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向斯坦福學習創業教育應該怎么做
國外教育的最大好處就是他們能夠根據社會的大環境為自己的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就業指導,我們的斯坦福大學對于學生的創業教育非常的重視,因為學生是要走向社會的,所以我們需要提供他們需要的創業教育,讓他們能夠在創業前保持清醒。
“國外實踐表明,高校創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面對近年來方興未艾的高校創業教育,和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帶動下的創新創業浪潮,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硅谷創業實驗室主任、創業研究所副所長鄭剛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毋庸置疑,近年來,浙大在探索創業創新教育之路上走在全國高校前列。創辦創新創業管理強化班,出臺全國首批支持學生休學創業政策,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浙大微創業聯盟、未來企業家俱樂部等學生創新創業組織成為創業團隊最活躍的園地;浙大e-works創業實驗室、紫金創業元空間等學生創新創業平臺次第興起,助力學生筑夢圓夢……
“然而與斯坦福大學、MIT等國外頂尖創業型大學相比,浙大創業教育任重道遠,總體上仍處在起步后的快速發展階段,我們稱之為創業教育1.0階段,須向創業教育2.0階段加快邁進。”鄭剛說。
那么,何為高校創業教育2.0階段?鄭剛認為,在2.0時代,創新創業教育應上升到高校人才培養的戰略層面,受益人群從少數創業精英拓展到大眾化的全校師生群體;創業課程需從未成體系的零星特色課完善為立體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此外,創業教育2.0還應體現出適應新經濟時代的變化,如更強調基于創新的創業(科技創業、知識創業)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導向創業教學模式。
“斯坦福大學、MIT等著名創業型大學的創業教育已走向大眾化、尖端化。”鄭剛舉例道,斯坦福提供全校性的創業教育,最突出的是商學院和工程學院,各有數十門創業相關課程,此外醫學院、教育學院等也根據各自特色開設諸如《教育中的商業機會》、《生物革新:需要發現與觀念創新》等創業課程,無論學生從事哪一方面的研究,都能得到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
“2.0時代更重要的還在于形成一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在鄭剛看來,一個有效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至少應該包括創新創業教育戰略與指導方針、鼓勵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激勵師生創新創業的制度體系、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與載體(基礎設施、研究中心等)、創新創業實踐系列活動等方面,涵蓋創意、創造、創新、創業、創投、創富等完整創新創業生態環節。如此,才能在培養大批優秀創新創業人才的同時,讓大學生、校友創業企業和創業活動為社會創造巨大財富,并以校友設立天使基金、開設創業課程等多種形式反哺高校的創業教育,形成良性循環。
“未來浙大應從學校層面將創業資源整合起來,為浙大師生、浙江以及世界范圍內與浙大創業有關的人員和組織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產生網絡協同效應。”鄭剛表示,當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完善起來后,熱騰騰的創業氛圍將會自然演化而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應像熱帶雨林一樣,強調雨水、土壤、空氣、生物的多樣性,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下,讓各類動植物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空間,得以自在施展。“只有這樣,高校創業教育才能避免‘曇花一現’,獲得可持續的、可裨益社會的創業‘收成’。”鄭剛說。
以后的未來是我們學生的,如果我們不能夠在他們畢業前告訴他們一些必要的創業經驗,那么他們以后的彎路可能就需要走得比較多了,我們需要改變現有的無用教育。
【向斯坦福學習創業教育應該怎么做】相關文章:
向愛因斯坦學習“創業”03-26
創業堅持不下去應該怎么做?03-22
向愛因斯坦學習“創業十招”03-01
創業者應該如何創業02-28
在家應該怎么創業03-23
小本創業,應該注意02-26
青年應該如何創業02-28
創業感悟 創業應該做什么11-13
女人應該如何成功創業?02-26
到底應該怎么實現創業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