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海南大學生村官林明德個人事跡簡介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事跡吧,事跡是用于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的書面材料。擬事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海南大學生村官林明德個人事跡簡介,歡迎閱讀與收藏。
海南大學生村官林明德個人事跡簡介
林明德,男,中共黨員,2010年畢業于海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畢業后順利進入了中國熱帶林業研究所工作,
2014年2月任職椰林鎮文官村書記助理。
2015年創建村里巴巴網和陵水北緯拾捌度農產品銷售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過多次海南大學生村官沙龍論壇,幫助農民借助互聯網售賣農產品。
獲得海南省首屆“科創杯”二等獎,中國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大賽優秀獎。
陵水縣十大杰出青年創業獎等。受到海南省委羅保銘書記,劉賜貴省長的接見。
2016年7月,被評為海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到村任職后,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村民發展經濟和創業致富的愿望十分強烈,但是,由于信息不對等,物流不順等原因導致農產品滯銷、加上季節性災害,收購環節多,價格一壓再壓,生產成本貴,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戶的經濟收入相當有限。
要使農村變富,關鍵是要幫助他們解決農產品賣的問題,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更是有責任幫助他們尋找銷售的出路!
于是 我聯合了幾名志同道合的村官建立了海南村聯網(村里巴巴),著重幫助解決農村現在主要面臨的幾個問題:
第一農產品銷售環節多,農民們賣出的農產品價格低,上到消費者那漲到好幾倍甚至十幾倍。
二、信息不對等導致的農民增產不增收。三、食品安全問題。而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我們大學生村官在農村一線工作來解決這些問題,大學生村官大多數對于網絡比較了解,可以通過網絡鏈接消費者和農民朋友,解決中間環節問題;通過村官在農村和城鎮之間的橋梁作用,建立信息技術大數據,解決信息不對等問題;可以通過村官嚴格把關嚴控食品質量,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去年聯合其他村的6名村官在陵水港尾新村創建陵水縣圣女果文化創意采摘園,讓農民利用閑置的土地入股,把有先進技術的公司引進,把村里的致富能手團結起來,促進農村的產業轉型升級,致富老百姓。
至今已帶動周圍28戶村民增收300萬元,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重視和各媒體的報道。
林明德故事
打農藥是老一輩農民必須掌握的基本農活,而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文官村的貧困戶楊德連來說,這一簡單的農活卻不易完成。因為手部有疾病,他打小拿不住重東西,擰個農藥噴霧器蓋都要幾分鐘。自從村里來了一位“林村官”,老楊的命運改變了。
“林村官”名叫林明德。2014年初他成為文官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我當村官,家里人不理解。我要干點事情,證明選擇并不錯。”林明德到村后,很快就和鎮上的幾位大學生村官一道,商量做些什么。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突破口:陵水縣種植圣女果6萬多畝,但多是零散種植,圣女果的品質也有高有低,每年銷售都很難。林明德覺得幫村民跑市場、找銷路不失為一條路子。
在林明德和其他6位村官努力下,文官村成立了一家“北緯拾捌度”農產品銷售合作社。為啥起這個名?他們說,“三亞、夏威夷、墨西哥……北緯18°是世界上一條美麗的緯度線。陵水也在這條線上。希望文官圣女果這條北緯18度線上的最美農產品,被大家記住并愛上。”
合作社成立后,林明德團隊一方面積極動員周邊村鎮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田間管理。另一方面,積極到海口、三亞等地跑水果市場、與超市談合作,文官圣女果逐漸開始小有名氣。隨后,他們還在當地創建了一家圣女果文化創意采摘園,將當地多位種植能手集結起來,推動圣女果產業轉型升級。
楊德連就是合作社的第一批受益人之一。林明德動員老楊將家里的兩畝地加入合作社,同時幫老楊在合作社找了一份活計。穩定的打工收入,加上賣出的圣女果,一年下來老楊凈掙兩三萬元,生活有了大起色。
林明德深知:海南島市場有限,陵水圣女果如果不能盡快飛出海島,銷路遲早還會成為村民增收的瓶頸。為此,他把目光轉到了線上,辦起了淘寶店,幫村民上網賣。
一筆,兩筆……從零打碎敲的小訂單起步,很快林明德就和機遇撞了個滿懷。2015年的一天,他無意中看到一條新聞:“陵水縣創辦互聯網創業園。”這讓林明德眼前一亮:“對呀,借助互聯網的風口,把圣女果賣到更遠的地方去。”
說干就干,林明德與幾位合伙人很快籌集了100萬元,注冊了“村里巴巴”網上商城,進駐縣互聯網創業園。林明德團隊把村里的圣女果整合起來包裝、宣傳、營銷,通過互聯網對接全國消費者。28戶村民的300畝圣女果從此不再愁銷路。“有了村里巴巴,我們的收益比往年增加了不少。今年一季度,我就賺了10萬塊,這在以前真不敢想!”光坡鎮港尾新村村民林先飛樂呵呵地說,“今年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我對這小伙子有信心!”
這一由大學生村官主導的“線上+線下”扶貧模式,很快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先后在海口市創新創業大賽、海南省首屆“科創杯”大賽中獲獎,2016年還代表海南參加了全國移動互聯網與互聯網總決賽。憑借在團隊中的引領作用,林明德也先后獲得了“陵水縣十大杰出青年獎”、“海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十佳村民貼心人”等榮譽。
隨著知名度提升,海南省不少大學生村官紛紛找上門尋求合作,林明德來者不拒。截至目前,有200多位大學生村官、15個種養殖基地加盟了“村里巴巴”。成功的案例已有不少:幫助瓊海市大學生村官開發特色農產品“桔子醋”,為陵水縣大學生村官的鄉村旅游產品“番茄迷宮”爭取到融資,幫助定安縣農民銷售數千斤滯銷的青檸檬……“我們要做海南鄉村人自己的阿里巴巴!” 林明德吐露了自己的心聲,“無論是引導農戶科學種養,拓展農產品銷路,還是幫助外來經銷商尋找優質農產品,幫助社會資本找到穩定的農村投資渠道,‘村里巴巴’都可以起到一個橋梁作用。”
【海南大學生村官林明德個人事跡簡介】相關文章:
個人事跡簡介10-08
大學生村官創業形式政策簡介10-23
大學生村官創業事跡10-22
關于大學生個人事跡簡介12-17
明德尚禮人事跡材料04-07
東海:桃林大學生村官領創業貸款08-08
大學生村官的創業事跡材料09-11
大學生村官創業事跡材料08-30
美國明德學院簡介和留學申請條件及材料介紹09-29
個人主要事跡簡介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