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

    時間:2023-06-19 16:06:32 三國演義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三國演義有感3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1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三國演義》。我很喜歡。

      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它一共有25個回合。書中描寫了三國時期魏蜀吳爭霸業的故事。我看到了“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七步成詩”等故事,還知道了“木牛流馬”、“諸葛弩”等工具。

      我最喜歡的是“草船借箭”。描述了有一次,周瑜讓諸葛亮10內造100000枝箭,諸葛亮說三天就可以了。后來諸葛亮利用大霧的掩護,用20艘船,船上放滿草人,配備30個士兵,開到曹軍水營,曹軍用10000人一起放箭,把草人扎滿。霧散開后諸葛亮下令返回東吳,并讓30個士兵一起喊:“謝謝丞相的箭!”曹操聽了下令追趕,但是諸葛亮的船早就回東吳了。諸葛亮出色的完成了周瑜交給它的任務。這個故事體現了諸葛亮懂天文地理和他的`聰明才智,會用天氣來打仗。我也要向諸葛亮學習,做一個聰明的人。

      我覺得這本書中有很多英雄,我都喜歡,如仁義的劉備、講義氣的關羽、勇猛的張飛、忠誠的黃忠和有責任心的趙云……

      看完著本書,我覺得面對困難我不能退縮,要像諸葛亮一樣沉著冷靜,勤于思考、善于觀察,想辦法去解決困難。要做一個聰明、仁義、勇敢和有責任心的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2

      謖自縛跪于帳前。孔明變色曰:“汝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法。吾累次丁寧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領此重任。汝若早聽王平之言,豈有此禍?今敗軍折將,失地陷城,皆汝之過也!若不明正軍律,何以服眾?汝今犯法,休得怨吾。汝死之后,汝之家小,吾按月給與祿糧,汝不必掛心。”叱左右推出斬之。

      街亭的失守,我認識到兩個問題:

      一是紙上談兵。

      馬謖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法。但在打仗時,不聽別人的勸告,執著地堅持自己的錯誤的決定,“山上屯兵”。讓司馬懿有機可乘,圍攻馬謖,奪取街亭。街亭失守,是馬謖的輕率所致,他也難辭其咎,最終不得好下場。

      其實在戰國時期,就有前車可鑒。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他有一個兒子叫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張口愛談軍事,別人往往說不過他。因此很驕做,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他不過是紙上談兵,并且說:“將來趙國不用他為將罷、如果用他為將,他一定會使趙軍遭受失敗。”果然,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犯,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堅持抗敵。那時趙奢已經去世。廉頗負責指揮全軍,他年紀雖高,打仗仍然很有辦法,使得秦軍無法取勝。秦國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間計,派人到趙國散布“秦軍最害怕趙奢的兒子趙括將軍”的話。趙王上當受騙,派趙括替代了廉頗。趙括自認為很會打仗,死搬兵書上的條文,到長平后完全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四十多萬趙軍盡被殲滅,他自己也被秦軍箭射身亡。

      歷史總是在人們的不留意的.時候重復著。

      某招聘廣場的部分攤位,除了學歷的要求以外,還要求應聘者用英語與招聘人員交流。不少負責人告訴前來的記者,很多應聘者的學歷高于要求,過了大學英語六級的不少,但能流利地與工作人員交談的屈指可數,大多都是結結巴巴的,如果他們不說,都不知他們過了六級……這不是現代版的“紙上談兵”嗎?

      二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街亭的失守,諸葛亮、馬謖都驗證了這句話的準確性。

      “孔明大哭不已。蔣琬問曰:‘今幼常得罪,既正軍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為馬謖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臨危之時,曾囑吾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果應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若當初諸葛亮遵照劉備的遺言,不重用馬謖,街亭就不會失;若街亭不失,或許蜀國的歷史會截然不同。

      馬謖在實施行動前,若聽取王將軍的忠告,街亭就不會失。

      古人所說的話總是很有道理的。

      某商人在服裝界里,大展鴻圖,獨占鰲頭,讓他擠進百萬富翁。可后來,他認為既然在服裝界能有如此輝煌成績,那在其他行列必定也能占一席位。于是他決定擠身電子行業,他與合作伙伴商討時,只得到絕對的反對;與家人商量時,只得到零星的支持。他始終執著,成立了一家電子公司后,聘請了一批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工作人員,他將他經營服裝的方式硬搬到經營電子業中,也不顧公司里成員的反對,最終他一敗涂地,連自己的家業也賠了大部分……

      歷史的長河,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值得我們反思。

      讀三國演義有感 篇3

      我初得此書于去年11月左右,雖是略讀,卻深有感觸,每每深思,便會感慨系之矣。

      眾知《三國演義》講述的是三國鼎盛時期天下三分,以劉關張三兄弟建蜀、曹操建魏、孫權占江東建吳為主線,演繹了眾多英杰的軍事才華、謀略,以及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復雜關系。每每讀到此,我們不禁憐憫曹阿瞞痛失其母,不禁蔑視奉先從主之多,又不禁驚嘆于周瑜的年輕有為……太多太多,眾有千言語,卻不盡于紙上。

      談及《三國》,我們跨不過去的一代豪杰、奸雄曹操,關于其的描寫,書上很多時候卻是擴大其奸,乃不擴大其軍事才華之外的.胸襟、氣度、詩文才華。如果說曹操是一個奸雄,而我卻贊嘆于其頂天立地。對于關羽,他深羨其忠義,敬其乃大丈夫,奈何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與曹操約法三章。后來,關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曹操能堅守承諾放這一位大丈夫走,并不追究其責,可謂頂天立地。如果說曹操是奸雄,而我卻驚嘆于其正義。獨闖宮廷謀殺董賊,少有人有此膽謀,伸張正義。但其心性多疑,卻不為一不足點。誤殺呂伯奢一家,楊修之死,皆因其性多疑。故說,在每位成功人士之后面皆有其不為人知的一面,或殘忍、或憐憫、或悲壯、或狡猾。

      再者,我也熱淚于關羽的忠義。乃知一人忠義、一家忠義、家國忠義。桃園結義,至死相隨,不離不棄,一心只為其兄建蜀大業。劉備兵敗后,投袁紹處,下落不明,關羽一人護兩位嫂嫂。盡管曹操以重金權位誘之,并與赤兔馬贈之,尤不為所動。試想,世間又少有人許吶!后得知劉備下落,不顧過五關斬六將,掛金印,雖心有恩于曹操的器重,但一日為兄、終生為兄。其赤膽之心怎可奪?再者,后來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也乃真丈夫也!這樣一個盡忠盡義之人,不負昔日之恩,義釋曹操。雖說是演繹里的人物,但其赤膽忠誠,卻流芳千古。

      當然,三國里也有些其他歷史上人們較為遺忘的事件。正如,在抗董卓幾十萬大軍時,袁紹等幾黨人原本應獲勝,但卻因各懷異心,比如袁紹因懼孫堅立功,其勢不可擋,而不予糧草,乃致孫堅敗于華雄;這雖是小小一樁事,但反映了人們對功名的追求。從古至今,未曾不上演著這種戲。與此同時,我也知道了那句"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是怎么來的。吳軍為了取得敵方信任,以"苦肉計",黃蓋老將軍遭受幾十大板終破敵。此忠國之心,不正是我們現在所需的嗎?

      千古江山,滾滾江水向東流。一代豪杰,終化塵煙。三國的歷史永遠停留了在那里,但人物們身上散發著的光芒卻照到了如今。不論是一代奸雄曹操,還是禮賢下士的劉備,又或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亦或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奉先,一步一段輝煌,一點一滴光芒,灼灼其華。

      書,或許是終結了,但故事仍未斷續,銘記于心得道理即對功名的淡泊,于家國之忠義,于友之無私,于亂世之伸張正義,仍是我們不變的執念。世人皆語曹阿瞞之奸雄,予獨贊其胸懷大度卻又憾其性多疑;世人皆言公瑾之意氣風發,予獨悟其心胸狹隘而毒發身亡;世人皆以讀者味其忠,予獨以身臨其境。成王敗寇,王侯將相,英杰豪士,盡在朝夕,末于煙塵。

      于我一書生,雖無胸懷大志,卻有家國夢想;雖無雄才偉略,卻小腹經綸;雖不知天文地理,卻明物化生。于我,于他人,于家于國,最不忘之訓即是忠義。三國的故事雖了盡,我們的呢?

     

    【讀三國演義有感】相關文章:

    讀《三國演義》有感06-08

    讀三國演義有感05-26

    讀《三國演義》有感06-13

    讀三國演義有感06-12

    三國演義讀有感11-04

    讀三國演義的有感11-11

    讀《三國演義》有感11-23

    《三國演義》讀有感07-29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04-18

    讀《三國演義》有感【熱】08-1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 |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激情视频A∨一区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另类 | 思思热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