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教育的巨大效力
來自安徽農村的錢俊冬,懷揣東拼西湊的2000元錢到學校報到時,仿佛遇上了晴天霹靂,哪曉得這點錢遠遠不夠。幸虧得到了輔導員的熱心幫忙,才得以“緩交學費”順利入學。在校期間,他成立了注冊資金50萬元的三人行傳媒有限公司。畢業5年后的今天,他已是一個領導著110人的團隊、年產值達5000萬元的企業負責人。
家境貧寒的羅建林,讀大四時開始創業,與同學共同注冊成立了耐特網絡工作室。讀研究生期間,他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創業團隊。現在,羅建林已是唐龍通信有限公司兼橙果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成為這個創業團隊名副其實的“靈魂人物”。
從學費都交不起的貧困生,到成長為事業有成的創業人才,在長安大學,近年來走出了一大批像錢俊冬、羅建林這樣的人物。“學校能夠涌現出眾多成功創業的典型,是創新創業教育結出的碩果。”長安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黎開誼說,多年來,長安大學堅持把“畢業生的就業空間就是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的理念,落實為“一把手”和“全員”的工程,努力破解就業難題。今年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較為嚴峻的情況下,截至6月25日,該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已超過90%。
“以創業帶動就業”是長安大學實施的一項重點就業保障工程,學校把畢業生自主創業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渠道和新的增長點,大力倡導創業精神,建立健全培訓、保障、孵化“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
走在長安大學校園內,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創業教育氛圍。利用校內外資源,學校經常舉辦高質量的“創業報告”、“創新論壇”和“企業家課堂”等活動,用專家、企業家、創業者豐富的知識、獨到的見解以及成功的創業歷程,激勵大學生,增強他們的創業信心和決心。同時,開設“創造學”、“創業學”等選修課程,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造能力。
學校還投入資金設立“大學生科研創新基金”,向學生開放實驗室,支持和鼓勵學生根據個人興趣申請課題,遴選創業創新項目,在導師的指導下從事創新活動和開展科學研究,提高實踐能力。還組織大學生開展科技作品大賽、創業計劃大賽、社會調研考察等創新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業技能。
借助創業教育助推學生就業思路,學校成功解決了一大批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獲得了良好的就業“倍增效應”。今年,長安大學又有一批畢業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自主創業,“自造飯碗”。
【創業教育的巨大效力】相關文章:
明確原則,合伙創業潛力巨大03-06
創業教育創業項目11-13
高校創業教育的崗位創業探討03-24
高校創業教育中的創業意識培養03-24
淺談高校的創業教育01-13
教育培訓創業融資01-14
教育創業項目11-09
淺談高校創業教育模式“偏愛”科技創業03-24
對高職創業教育實踐的思考01-13
中職校拓展創業教育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