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碑林的導游詞

    時間:2024-01-13 18:09:19 導游詞 我要投稿

    陜西碑林的導游詞通用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游,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我們該怎么去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陜西碑林的導游詞通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陜西碑林的導游詞通用

    陜西碑林的導游詞通用1

      在這里,你可以體會到中國書法的藝術,也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文化氣息。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一起走進,有著“石質書庫”和“書法故鄉”之稱的西安碑林博物館。大家都知道碑林是由于碑石聳立如林而得名的,那么我們西安碑林是在中國古代文廟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從1087年到現在已經經歷了900多年的歷史。收藏的碑石有3000多方,所以在全國來說是一個最大的碑石博物館了。

      我們現在的位置就是孔廟。站在孔廟當中,最先吸引我們眼球的,就是這座高大的牌樓了。它叫做“太和元氣坊”。在上方還有非常精美的雙龍戲珠圖。整個太和元氣坊,我們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來形容它。

      在太和元氣坊的底下,我們看到了一個水池,叫做泮池。中間有一座非常窄的小橋稱泮橋。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資格在泮池里洗筆,并且走過泮橋。

      走過泮橋之后,出現在我們眼前非常古樸獨特的門就叫做“欞星門”。在門的中間可以看到兩個大字“文廟”。左邊有“德被天地”,右邊有“道貫古今”,這兩句話、八個字都是出自于《論語》。

      現在請大家隨我一起穿越欞星門,我們即將跨越的第二道門叫“戟門”。在古代,想要祭拜孔子,文人走到這個地方要下轎,武官走到這個地方要下馬,在兩邊的房子整理衣冠,才可以拜見孔子的。

      穿過戟門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在我們的左手邊有一匹石馬,它就是大夏石馬了它的雕刻風格屬于圓雕形式線條粗曠簡潔給人一種古樸與凝重的感覺,大家都知道馬的四蹄應該是直接立在地上的,可是大家看這匹馬的前面和后面之間都有一定石頭的處理,為什么呢?就是為了防止戰馬倒塌,大家仔細看這匹馬的腿部下方刻有“大夏真興六年”等字樣,這匹戰馬是唯一的有大夏紀年的文物,所以非常珍貴,屬于國寶級文物。

      現在咱們一起去看下對面的另一件國寶級文物——景云鐘,我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這口鐘的鐘聲。在哪聽過呢?就是每年除夕之夜12點響起的鐘聲。景云鐘因刻于唐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景云鐘。他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有三絕:這第一絕就是它紋飾非常精美。它分為上中下三段,每一段有很多的格子,每個中有不同的圖案。第二絕就是它的聲音清脆悅耳洪亮。第三絕就在于它的這段文字。它是由唐睿宗李旦親自撰寫的。李旦曾經寫過三處的書法,但是流傳至今的只有這口鐘上的書法了。所以這段文字非常珍貴。它講了兩個內容:一個是宣揚這口鐘的鐘聲。另一個則是道教的奧秘了。

      請大家繼續隨我前行,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就碑林廣場了。大家看到道路兩旁這六座對稱的八角亭是清代建筑,里面陳放的碑石,主要記載的是當年康熙、乾隆平定戰亂的一些經過,我們稱其為御碑亭。現在大家隨我來看這個亭子,它就是我們碑林標志性的建筑和象征了。我們可以抬頭看到蒼勁有力的兩個大字“碑林”。他就是由當時著名的大將軍林則徐親自書寫的。

      在“碑林”兩字下方,迎面而來的,就是體積最為龐大、制作最為精美,并且最早遷至西安碑林,被譽為“迎客第一碑”的——《石臺孝經》。

      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撰寫,并且注釋,又建立于三層石臺之上,所以叫做《石臺孝經》。想必唐玄宗將這樣的孝經刻在碑石之上,主要是想告知天下他要以孝來治理天下。

      整個《石臺孝經》高近6米,碑身,碑座,碑首由35塊巨石組成。所以此碑顯得是頂天立地氣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稱。 下面請各位游客隨我一同進入碑林的第一陳列室。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開成石經》。因刻于唐文宗開元二年,而得名的《開成石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一本書了。

      在我們來到碑林之后,就會看到這樣一個明確的記載:他一共有65萬252字,主要的內容有我們眾所周知的《論語》、《爾雅》、《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等等。最初只有12部經書,清代又補刻了《孟子》一書,合稱13經。也是當時所有的知識分子,科舉考試所必讀之書。由于在古代印刷術還不是十分的發達,為了避免手抄的錯誤,所以講經文科到石頭上作為范本供認們校對。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請大家繼續隨我前行,我們就步入了碑林的第二陳列室了,這個展室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些唐代名碑,可謂是精華薈萃之地。在眾多的碑石當中,我們著重的來看顏真卿的作品。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大唐多寶塔感應碑》。是顏真卿在44歲的時候,所著作的。說道顏真卿,相信大家對他的字都不會感到陌生,“顏筋柳骨”,顏體字也是一字值千金的。在這,我們還可以對照著另外一塊碑石—《顏氏家廟碑》,來看一下,這是顏真卿在72歲時所寫的。

      有這樣一個說法:多寶塔感應碑是顏真卿的早期作品,而顏氏家廟碑則是他的成名作和成熟作了。所以我們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多寶塔感應碑的字顯得非常的清秀、瘦小,而顏氏家廟碑的字,就顯的成熟了許多,肥厚了許多。

      說道中國的書法家,都是“字如其人”。顏真卿可以說是“字如其人”的典范。在他77歲的時候,奉命勸喻參加叛亂的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在以死相脅和高官厚祿的利誘下,當面痛斥李希烈,并給自己寫好了墓志銘和祭文,立志以死報國,最終被李希烈縊死。顏真卿向我們展示了一代書法宗師的氣節與風范。

      好,我們就來到了第三陳列室。在這里,主要欣賞到的是草書的代表。來看一下張旭的《肚痛貼》、和懷素的《千字文》。說道張旭,他被后人稱為“張癲”。有一個愛好,就是喝酒,并且是逢酒必醉。酒醉之后,會拿著頭發沾上墨汁,揮“發疾書”。

      講到懷素,和張旭是一樣的,雖然身為和尚,可是卻有著共同的愛好,就是喝酒,并且也是逢酒必醉。兩位書法家的字體有著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比如說都是非常的灑脫、非常的奔放。兩通作品都是草書的代表,同時也是國寶級的'文物。

      接下來,展現在眼前的就是第四陳列室當中的兩幅圖畫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副《關帝詩竹圖》,細心的游客會發現它并非一幅簡單的竹子圖,而是由一首五言絕句所組成的。叫做“不謝東君意,甘心獨立明。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是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寫照了。整幅圖充滿了詩情畫意,非常有趣,也是非常之精美。

      接著我們再看一下旁邊的《魁星點斗圖》,主人公是以一個小鬼的身份出現的,他腳底下踩著一個鰲,手里點著一個斗,希望自己可以高中的意思。同樣是由兩句話八個字所組成的,叫做“正心修身,克己復禮”,是說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認真,都一樣會做的到。

      在請大家隨我這邊,我們進入了碑林的最后一個部分——石刻藝術室。

      它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陵墓石刻,一部分是宗教石刻。我們先來看陵墓石刻的代表——“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墓前的石刻,相傳是由著名畫家閻立本所作。它們分別是白蹄烏,特勒彪。拳毛騧,颯露紫,青騅,什伐赤。是李世民在開國戰爭中曾騎過并壯烈犧牲的坐騎。唐太宗為顯示自己的赫赫戰功和對者流匹駿馬的思念才詔令立昭陵六駿。但是今天有一個遺憾之處,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六匹馬當中有兩匹馬是復制品,也就是大家看上去比較完整的兩匹,一個叫做“拳毛騧”,一個叫做“颯露紫”,他們是1914年被美國人盜走的,現存于美國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六駿經歷了1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但他們造型依就健美,神態逼真。是唐代接觸的藝術珍品之一。

      好,我們進入宗教展區參觀。大家看到的這個叫“皇興造像”。“皇興”是北魏的年號,它采用浮雕手法來體現犍陀羅雕藝術。犍陀羅是古印度的一個地名,它集中了犍陀羅與古希臘兩地雕刻技法的精華,它的特點是姿態生動,線條簡潔,衣紋質感強。

      好了各位朋友,到這里,我們的游覽就全部結束了。但愿今天的參觀能帶給您一些收獲。謝謝大家!

    陜西碑林的導游詞通用2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碑林的第二展室。這里主要陳列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寫的碑石,歷來都是人們學習書法的范本。其中有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書寫的《皇甫誕碑》,以及他的兒子,也就是歐陽通書寫的《道因法師碑》。有顏真卿書寫的《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還有晚唐柳公權書寫的《玄秘塔碑。和懷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又被稱為“千金貼”。這里還有中外馳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唐代書法是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的高峰時代。長期的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為文化的繁榮創造了條件。自唐太宗以來歷任皇帝的酷愛和提倡,造就了全社會對書法的普遍重視。一大批書法家涌現出來,如同百花齊放。

      各位游客請看這塊碑石。在中國古代石碑上出現外國文字的碑石在碑林中有好幾塊。而《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大概就是碑林里國際知名度最高的碑石了。它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的781年,由波斯人景凈述事,呂秀嚴書寫。原立于唐長安城的大秦寺內,后來埋沒土中。明天啟三年,也就是公元1623年被重新發現,清末移入碑林。“大秦”是中國古代對東羅馬帝國的稱呼。景教,屬教堂的一個分支,稱聶斯脫利派,公元431年由敘利亞人聶斯脫利派創立于費城,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塞克城以北。據碑文記載:“由波斯人阿羅本率領的'傳教代表團欲公元635年到達長安,受到隆重接待,并準許其傳教。從此,景教在中國大范圍流傳開來。“景”是光明、美好的意思。碑首刻有教堂標志十字架。這塊碑石記載了教堂早期傳入中國的情況以及教規、教義,還有古敘利亞和漢文對照刻了72個景教僧侶的名字。為研究中國古代和歐洲、中亞的友好往來提供了寶貴資料。《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近代引起國際上的廣泛關注。此碑拓片曾經傳到了國外,并譯成了拉丁文稿,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注意。一些外國人認為,歐洲多信徒,那么像這樣記載景教的碑石應該運到歐洲供人瞻仰。1907年,丹麥人荷爾漠受英國政府指使,企圖以3000兩白銀復制的假碑換取此碑,受到輿論反對,只得將復制的碑石運往倫敦。現在世界上好幾個國家有這塊碑石的復制品。

    陜西碑林的導游詞通用3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于文昌門四面,館內由碑林、石刻藝術等部門構成,游記欣賞,個中由歷代碑石、墓志構成的碑林是館內的亮點,個中包羅顏真卿、柳公權、懷素等書法名家的碑刻,尚有《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兩塊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館內,你可以或許瀏覽到歷朝歷代的碑刻和墓志,這里保藏的碑刻和墓志時刻跨度長達20__多年。個中的珍品有:顏真卿的'《顏勤禮碑》、《顏家廟碑》等,是尺度的“顏體”;柳公權的《大達法師玄秘塔碑》,是“柳體”中最典范的代表作;唐代懷仁僧人從晉王羲之遺留的墨跡中選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聞名草書家懷素的《千字文》,筆意曠達。

      除了書法各人的石刻外,最受旅客接待就是《石臺孝經》和《開成石經》兩塊碑刻。《石臺孝經》,是儒家經典,碑文由兩個天子以四種字體謄寫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隸書謄寫碑文,又以楷書作小字注釋,又在碑刻成后在碑側用行書作講明,而此這塊碑的碑額是由唐肅宗李亨用篆書所寫的。《開成石經》刻成于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一共包羅詩,書,禮,易,春秋等十二部經書。 在碑林博物館賞識時,還可以在館內的“石刻藝術館”中撫玩到四神墓門、唐昭陵六駿圖。

    陜西碑林的導游詞通用4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為保存《開成石經》而建立。九百多年來,經歷代征集,擴大收藏,精心保護,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現有六個碑廊、七座碑室、八個碑亭,陳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薈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經;秦漢文人的古樸遺風;魏晉北朝墓志的英華;大唐名家的絕代書法以及宋元名士的瀟灑筆墨。書圣王羲之、畫圣吳道子書畫同輝的筆墨跡以及詩畫雙絕的王維的竹影清風更為碑林增輝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碑林的各陳列室,以欞星門中門為主軸線,自南而北對稱排列。前半部為臨時性專題陳列室,自軸線正中上有“碑林”匾額的碑亭以北為碑林陳列室,西側為石刻藝術室。進入西安碑林大門,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兩層飛檐的亭子,里面豎立著著名的《石臺孝經》。這是由四塊石板組合成的長方形石碑,高5.1米,安置在三層石臺上。《孝經》是宣揚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歷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視。唐天寶四年(公元745 年),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加注,并用隸書行文。

      第一陳列室

      第一陳列室前是專為陳列修蓋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親自書寫的。陳列室里主要陳列,內容包括《周易》6卷,《尚書》13卷,《詩經》20卷,《周禮》11卷,《禮儀》17卷,《禮記》20卷,《春秋左氏傳》30卷,《春秋公羊傳》12卷,《爾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經》、《論語》等12部經書,共計650252字,用石114方,兩面刻文。清代補刻的17面3萬余字也陳列于此,合稱。12部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因為當時印刷術不很發達,為了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并能永久保存,就把這12部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為范本,立于長安城國子監內,供人們校對。我國自東漢開始,曾先后7次刻經。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書。

      第二陳列室

      第二室陳列著許多具有史料價值的石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立于公元781年,后世才從地下發掘。此碑記敘了古代羅馬景教傳入中國的盛況,石碑側面用敘利亞文刻寫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石碑記載的史實中外史書全無記載,因此彌足珍貴。清代丹麥人荷爾漠來西安用重金偷買未遂,只好托人刻一假碑(現存倫敦)。它是研究中外關系的寶貴資料,其拓片早已輾轉國外。《中尼合文陀羅尼經幢》是一種柱狀石刻,有六角柱形、八角柱形和圓柱形,用中國和尼泊爾兩種文字刻成,反映中尼兩國佛教的交流。《不空和尚碑》反映了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史實。《明德受記碑》記載了明末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建立的農民政權“大順國”,并反映了當時陜西災后“人食人”的慘狀。《曹全碑》雖是為漢代曹全樹碑立傳,卻無情地記載了他鎮壓黃巾起義的事實。

      第三陳列室

      石刻藝術室和游廊收集了陜西各地的石刻石雕珍品,如東漢的石獸、畫象石,唐代的蹲獅、犀牛。馳名中外的《昭陵六駿》有四駿保留在這里。這里陳列的唐代供應石燈十分引人注目,燈分九層,無論造型還是燈案的圖案,都十分精美。日本奈良附近通往“春日神社”沿途的石燈就是仿此唐燈所造。此外,還有出土移此的東漢石刻墓門,唐代石槨。石槨陰刻的星相樂舞,仕女圖,槨外浮雕彩繪文武侍從和騎龍駕鳳仙人,都是歷史和藝術珍品。來到碑林,不要忘記這里還有一個高2.5 米、重6 噸的景云大鐘。每年除夕之夜,中央電視臺發出的鐘聲就是出自這個巨鐘。

    【陜西碑林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陜西碑林的導游詞11-14

    西安碑林導游詞11-15

    西安碑林導游詞14篇03-03

    西安碑林導游詞(15篇)08-07

    陜西導游詞12-05

    西安碑林博物館導游詞12-19

    游覽陜西導游詞04-21

    陜西導游詞范文11-28

    關于陜西導游詞06-10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中文字幕网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日本韩国欧美在线另类不卡 |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高清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得 | 日本真人强奷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