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讀后感

    時間:2020-12-01 15:15:09 讀后感600字 我要投稿

    《顧炎武》讀后感

      你們看過《顧炎武》這書之后,有什么樣的啟發(fā)呢?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顧炎武》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顧炎武》讀后感

      《顧炎武》讀后感【一】

      顧炎武(1613、7、15—1682、2、15),漢族,明朝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人,本名絳,乳名藩漢,別名繼坤、圭年,字忠清、寧人,亦自署蔣山傭;南都敗后,因為仰慕文天祥學生王炎午的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尊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經(jīng)學家、史地學家和音韻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輾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的治學方法,成為清初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被譽為清學“開山始祖”。顧炎武學問淵博,于國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及經(jīng)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經(jīng)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其學以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jīng)世為一。詩多傷時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肇域志》、《音學五書》、《韻補正》、《古音表》、《詩本音》、《唐韻正》、《音論》、《金石文字記》、《亭林詩文集》等。

      其中最讓我心動的.是他的養(yǎng)母為給他的祖母治病自斷一跟手指,放在湯藥里這個孝舉讓我十分感動。清軍南下,顧炎武和他的好友歸莊,王永祚,昆山知縣楊永言挺身而出,投入戰(zhàn)斗。由于葉方恒的陷害,不能安心的做學問他決定遠走高飛,去一個清凈的地方,1657年開始的漫長的北游之路。1682年客逝他鄉(xiāng)。

      當讀完這本書,再次走進亭林公園,再次看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由心底的敬佩他這種嚴謹?shù)闹螌W精神,愛國興邦的高風亮節(jié)。激勵著我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顧炎武》讀后感【二】

      這個暑假我們一起讀了《顧炎武》這本書,書中介紹了顧炎武的的的故鄉(xiāng)和他的一生。

      書中講了明末清初,昆山的歷史,百姓們?yōu)榱吮Wo自己的家園浴血奮戰(zhàn)沙場,愛讀書,讀到好的地方會摘抄下來,用于實踐中,這點正是我們每個人必須要學的地方,他一生心系國家安危,北游的二三十年,他的后半生幾乎都是在騎著馬,在各地考察,調查中度過,像《山東考古錄》《京東考古錄》《昌平山水記》等許多著作都是中國北部實地考察后的收獲。在教育方面,顧炎武認為:人之學,不日進則日退。讀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有局限都會痛感雄心而智力不足,都在批判傳統(tǒng)時仍然不能擺脫傳統(tǒng)的束縛。然而,只要鍥而不舍的精神投入事業(yè),哪怕嘔心瀝血,哪怕經(jīng)歷力劫,總能突破無形或有型的桎梏。

      讀完這本書感受頗深,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來點不易啊,他的精神時刻鞭策著我們努力,他的讀書習慣是我們的榜樣。

      顧炎武名言

      1、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

      2、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3、文之不可絕于天地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將來,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亂神之事,無稽之言,剿襲之說,諛佞之文,若此者,有損于己,無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損矣。

      4、人臣之欺君誤國,必自其貪于貨賂也。

      5、人生富貴駒過隙,惟有榮名壽金石。

      6、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蒼生痛哭深。

      7、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8、老柏搖新翠,幽花茁晚春。

      9、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仁以為己任,死而后已。

      10、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

      11、官多則亂,將多則亂。

      12、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13、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14、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15、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

      16、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17、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人寰尚有遺民在,大節(jié)難隨九鼎淪。

      18、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懸弧,焉能鈞三江,終年守菰蒲。

      19、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無,而后為之。當明末年,奮欲有所自樹,而迄不得試,窮約以老。然憂天憫人之志,未嘗少衰。事關民生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

      20、目擊世趨,方知治亂之關必在人心風俗,而所以轉移人心整頓風俗,則教化紀鋼為不可缺矣。

      21、犯天下之不韙。

      22、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23、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

      24、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25、官多則亂,將多則亂

      26、禮義廉恥,是謂四維。

      27、天下無不可變之風俗。

      28、辭主乎達,不論其繁與簡也。

      2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0、老柏搖新翠,幽花茁晚春。

      31、犯天下之不韙。

      32、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

      33、人生富貴駒過隙,唯有榮名壽金石。

      34、人寰尚有遺民在,大節(jié)難隨九鼎淪。

      35、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

      36、不受曰廉,不污曰潔。蓋無廉則無新不取,無恥則無新不為。不廉其源皆生于無恥也。

      37、天下無不可之風俗

      38、辭主乎達,不論其繁與簡也。

      39、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

      40、官多則亂,將多則亂。

      41、天下無不可變之風俗。

      42、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

      43、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44、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45、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46、犯天下之不韙。

      47、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48、辭主乎達,不論其繁與簡也。

      49、禮義廉恥,是謂四維。

      50、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顧炎武》讀后感】相關文章:

    顧炎武的愛國名言01-24

    顧炎武簡介及愛國名言10-22

    顧炎武的愛國名言和簡介10-12

    顧炎武的愛國名言及簡介10-21

    讀后感05-25

    童年讀后感_500字讀后感范文05-23

    《匆匆》讀后感_小學讀后感500字05-22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讀后感05-26

    《狼圖騰》讀后感讀后感700字02-02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_讀后感04-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动图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日本丰满的少妇中文字幕 | 在线视频不卡欧美 | 午夜精品亚洲一级在线 |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