網站的日頁面瀏覽量突破300萬,注冊用戶達到15萬。 但到了2000年年底,易得方舟賬上只有幾千元錢。 到了2001年9月,魯軍已經無力交納每個月12萬元的服務器托管費,宣布放棄網站,離開了易得方舟。
現狀概述―――魯軍沒有確切消息,據有關媒體透露,他在北京經營一家餐館,并準備從事與媒體相關的業務。
上海第一人傅章強:身價千萬的老總
創業回放――1998年初,傅章強還是上海海運學院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 他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投資兩萬余元,置辦了三臺電腦,開始了創業的歷程。 當年12月,他靠申德寶公司出資100萬元這筆初始風險資金,悄悄在浦東正式注冊了必特軟件有限公司,成為申城第一人。 1999年6月,趁上海浦東軟件園首期工程結束招商之際,他抓住機會成為第一家談判單位,并簽訂了入園協議,2000年3月成為第一家入駐浦東軟件園的公司。 2001年11月,公司通過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現狀概述――傅章強仍然是上海必特軟件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公司總資產從注冊時的100萬元增長到2000多萬元,并擁有了上海必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必智軟件有限公司、上海必特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必特軟件有限公司四家控股子公司,并在北京、廣州、武漢等重要城市設有分支機構。 公司計劃出售逾30%的股份,以籌集資金為公司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申請上市做準備。
【大學生創業達人談創業】相關文章:
創業達人:校園創業該如何創11-21
談大學生創業心理02-25
創業達人非洲“淘金”03-09
談大學生創業的冷門路線12-02
創業三要素 博士談創業甘苦03-27
創業經驗談:創業就是創新與敬業03-01
查立談創業:創業失敗是啥滋味兒?03-28
學生老板談大學生創業難在何處03-26
馬云談女性創業02-21
創業經驗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