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演革與淵源

    時間:2020-11-02 14:06:11 對聯 我要投稿

    對聯的演革與淵源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于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這是對聯最原始的形式。

    對聯的演革與淵源

      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書籍中,就存在許多含有對偶因素的句子。例如,《詩經》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老子》中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論語》中有“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后來,在漢賦以及魏晉南北朝盛行的駢文里,句子更是“奇偶相配”。

      隋唐以后,律詩興起,其頷聯、頸聯都是對仗的,把它們單獨抽出來,就是一副對聯。如“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等等,對聯做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是從律詩中分化出來的。這是現代對聯的來源之一。

      對聯的另一個來源是集句。把原來各不相干的詞句按照一定意義集在一起,恰成對偶,也可形成很好的對聯。沈括《夢溪筆談》說,王安石曾摘“鳥鳴山更幽”對古人詩句“風定花猶落”。這樣,比原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更妙,因為后者上下句只有一層意思,而前者上句是靜中有動,下句則動中有靜。

      對聯的來源之三是文人的專意創作。一般認為,后蜀孟昶所作“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的春聯,是傳世的'第一副對聯。(此“中國第一聯”或可作為一種提法,而不能就此論定。例如唐太宗就曾題書藏晉詞一聯語:“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對聯的發展、形成有其漫長的演變過程和民間性等,并不能確認哪是真正的首聯。

      北宋末宣和年間,有人把四川眉山詩人唐庚的名句“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用來作門聯,這是日常用對聯榜門的一個先例。

      南宋的楊邦在金軍攻破建康,威武不屈,咬破手指,用鮮血在衣襟上寫下十個大字:“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朱熹筑滄州精舍,曾自書一聯:“佩韋遵考訓,晦木謹師傳。”

      一直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我們今天所見的春聯。據《簪云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并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爾后,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入清以后,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明清兩代,對聯的發展達到全盛,主要表現在它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類對聯都得到廣泛的應用。家家戶戶以至各行各業都有了掛貼對聯的習慣。寺廟道觀、風景名勝地點,用它做楹聯;日常交際中,人們用它祝壽、慶婚、哀挽、題贈;文人學士用它寫景詠物,言志抒懷。

    【對聯的演革與淵源】相關文章:

    茶道與禪宗之淵源11-10

    自由搏擊與泰拳有哪些淵源10-02

    如何選購地板革-地板革的選購技巧11-06

    2022與元旦的對聯12-11

    淺談法律淵源08-18

    勞動法律淵源的類別08-15

    勞動法的法律淵源10-12

    國際經濟法的淵源08-11

    淺談數學課堂的板演12-01

    抗菌藥物應用與革蘭陽性菌耐藥趨勢調查09-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人成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一区二区 | 亚洲AV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