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學會閱讀》讀后感作文1500字
在《讓學生學會閱讀——群閱讀這樣做》這本書的自序中蔣老師提出了一個設問:作為老師,我想培養(yǎng)怎樣的孩子?接下,他回答了兩點:一是希望孩子們是愛生活的,是向往精神生活的;其次,希望孩子是會思考、會發(fā)現(xiàn)的。在蔣老師看,當下的教育已經嚴重異化,學生缺乏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刻骨銘心的記憶,更缺乏思考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他為之深深隱憂。于是蔣老師力圖通過群閱讀程建設讓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過寶貴的精神生活。
全書共分為三:什么是群閱讀;體與群閱讀;群閱讀實踐。全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體現(xiàn)了作者對群閱讀的思考,又有大量堂教學實踐,既有針對學生的閱讀策略,又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既有蔣老師富有生機的創(chuàng)見,又有學生在堂上的真情流露。全書處處顯示著蔣老師的專業(yè)態(tài)度和實踐精神,讓我們看到他追求教育理想的非凡努力。
群閱讀教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蔣老師認為:群閱讀就是在較短的單位時間內,針對一個議題,進行多本的閱讀教學。這里面有幾個要素:時間、議題、本、教學。時間一般指一節(jié)或兩節(jié);議題可以是作者、體裁、寫作風格、表達方式、閱讀策略等等,它的內涵和外延要大于主題;本要達到2-篇,沒有主次之分;最后,只有閱讀而沒有教學也不是群閱讀。這四個要素框定了群閱讀的基本含義。這樣的閱讀教學打破了之前我們利用連續(xù)兩三個時對單篇的肢解分析,而用大容量的閱讀素材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進而通過內的閱讀練習與外學生的自主閱讀建立起聯(lián)結。這樣的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樹立研究意識,是精讀教學的有效補充。
群閱讀訓練學生閱讀速度。傳統(tǒng)語堂上,往往一篇00字左右的精讀要教兩時,略讀要教一時。而群閱讀,則要求學生在一個單位時間內閱讀相關聯(lián)的多篇,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群閱讀,意味著不能將"朗讀","有感情朗讀"無限放大,要有新的閱讀方式和習慣。在群閱讀教學中,學生在一節(jié)中需要讀三篇以上的,就要求學生提高閱讀速度,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語程標準中對于小學高段學生的默讀速度也進行了要求: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00字。因此,教師必須根據(jù)讀物的不同性質,指導學生更多地嘗試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式,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初讀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讀后對本內容用關鍵詞句進行概括;再讀時跳讀、掃讀,把重點詞、句、段劃出讀一讀,強化學生的閱讀感受。
不同體教學有規(guī)律可循。在體與群閱讀節(jié)作者針對7種體提出了自己的教學策略和建議,讓群閱讀的操作更加具體,引用的例方便了教師對其觀點的理解。比如,進行神話教學,作者提出多體驗神奇,沒必要糾結真假,并提出了兩種操作策略,一是讓學生理解科學和神話并不是對立的,許多幻想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有可能實現(xiàn);二是轉移學生視線,讓他們把注意力放到體味神話的趣味和神奇上。對于童話教學,蔣老師認為要突出童話的學和審美價值,對于一些教師把童話教學當成記敘教、糾結真假以及概念化的做法他表示可惜;他指出散教學要追隨作者的原意,"閱讀散,就是要關注作者個性化的語經驗,通過語言、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這體現(xiàn)了他對言為心聲,書為心畫的理解,只有作者不斷地追求作者的原意才能實現(xiàn)對本的貼切解讀,達到作者、本和讀者的統(tǒng)一。
無論是群閱讀,還是主題閱讀,目的都是讓孩子在堂上能夠閱讀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正如蔣老師在書中所說:"我們和學生在堂上研究學表達,并非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作家,而是要和學生嘗試像作家一樣思考,通過對學表達的發(fā)現(xiàn)促進對本的理解與感受。"這就是群閱讀的魅力吧!
【《讓學生學會閱讀》讀后感作文1500字】相關文章:
讓學生學會評改作文學科論文11-01
讓學生在學數(shù)學中學會求知08-21
學會讓功職場禮儀07-23
如何讓孩子學會交流09-25
學會讓英語事半功倍的方法08-19
讓孩子學會自動學習的辦法09-18
如何讓自己學會開心起來10-15
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