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之道

    時間:2024-09-17 19:15:22 創業融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之道

      原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周正慶表示,在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背景下,科技創新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服務科技創新,服務中小企業是當前包括資本市場在內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更有效地根據實體經濟發展的重點。實踐證明,通過資本市場利用金融手段和市場發展機制,可以有效地促進高小技術企業全體的發展,支持其中的優勢企業做強作大。

      周正慶表示,資本市場對高新技術企業通過點對點的支持,可以培育一批具有較高創新能力的國際競爭力企業,樹立起產業轉型的標桿,其所顯示出來的持續爆發力會激勵和引領更多的中國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龍頭。

      周正慶認為,資本市場還可以發揮以點帶面的效應,因為能夠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畢竟是少數,但它們的上市效應可以帶動風險投資,以及專門針對中小企業、高科技企業的銀行信貸工具創新等各種金融支持手段的發展,也可以激發全社會的科技創新、科技創業的熱情,從而有效地推動生產方式和經濟結構的調整。

      周正慶同時認為,盡管金融主管部門已經采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但增加資金供給總量對中小企業來說還是不夠的,除了資本市場,還要想辦法把增加的資金真正落實給中小企業,因此要想方設法調動眾多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周正慶建議,要真正落實支持中小企業,必須從深化改革、轉變觀念,從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上真正解決問題,抓緊修訂那些不利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規章制度,制定出鼓勵向中小企業增加貸款的新的規定、新的考核標準、新的獎勵辦法,真正調動起大家支持中小企業的積極性。

      周道炯:當前推出創業板是適時的

      前中國證監會主席,PECC中國金融委員會主席周道炯認為,當前推出創業板是適時的,對于支持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的穩定和發展有重要意義,也是落實中央、國務院出臺重大措施的體現。至于股指期貨也不要“因噎廢食”,應選擇時機推出,它對于穩定資本市場和防范風險是有一定作用的。

      此外,周道炯認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后,促使人們更加深入地思考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問題。現在人們對虛擬經濟的消極作用談得比較多。對這個問題要全面地看,就中國而言,既要充分地認識到虛擬經濟存在的風險,又要更多地研究在中國發展虛擬經濟的積極作用,使它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陳耀先:“4萬億”可能加重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長期沒有解決的問題,甚至越討論越難。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董事長陳耀先認為,應該在市場找到一個突破口,否則將來采取什么辦法都沒用,指望放松銀根,希望銀行增加短期投資,也未必能解決。他解釋,目前中央銀行負債資產業務,所有金融機構存款里大概58%—60%放到中長期貸款里面,大企業、中企業資金也發生了困難,這時中小企業更拿不到錢。

      陳耀先認為,國家的4萬億元投資對中小企業來說有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融資難。4萬億元投資拉動以后,就是啟動投資,增加出口,這樣可能成效就來得快,雖然能為GDP創造數據,還是解決不了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因此有可能投資拉動起來以后,能源、原材料、電力,包括貨幣都會緊張起來,進一步使中小企業融資更加困難。

      陳耀先總結,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還是要抓住機會,利用市場的手段,大力開展資金融資,解決好企業增長、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這是抗擊金融海嘯的最好對策。

      屠光紹:努力為中小企業融資搭好橋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的意愿和呼聲非常高,金融業想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心情也比較迫切。但是,為什么金融和中小企業的對接還不盡如人意,中小企業融資多年來還是那么困難?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認為,這里面涉及到怎樣在金融市場、金融業服務和中小企業之間能夠更好地搭起橋來,使融資之車在這座橋上能夠暢通地運行,因此,必須在兩者之間搭好四座橋。

      首先是信貸支持的橋。其次是搭好股權投資的橋。三是搭好債券融資的橋。第四是股票融資的橋。屠光紹認為,股票融資對于整個融資體系的建設,起著一個基礎性的支撐作用,因此要在已有的基礎上加快建設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市,首先有利于中小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又增加資本金的支持,它又會帶動信貸的進一步擴大,帶動股權投資,使私募股權投資和VC有了更好的退出渠道。因此,多層次的市場體系建設,會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基礎和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

      陳東征:辯證認識資本市場的作用

      在目前發生的金融危機中,資本市場對虛擬經濟在缺失有效監管狀態下,巨大的杠桿作用產生了毀滅性的效應,并迅速波及到實體經濟,使得一些人對資本市場“談虎色變”。陳東征認為,資本市場本來就是一把威力巨大的“雙刃劍”,我們在親身體會到金融危機巨大破壞力的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有效的監管條件下,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陳東征表示,中國的上市公司和上市機構的整體狀況是好的,中國完全有條件和能力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在整個體系中的作用,為中國的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高成長的創業企業,創造出更好的生存、成長和發展的環境。

      陳東征認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再一次印證了資本市場風險位居各類風險市場之首,因此穩定是當前資本市場的首要任務,但是如何實現資本市場的穩定,是對政府和監管機構智慧和能力的考量。資本市場可承受風險的不斷釋放恰恰是我國金融體系整體安全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不能希望在控制所有風險之后再推進資本市場的發展,而是應該在發展進程中不斷完善風險控制機制。

      厲以寧:成立專門調節基金 收購優質公司股票

      著名經濟學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厲以寧呼吁,要鼓勵優質的企業和投資者向那些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參股投資,銀監會可以根據當前的形勢,放寬那些對風險可控的、準備向中小企業投資的企業的長期限制。為了發展資本市場,政府可以借鑒1997年香港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成立專門的調節基金,擇機收購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并且在收購之后三年內不轉讓。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政府的訂貨應該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不應當排斥中小企業。此外,創業板也應當擇機推出,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型的企業上市,但一定要防止利用創業板進行投機活動。

      資本市場在幫助中小企業發展時,應著力在幫助中小企業做精、做強、做穩、做大。厲以寧認為,目前國家增加基本建設的投資是重要的,但同時也要牢記兩點:一是基本建設的投資有利于長期的發展,但在短期內對擴大內需的效果不明顯,因為必須通過支付工人工資才能體現;二是應該考慮從幾萬億元的投資當中拿出一部分,作為政府投資直接注入到效益好的企業中去。

      劉紀鵬:危機面前抓住機遇啟動內需

      當前的危機對我們來說是危機還是機遇?不同的結論有不同的對策,不同的對策會導致不同的結果。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認為,美國的危機是中國千載難逢的機遇,而不能總把問題歸咎于美國次貸危機,應該反其道而行之,升級中國制造業和擴大內需。

      劉紀鵬認為,如何擴大內需,不僅要考慮到基礎設施,更重要是啟動民間資本。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應該形成財政投資搭臺、民間投資唱戲的框架,以小博大。民間資金啟動非常關鍵,因為它不僅解決資金來源,更重要的是民間投資有效了,才能調整中國的制造業產業結構,才能使資金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給出了金融發展的兩條建議:

      一是必須把銀行放開。要解決此次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首先要打破銀行組織體系的壟斷。各地的商業銀行對當地中小企業很了解,了解他們的風險,如果銀行體系放開,他們很愿意啟動資金。劉紀鵬透露,最近已寫了一個報告,建議第一批應該在民間搞500家股東銀行。

      二是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現在是推出新三板和場外交易市場的大好時機,因為這個市場目前暫時沒有很多的融資。在這種背景下,要把新三板納入監管體系之內,在深交所的技術支撐和證監會的統一監管下,創業板也就可以適時推出。

    【金融危機下,中小企業融資之道】相關文章:

    中小企業家論劍融資之道12-27

    利率市場化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01-05

    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06-15

    中小企業如何融資12-12

    中小企業融資渠道12-12

    中小企業融資的忌諱03-27

    中小企業融資 忌諱01-17

    倉單中小企業融資02-25

    中小企業融資技巧03-09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动漫第二区 | 午夜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