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和就業
創業和就業1
哪種賺錢方式更快更多?
那么,兩種基本的賺錢模式,哪一種更有利于人們賺錢呢?或者說,哪一種模式讓人賺錢更快、更多呢?比較一下,還是創業這一基本的賺錢模式讓人賺錢更快、更多。因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創業起家的人們大致有千萬之眾。以其一半致富來算,賺錢較快、較多的人們也有五百萬之眾。而好的就業、拿高薪致富的人們想來沒有如此之多吧。
另外,創業者一但成功,其所賺之錢的增長速度遠非高薪一族所能比擬。今年賺它個一百萬,明年可能就是兩百萬。但高薪一族所拿高薪要達到這樣的.增長速度我看較難。
之所以如此,一個根本原因,是創業者在一個大的適宜發展的環境中,可隨心所欲施展才能,揮灑自如光大自我,這樣就容易抓住轉瞬即逝之賺錢機遇,一舉成功,一舉成名。這種情況下,創業者的獨特才能往往可用多種靈活的方式與他們所能掌握的其他有限資源充分整合,以此走向很多情況下一般人都認為不太可能達到的巨大成功。
創業和就業,并非就是對立的兩種賺錢方式,雖然從駕馭和被駕馭方面看,兩者正好相反,但是,創業和就業之間并沒有好壞之分。畢竟,最適合你的方式也才是最好的賺錢方式。
創業和就業2
在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創業教育,造就具有創業意識和創造能力的開創型人才,無疑是職業教育適應市場需求的最佳切入點,是提高畢業生競爭能力和就業率的重要舉措。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勞動力的轉移和職業崗位的轉換要求,未來的勞動者不能僅僅是生產環節中某個單一工種的單一操作者,還應能夠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和創造,并進入計劃、管理、服務等經營環節。這些都要求未來的勞動者具有從業和創業的雙重能力,具備多方位的.職業轉換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
創業教育的提出,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方面的諸多需求。實施創業教育,是解決城鄉就業問題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措施。可以為廣大職業學校畢業生自找門路、自謀職業、自主就業、創業致富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家的就業壓力。隨著高校擴招,畢業生面臨就業難的問題,這也要求中職畢業生不僅要學會就業,更要學會創業育,將為解決就業難的社會問題找到一條出路,并促進職業教育自身的改革與發展。
中職生自主創業
學校進行創業創新教育非常必要,這種教育要更結合實際、更有針對性、更實用才好,而不是泛泛而談。中職畢業生創業涉及諸多方面。
一要培養創業精神。讓中職畢業生了解我國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從而增強創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豐富創業知識。創業培訓要與項目推薦、技術支持、人才服務、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創業指導等結合起來,既要教給大中專畢業生創業所必備的工商、稅務、金融、勞動和企業經營方面的知識,又要教給大中專畢業生如何辦理有關手續、如何籌措資金和規避市場風險等知識。
三是培養健康的創業心理。使中職畢業生克服不敢創業、不愿創業、怕擔風險、害怕失敗的心理,樹立創業信心。
四是提高創業能力。使中職畢業生基本掌握如何把握商機、如何組織創業團隊、如何充分發揮團隊的人力資源優勢,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策劃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及管理能力。同時,要建設創業基地,更好地輔導中職畢業生自主創業。
創業和就業3
心資本訓練“1”
心資本訓練的課件設計主要是:《發現真我 重啟生命——鳳凰涅槃訓練營》共十一節課,主要通過活動、燈光、音樂、場景、老師的引導及助教的配合共同完成的體驗式課程,具體流程是體驗—感受—分享—總結;由于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學員可通過自身的體驗來重新認識自己、進行覺察改進,從而突破自我,追求完美人生。
能資本培訓“3”
能資本訓練的課程設計主要以三大課程系統為主,它們是:《職業規劃系統》《人脈資源系統》《演講口才和文書系統》,通過專家(培訓師、企業家、成功人士)在課堂一對多互動式的培訓和專業教練在職場一對一顧問式的溝通,從而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功效。
動資本養成“3”
動資本訓練的課程設計主要有三大板塊組成,它們是:《戶外拓展》、《校園爭霸》、《名企名家對接》,通過這些有方向性、針對性、策略性的模擬演練、實習和項目實戰等,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將會是全方位的提升。
長尾服務(X)
——超炫的增值服務
1.特色獎學金:為鼓勵大學生學員參與各類活動,促進學員創業就業能動力的快速提升,我們特設立獎學金,獎學金從500元—10000元不等,以此對優秀的大學生進行表彰,并優先推薦名企實習、見習或就業。
2.金牌證書:我們推出“培訓——實踐——考核——認證”的職前教育模式,學員經過專業的綜合能力測評合格后,頒發國家權威機構認可的資質證書和校外網結業證書,提升學習實踐的含金量,增強職場競爭力,讓能力“有證可依”。
3.繽紛活動:為了豐富學員的業余生活,以各個課程的小班為單位,在輔導員的組織下開展豐富多彩的班會活動,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展現自己多才多藝的一面。
4.企業對接:為大學生提供精準優質的實習、見習和就業信息,為用人單位輸送訂單式人才。
5.“我們都是90后”俱樂部:為學員和會員提供一個能動資本養成的營養池,是學員和會員互動的天地。該自治部門完全由學員競標、兼職、自治、志愿組成,屬于學員市場化、商業化、社會化高度仿真性模擬公司,同時為學員提供一個“90后”創業就業精英的社交生態圈,幫助大學生在創業就業導師與職業老師的指導下迅速提高能動資本養成的速度和質量。
創業和就業4
武漢首個公租房小區惠民居昨日搖號配租。其中,在特別“優待”下,92戶新就業大學生搖中84套房源。這也是我市首次將保障房范圍擴大到留漢大學畢業生。
市房管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爭取人口紅利輸入,鼓勵和吸引大學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的戰略部署,此次從2145套公租房中調出84套房源,專門供新就業大學畢業生搖號。此次,具備資格參加搖號的登記人有4641戶,其中新就業大學生有92戶。
熊志3年前從河北一大學畢業后到江岸區工作,現租住著1000多元的房子。今年6月,他聽說武漢公租房資格申請面向他這樣的新就業大學畢業生,試著申請,拿到了資格證。而同時,因為熊志家庭中有殘疾人,又屬于特殊照顧群體,享有優先選房權。他在優先搖號中就被搖中,由此成為武漢大學畢業生住公租房第一人。“我在武漢也算有個比較穩定的家了。”熊志說,公租房穩定的住處和租金,讓還沒有買房的他踏實了許多。
據市房管局負責人介紹,以前經適房、廉租房只面向武漢住房困難戶,今年新推出的公租房,在面向城鎮住房困難家庭同時,將保障范圍擴大到了以大學畢業生為主的新就業職工。而為鼓勵和吸引大學畢業生留漢就業創業,此次又對他們搖號配租實行了特別優惠政策。今后將在接下來各個公租房項目中,安排相應比例供大學畢業生租住。
按規定,具有本市城鎮常住戶口或持有武漢市居住證,有大中專及以上學歷,且畢業未滿6年,月收入低于3000元,與用人單位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期限的固定勞動(聘用)合同,且正常繳納社會保險金或住房公積金的新就業無房大學生可申請武漢公租房。
江岸區房管局負責人說,由于信息不對稱、申請資料不全等原因,這次搖號只有92位大學畢業生申請,這離實際情況有很大差距,歡迎大學畢業生申請公租房。
“校長您好,我們卓越班的實踐活動什么時候能落實?”
“因相關支持政策不夠、企業生產受阻等原因,實踐未落實,我向你們道歉!”
這是9月13日,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杰與20xx級船海卓越工程師班學生座談時的談話。聯系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武漢理工大學校領導分26個專題集中進行調研座談后,又分別帶隊深入到學校各基層單位,與廣大師生面對面交流座談,廣泛征求意見。
近年來,武漢理工大學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原則,圍繞人才培養,通過開展“師生結對·支部共建”等特色黨建活動,創新高校黨建工作方法,充分發揮教職工黨支部在育人中的主要作用,取得一些效果。
“結對子”共建育人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開開會、講講課,已經不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唯一方式。”學校黨委宣傳部部長閻高程說,為了更好地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學校一方面利用新媒體,通過黨建QQ群、黨員教育專題網等網絡平臺,拓寬黨建工作的渠道和覆蓋面;另一方面還創新性地開展了“師生結對·支部共建”“責任、誠信、成才”三項教育活動等特色黨建活動,利用活動,努力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道德情操、精神品格。
20xx級會計系的學生與宣傳部結了對子。一年來,兩個黨支部開展多次專題組織生活會,師生一起學習、研討十八大精神,共同學習新黨章;師生支部共赴大軍山參觀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開展警示普法教育活動并捐贈勵志書籍;學生支部還受邀參觀校屬宣傳陣地廣播臺、電視臺、校報等,組織校園文化建設討論……
一系列的共建活動促進了基層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工作、教育教學工作有機融合,搭建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聯系的平臺,進一步密切和深化了師生關系,同時,也提升了同學們關注社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積極性,強化了師生的黨員意識和黨性修養。
引導、指導,正能量育人
“我還以為過組織生活,就是老師來給我們談信仰、講道理。沒想到,還包括指導我們的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xx級的學生黨員看著手上的共建活動計劃表驚喜地說。
學校黨委書記劉偉認為,高校的核心工作是育人。學校黨建工作的內容也要圍繞育人展開,而不能只是引領學生的思想。“在學習指導中,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內涵和黨性修養,更好地培育學生成功成才,是做好黨建工作的關鍵。”
在這樣的理念下,武漢理工的黨支部活動內容從思想政治學習延伸為專業指導、學習指導、就業指導。
針對學生對專業了解不清晰的問題,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選派有關專業的負責人和知名教授為學生答疑解惑。原交通學院院長、船舶結構領域知名教授翁長儉仔細地講解了結構專業的前身、特點、發展前景及在全國同行業中的重要地位……學生的各種問題,老教授們也一一解答。
參加活動的學生興奮地說:“原來組織生活還可以這樣過。”“看來我們專業的就業前景很不錯,以后找工作不愁了。”
教學相長 行為育人
在共建活動中,教職工黨支部的老師們嚴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為學生提供了一本本活生生的“好教材”。張慶英,作為一名有著31年教齡的老教師,把愛傳播在課堂、傳播在學生的心中,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媽媽老師”;彭善堂老師,將滿腔熱忱和全部精力投入到實驗室管理工作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收獲了“實驗室螺絲釘”的稱號;八年不輟伴飛“小雛鷹”的郎坤,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善舉成為所有學生學習的`榜樣,讓“志愿之風”吹遍校園……
老師的言行時刻教育和感染著周圍的每一位學生,學生在共建活動中表現出的行動力、思想力也深深地震撼著老師。
“學生們對新黨章的理解讓我從一個新的角度認識了新黨章。”與學生們共同學習新黨章的閻高程,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受到很多啟發。“他們雖然還很稚嫩,但實際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超出我的想象。”參加“街校牽手行動”的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工黨支部和珞南街社區黨支部驚訝于學生們的實踐能力。
“高校教職工黨支部是黨的組織系統的基本細胞,是高校黨的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擔負著把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的重要責任。切實發揮教職工黨支部的作用,是把大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組織保證。”校長張清杰說,高校黨建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出有理想、有信念的大學生。
1日,記者從省人事廳獲悉,全省公務員招考資格確認工作已正式展開,報考檢、法、農墾系統的考生從即日起到7日,將陸續開始資格確認,其中檢、法系統的考生還將進行二次報名選報職位。
據悉,報考農墾總局、分局機關的考生將在5日前,持報考者本人身份證件(身份證、學生證、工作證等)原件、所在單位出具的同意報考的證明(加章公章)或所在學校蓋章的報名推薦表、報名登記表等材料進行現場核對。通過資格確認后方可進入面試。
報考省檢察系統和省法院系統職位的考生,將實行先報職類,后報職位的方式,須在資格確認后進行二次報名。其中,報考省人民檢察院系統的考生,通過筆試已進入面試范圍的,須在4日至5日統一集中到省檢察院進行資格確認;在6到7日進行職位申報(二次報名)。報考法院系統職位的考生,在7日早9時至15時進行資格審查,在 8日進行二次報名。二次報名應由考生本人親自選報,因特殊原因考生本人不能親臨現場申報職位的,可委托他人代報。委托他人代報名的,必須攜帶考生本人簽字并加按手印的《委托報名申請》、考生身份證復印件、代報名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職位申報時,考生按筆試成績確定申報職位順序,筆試成績出現并列的考生,抽簽決定先后。
省人事部門提醒,農墾總局、分局機關考生的資格確認地點、電話及攜帶材料,報考省檢察系統和法院系統具體職位的資格確認時間、地點、攜帶材料以及二次報名的時間、地點均已在省人事編制信息網上公布,考生可上網查詢。
【創業和就業】相關文章:
女性創業就業指南02-28
就業創業政策簡報12-01
國家就業創業政策11-20
關于就業創業政策12-08
就業創業新天地01-07
就業創業政策宣傳簡報11-10
扶持青年創業就業政策03-09
創業就業扶持政策指南02-25
2017就業創業政策宣傳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