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李競的創業過程
李競:創業要有點楔子精神
走近巧手汽車服務連鎖公司,有一個笑容可掬的卡通形象"李師傅"站在門口做歡迎的手勢,仔細一瞧,"李師傅"和公司董事長李競長得還真像,"這就是我呀!我用自己的形象放在店門口,就是想讓消費者放心。同時,老板的卡通形象也讓員工覺得更有親和力。"
偶讀報紙淘出商機
目前,巧手已發展成為在全國擁有25家直營店和150家加盟店的大型汽車服務連鎖企業,36歲的李競身兼三家企業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但記者發現,在他的履歷表上,竟然有一條從地產公司副總到洗車工的近乎于垂直向下的"拋物線"。
最初踏入商界,李競曾是浙江某房地產開發公司負責投資管理的副總經理。他回憶說:"做房地產開發其實并不容易,只要客戶一有要求,就要風一般地跑出去應酬。"繁忙的工作讓李競的健康狀況出現了問題,三次胃出血。
在家休養期間,李競一直思索著人生方向。一次偶然機會,善于分析投資方向的他敏感地從報紙上看到國家十一五規劃白皮書,其中明文規定國家將加大對基礎設施(如公路)的建設以及鼓勵轎車進入家庭。
"公路的增多會使全國各地之間的聯系變得更頻密,隨著活動半徑的擴大,人們呆在車上的時間會更多,對車的要求必然會越來越高,汽車裝飾美容行業一定大有可為!"李競說自己當時興奮得像發現了金礦,一連幾天睡不著覺。
南下打工偷師學藝
瞅準了機會,敢闖的性格讓李競義無反顧地辭職。1998年初,為了偷師學藝,真正了解汽車裝飾美容業,李競去廣州一家洗車店當起了小工,在炎熱天氣下,洗車、打蠟、修車,什么都干,手腳都泡得發白起了水泡。晚上別的小工打呼嚕的時候,他卻在默默總結一天里學到的技術,時時留意一閃即逝的商機。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時,汽車貼膜在國內剛剛興起,技術還不成熟,一般是用普通的太陽紙來貼側窗,前擋風玻璃不貼,后擋風玻璃只能做到拼貼。"廣州驕陽似火,這種貼膜技術并不能有效阻擋紫外線,車主們很不滿意。"
深入考查市場行情之后,李競和兩個合作伙伴還專門湊了7萬港元從日本請來老師,學習貼膜技術,繼而獨家拿下了現在飲譽車膜產品市場的"納米太空膜"代理權。想到深圳小車多、檔次高、消費力強,李競和合作伙伴又決定到特區闖一闖,1999年底,第一家巧手汽車美容服務公司在深圳破繭而出。
賣房還債重新崛起
和大多數人初試商海一樣,李競的創業之路也充滿艱辛。由于被同行故意欺壓和技術不熟練,他曾在一天內虧損了4。5萬元,"資金周轉不開,心煩時一天都要抽兩包煙,當時真想關門了事。"身為堂堂男兒,李競回憶起這段日子,語氣略顯低沉。
的確,1999年的幾萬元,足以讓一個從內地來的創業者一蹶不振,最后還是太太賣掉在武漢的75平方米房子,幫李競還了債。"直到今天,我最感謝的人就是我老婆,創業沒有家人的支持做后盾,很難成功。"
跨過最艱難的門檻,李競的事業一路順風,巧手汽車服務連鎖店遍及全國各地,還創下多個業內第一。"跟企業生產產品一樣,標準化就是為了保證質量,讓客戶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用得放心。"李競談及心得時說。
分配股權凝聚團隊
很多創業者成功之后,伴隨的卻是合作伙伴的分道揚鑣,甚至惹出諸多不愉快。幸福的是,當初和李競一起創業的伙伴至今還留在他身邊,分別擔任深圳巧手兩家分店店長。
據了解,巧手的店長每年都會得到該店10%的股權(可以分得利潤),做到第4年就可以獲得40%的干股(可以分資產)。"我希望公司的管理團隊和每個員工都在這里找到歸屬感,讓他們把這份工作當自己的事業去經營。"李競笑稱,自己喜歡在公司更多扮演"后勤部長"的角色。
在巧手,所有的店長都從一線工人選拔出來,從掌握技術的第一線做起,這也是巧手有別于其他老板投資請人管理汽車美容服務店的獨特之處。
選準行業甘做楔子
有了汽車美容市場的經驗和賺到的第一桶金后,李競現在把目光放到GPS定位系統等汽車后服務市場,期望把這個行業做深。
談到對年輕人創業的建議,李競結合自身經歷強調了三條原則:首先,看這個行業的資金容納量,能容納越多資金的行業就越有發展機會;其次,看行業從業人員的結構,如果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水平都比你高,那最好不要自討苦吃;第三,找到適當的切入點。
"要做好一個企業,就要懂得創新與鉆研。就拿鋸木板來說,直接用錘砸或用斧劈都不準,這時你就要丟棄這些陳舊的方法,你會發現通過在木板上劃墨線打楔子,就能夠按照要求鋸開木板。"李競用自己的"楔子理論"來類比。
【李競的創業過程】相關文章:
李想創業故事11-11
李惑然:“創業導師”的創業故事12-11
創業過程中的陷阱03-13
馬云經歷與創業過程09-06
果凍CC屋的創業過程03-02
創業就是個人成熟的過程03-09
盤點創業融資過程難題02-06
李寧創業案例分析05-08
李河君的創業故事12-01
創業過程中常見的錯誤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