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內科學》精選試題及答案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內科學》精選試題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內科學》試題及答案 1
A1型選擇題:肯定型最佳選擇題,只能選擇其中最佳的一項肯定答案;
1.男性,25歲,面色蒼白3年,1周前發熱,并出現鞏膜輕度黃染,晨解濃茶色樣尿。輔助檢查:血紅蛋白60g/L, 白細胞3.1×109/L, 網織紅細胞10%, Coombs試驗(+),選擇哪種治療最佳
A.輸新鮮全血
B.輸濃縮紅細胞
C.輸青霉素
D.輸維生素C
E.德沙美松
答案:E
2.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貯于
A.胃壁主細胞
B.中性粒細胞
C.淋巴細胞
D.肝、脾、骨髓的單核細胞
E.網狀細胞
答案:D
3.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下列首選治療是
A.長春新堿, 強的松, 左旋門冬酰胺酶
B.阿糖胞苷, 柔紅霉素, 三尖杉酯堿
C.長春新堿, 左旋門冬酰胺酸, 三尖杉酯堿
D.三尖杉酯堿, 環磷酰胺, 阿糖胞苷
E.阿霉素, 三尖杉酯堿, 阿糖胞苷
答案:A
4.使纖維蛋白分解為纖維蛋白降解產物的物質是
A.Ⅻ因子
B.抗凝血酶Ⅲ
C.凝血酶
D.纖維蛋白單體
E.纖溶酶
答案:E
5.診斷溶血性貧血最有力的證據是
A.尿膽原增高
B.臨床出現黃疸
C.網織紅細胞增高
D.骨髓幼紅細胞增生明顯
E.紅細胞生存時間明顯縮短
答案:E
6.缺鐵性貧血與感染性貧血相同點是
A.血清鐵降低
B.總鐵結合力正常
C.骨髓含鐵血黃素增加
D.骨髓鐵粒幼紅細胞增加
E.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答案:A
7.慢性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出血癥狀的特點為
A.分批出現大小不等, 高出皮面的瘀點
B.牙齦出血、鼻衄、皮膚瘀點、瘀斑為多見
C.損傷后遲發出血
D.常見有深部血腫
E.常見有關節腔出血
答案:B
8.貧血患者起病緩慢,血紅蛋白雖低于正常,但仍無明顯癥狀,其原因主要是:
A.紅細胞內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產生及濃度增高
B.體內循環血量無改變
C.骨髓代償性增生
D.心血管的代償
E.血紅蛋白與氧的親和力增加
答案:A
9.男性, 30歲, 發熱、口腔潰瘍1周, 皮膚有瘀點、瘀斑, 鼻出血, 脾臟肋下可觸及邊緣。血紅蛋白90g/L, 白細胞計數24.6×109/L, 血小板26.3×109/L, 骨髓幼稚細胞明顯增多, 過氧化物酶染色陰性, 其診斷為
A.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B.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C.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D.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E.再生障礙性貧血
答案:A
10.男性,20歲,貧血5年, 血紅蛋白60g/L, 紅細胞3.2×109/L, 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正常, 晨起排醬油色尿,Ham試驗陽性,蛇毒因子溶血試驗陽性考慮為
A.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
B.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D.海洋性貧血
E.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答案:E
11.男性, 20歲, 貧血4月,牙齦有時出血, 易感冒。查體:皮膚有少量出血點, 鞏膜無黃染,胸骨無壓痛, 肝臟肋下未觸及。血紅蛋白80g/L, 白細胞3.0×109/L, 血小板50×109/L,血涂片未見幼稚細胞,血Hams試驗(-),尿Rous試驗(-),骨髓增生減低, 粒、紅、巨核三系細胞減少。首先采取的治療為
A.葉酸,維生素B12
B.雄激素
C.積極輸血
D.脾切除
E.骨髓移植
答案:B
12.男性, 25歲, 半年來皮膚蒼白、紫癜。輔助檢查:全血細胞減少,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增高, 骨髓增生低下, Hams試驗(-), 診斷可能是
A.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B.白細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C.巨幼細胞貧血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缺鐵性貧血
答案:D
13.女性,35歲,患十二指腸潰瘍2年,感頭暈、心悸、乏力。查紅細胞3.2×109/L,白細胞5.0×109/L, 血紅蛋白80g/L,血小板150×109/L,網織紅細胞0.8%。骨髓象:幼紅細胞增生活躍, 中晚幼紅細胞達45%, 體積小, 胞漿藍而少, 邊緣不規則,血清鐵<50μg/dl,根據這一病史提示
A.巨幼細胞貧血
B.缺鐵性貧血
C.溶血性貧血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4.血管外溶血紅細胞的破壞場所為
A.脾臟
B.心臟
C.腎臟
D.淋巴結
E.胰腺
答案:A
15.女性,16歲,高熱、寒戰、腰痛2天,尿呈醬油色,紅細胞2.0×109/L, 網織紅細胞50%,血Hams試驗(+),血紅蛋白尿(+),如何處理最佳
A.輸新鮮全血
B.輸壓積紅細胞
C.輸洗滌紅細胞
D.輸血漿
E.脾切除
答案:C
16.男性,37歲,因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入院。住院過程中出現休克,無尿,皮膚粘膜及胃腸道出血。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80g/L,白細胞計數23.5×109/L,血小板10×109/L,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定量0.5g/L。根據上述結果可懷疑下列哪種情況
A.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B.過敏性紫癜
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D.失血性貧血
E.感染性貧血
答案:C
17.女性,40歲,低熱半年,牙齦易出血,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肝臟肋下3cm, 脾肋下10cm。化驗:血紅蛋白110g/L,白細胞計數200×109/L,原粒及早幼粒為6%,骨髓原粒為2%,Ph染色體(+)。診斷為
A.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B.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D.慢粒急變
E.類白血病反應
答案:B
18.男性,16歲,皮膚粘膜出血,頭痛,發熱,伴惡心、嘔吐2周。查體: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肝脾大。血常規:血紅蛋白50g/L, 血小板30×109/L。骨髓原始細胞增多,過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呈顆粒狀,CSF潘氏試驗(+),白細胞200/mm3 ,淋巴細胞為主,最適當的診斷
A.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B.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合并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
C.結核性腦膜炎
D.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E.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答案:B
19.下列化驗哪項檢查提示DIC纖維蛋白溶解亢進
A.血小板減少
B.纖維蛋白原降低
C.纖維蛋白原升高
D.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多
E.纖維蛋白降角產物減少
答案:D
20.外源性凝血途徑和內源性凝血途徑形成凝血酶都需要哪種凝血因子
A.因子Ⅷ
B.因子Ⅶ
C.因子Ⅹ
D.因子Ⅻ
E.因子Ⅺ
答案:C
21.急性白血病診斷必須具備
A.白細胞計數增至10.0×109/L以上
B.肝脾淋巴結腫大
C.骨髓增生極度活躍
D.骨髓中紅系及巨核系被抑制
E.骨髓中原始及幼稚細胞比例明顯增高
答案:E
22.女性,25歲,雙下肢可見大片紫癜, 凝血時間及出血時間正常, 束臂試驗陽性, 血塊退縮試驗良好。診斷是
A.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B.過敏性紫癜
C.血小板無力癥
D.血小板增多癥
E.血管性血友病
答案:B
23.男性,62歲,頸部淋巴結腫大四月,間歇性發熱,肝肋下4cm,頸部淋巴結活檢診斷為霍奇金淋巴瘤,首選的治療方案是:
A.化療
B.脾切除
C.干攏素
D.放療
E.骨髓移植
答案:A
24.促使血小板發生聚集的主要物質之一是
A.環磷酸腺苷
B.鈣離子
C.第Ⅻ因子
D.血小板第Ⅲ因子
E.二磷酸腺苷
答案:E
25.外源性凝血系統的第一階段, 首先是因為組織釋放
A.第Ⅶ因子
B.第Ⅲ因子
C.第Ⅴ因子
D.第Ⅱ因子
E.第Ⅷ因子
答案:B
26.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特點是
A.較顯著的發熱、貧血、出血
B.皮膚損害較多見
C.以淋巴結腫大為主
D.以脾腫大為主伴有低熱、乏力
E.易感染
答案:D
27.血型不合的輸血后, 短期可出現
A.血尿
B.膽紅素尿
C.含鐵血黃素尿
D.血紅蛋白尿
E.酮尿
答案:D
28.血管內溶血常有
A.尿中尿膽原減少
B.血清結合膽紅素降低
C.血中結合珠蛋白降低
D.網織紅細胞數降低
E.骨髓中幼紅細胞減少
答案:C
29.下列哪項Coombs試驗陰性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B.霍奇金淋巴瘤
C.系統性紅斑狼瘡
D.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E.再生障礙性貧血
答案:E
30.末梢血涂片中出現有核紅細胞,最可能的疾病是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缺鐵性貧血
C.溶血性貧血
D.脾功能亢進
E.淋巴瘤
答案:C
31.體內貯存鐵的形式主要是
A.血紅蛋白所含鐵
B.血漿轉鐵蛋白
C.肌紅蛋白所含鐵
D.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
E.輔因子所含鐵
答案:D
32.Auer小體常見于
A.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B.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C.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D.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E.溶血性貧血
答案:C
33.男性,28歲,貧血5年。輔助檢查:血紅蛋白60g/L, 血小板25×109/L, 白細胞2.8×109/L, 網織細胞0.3%, 骨髓增生活躍, 其中漿細胞5%, 淋巴細胞50%,組織嗜堿細胞3%, 巨核細胞少見, Hams試驗(-)。此患者應用哪種治療最佳
A.利血生
B.輸全血
C.輸濃縮血小板
D.康力龍
E.糖皮質激素
答案:D
34.女性, 28歲, 發冷、發熱、腰痛、伴鞏膜黃染1周, 無醬油色尿, 急來就診。兩年來有類似發病史。化驗血紅蛋白70g/L, 網織紅細胞18%, 骨髓紅系明顯增生, 尿膽原和尿膽素陽性, 尿含鐵血黃素試驗陽性。首選的治療方法是
A.輸血
B.脾切除
C.免疫抑制劑
D.糖皮質激素
E.補充鐵劑及葉酸
答案:D
35.缺鐵性貧血周圍血象主要特征是
A.以紅細胞數減低為主
B.以血紅蛋白量減低為主
C.以血小板數降低為主
D.以網織細胞數增加為主
E.以白細胞數減低為主
答案:B
36.女性, 19歲, 發熱, 齒齦腫脹, 口腔潰瘍, 皮膚出血1個月, 皮膚散在紅斑丘疹, 淋巴結、肝脾腫大。白細胞計數52.0×109/L, 分類可見原始細胞, 過氧化酶染色弱陽性, 非特異性酯酶染色強陽性。最可能的診斷是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急性紅白血病
C.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D.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答案:C
37.脾切除對下列哪種疾患最有效
A.缺鐵性貧血
B.巨幼細胞貧血
C.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
D.再生障礙性貧血
E.失血性貧血
答案:C
38.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最突出的體征為
A.貧血貌
B.淺表淋巴結腫大
C.脾腫大
D.皮膚瘀斑
E.綠色瘤
答案:C
39.女性, 32歲, 兩月來頭暈、乏力, 在某醫院檢查發現貧血, 試服硫酸亞鐵6天, 因血紅蛋白未增加來院就診。查血紅蛋白50g/L, 白細胞和血小板正常。紅細胞大小不等, 中心淡染,網織紅細胞6%, 骨髓中鐵粒幼紅細胞減少, 其最可能的診斷是
A.溶血性貧血
B.缺鐵性貧血
C.感染性貧血
D.巨幼細胞性貧血
E.海洋性貧血
答案:B
40.成人口服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應
A.不間斷的口服鐵劑6-8周
B.一直口服鐵劑至血紅蛋白正常
C.一直口服鐵劑至血紅蛋白接近正常為止, 以免過量
D.服鐵劑至血紅蛋白正常為止, 繼續服用一個月
E.口服鐵劑至血紅蛋白正常后, 口服鐵劑4-6個月,待鐵蛋白正常后停藥
答案:E
41.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首選
A.靛玉紅
B.環磷酰胺
C.二溴甘露醇
D.羥基脲
E.白消安
答案:D
42.我國成人白血病最常見的`是
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B.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C.毛細胞白血病
D.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答案:B
43.貧血時病人皮膚及粘膜蒼白, 較為可靠的檢查部位是
A.面頰, 皮膚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膚及口腔粘膜
C.耳輪皮膚
D.頸部皮膚及舌面
E.瞼結合膜, 指甲及口唇
答案:E
A2型選擇題
44.女性,31歲,月經量增多,齒齦出血,伴頭暈、心悸1年,門診就診。查體: 雙下肢有散在瘀斑, 肝脾未及。血紅蛋白65g/l, 紅細胞2.1×1012/L, 白細胞3.1×109/L,中性57%, 淋巴43%, 血小板38×109/L, 網織紅細胞0.2%,MCV82fl, MCHC33%,骨髓有核細胞減少,粒系及紅系減少,巨核細胞減少。骨髓鐵染色:細胞外鐵(+++)。此患者發病與下列哪種藥物無關
A.異煙肼
B.氯霉素
C.他巴唑
D.甲氰咪呱
E.開搏通
答案:E
45.女性,24歲,1年來反復雙下肢紫癜,月經過多,病前無服藥史。肝脾不大, 血紅蛋白100g/L,白細胞5.4×109/L,血小板25×109/L。骨髓增生活躍,巨核細胞200個, 產板型巨核細胞減少。對該病人的治療哪項不適宜
A.首選糖皮質激素
B.反復輸濃縮血小板
C.激素使用6個月無效可行脾切除
D.如病人用激素無效, 也可加用長春新堿
E.如病人妊娠, 可采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
答案:B
A3型選擇題
女性,20歲,因半年來反復出現少量紫癜來診。血紅蛋白110g/L, 白細胞3.8×109/L,血小板50×109/L,肝脾不大。骨髓穿刺三次, 其中兩次增生活躍, 分類大致正常,巨核細胞增生低下,Hams試驗(-)。
46.上述患者應首選以下哪項治療
A.化療
B.免疫抑制劑
C.堿性藥物
D.腎上腺皮質激素
E.雄激素
47.其最可能的診斷為
A.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B.再生障礙性貧血
C.白細胞減少性白血病
D.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E.脾功能亢進
答案:46.E 47.B
男性,48歲,頸部淋巴結腫大,間歇性發熱3月。查體:脾大肋下2.0cm,頸淋巴結活檢為霍奇金淋巴瘤。
48.此患者首選的治療為
A.脾切除
B.放射治療
C.化療
D.頸淋巴結切除
E.免疫抑制劑
49.此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
A.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
B.持續性或周期性發熱
C.局部或全身皮膚搔癢
D.脾腫大
E.貧血
答案:48.C 49.A
男性,33歲。發熱一周伴鼻出血、牙齦出血、球結膜出血及注射部位大片瘀斑,大便呈紫紅色入院。化驗:Hb85g/L,WBC1.5×109/L,血小板53×109/L,骨髓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原始加幼稚細胞占85%,POX強陽性。染色體檢查有t(15;17)。
50.其診斷考慮:
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B.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1
C.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2
D.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3
E.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5
51.本病例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血小板減少
B.血小板功能異常
C.纖維蛋白溶解亢進
D.血中有類肝素抗凝物質
E.白血病細胞釋放促凝物質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答案:50.D 51.E
患者,男性,25歲,因頭暈、乏力半月,發熱、咽痛、牙齦出血三天就診。檢查:T 38.7℃,咽充血,牙齦有滲血,四肢皮膚多處瘀斑,肝、脾未捫及。外周血象呈全血細胞減少。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極度活躍,原始細胞占90%,胞漿中可見Auer小體。
52.上述病例,其急性白血病細胞類型確定后,其化療的最佳方案應選用:
A.長春新堿+環磷酰胺
B.長春新堿+強的松
C.柔紅霉素+阿糖胞苷
D.環磷酰胺+馬利蘭
E.口服維甲酸
53.為確定白血病類型,需作骨髓細胞和其它組織化學檢查,本患者下列哪一項可以不作:
A.過氧化物酶
B.非特異性酯酶
C.蘇丹黑脂質
D.血清或尿溶菌酶
E.糖原(PAS反應)
54.上述病例,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反復發熱(T39℃以上)伴咽痛、咳嗽,下列哪項與感染無關。
A.成熟中性粒細胞減少
B.貧血未能糾正
C.中性粒細胞功能低下
D.機體免疫功能低下
E.化療藥物的應用抑制巨噬細胞功能
55.上述病例,患者住院2月后,經3個療程化療,血象恢復正常。三天前訴頭痛、惡心,腰穿發現腦脊液壓力增高,腦脊液涂片發現有白血病細胞,診斷為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其發生是由于:
A.化療不及時
B.化療藥物選擇不當
C.化療不徹底
D.多數化療藥物不能透過血腦屏障
E.中樞神經系統的白血病細胞對化療藥物有抗藥性
答案:52.C 53.E 54.B 55.D
女性,20歲,間斷發熱三周,左頸部淋巴結腫大、無疼痛。查:左頸部一4.3cm×3cm淋巴結,固定,無觸痛,表面無破潰,肝脾不大。胸片:未見異常。骨髓象正常。淋巴結活檢:正常濾泡結構被破壞,可見里-斯細胞。
56.本患者臨床分開為
A.ⅠA
B.ⅠB
C.ⅡB
D.ⅡA
E.ⅢB
57.本患者宜選用下列哪項治療
A.放療,擴大照射
B.放療,全淋巴結照射
C.化療,口服甲基芐肼
D.放射-化療綜合治療
E.自體骨髓移植
58.本患者預后與何者關系密切
A.臨床分期
B.年齡
C.里斯細胞的多少
D.放療的劑量
E.化療的強度
答案:56.B 57.B 58.A
女性,26歲,頭暈、乏力3年,維生素B12、葉酸治療3月,效果差。平時月經量較多。查Hb75g/L,RBC3.1×1012/L,WBC4.5×109/L,BPC20×109/L,網織紅細胞1.5%,尿膽原(-),大便潛血(-)。
59.此患者治療宜選擇
A.繼續注射維生素B12
B.口服鐵劑
C.輸血400毫升
D.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E.脾切除
60.診斷考慮為:
A.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
B.缺鐵性貧血
C.再生障礙性貧血
D.溶血性貧血
E.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61.本例最有價值的實驗室檢查為
A.血清鐵降低
B.血清總鐵結合力增高
C.血清鐵蛋白降低
D.轉鐵蛋白飽合度降低
E.網織紅細胞降低
62.本例最有可能出現的體征
A.頸淋巴結腫大
B.肝脾腫大
C.胸骨壓痛
D.指(趾)甲變薄變脆
E.舌面光滑,舌乳頭萎縮
答案:59.B 60.B 61.C 62.D
B1型選擇題
A.缺鐵性貧血
B.再生障礙性貧血
C.溶血性貧血
D.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E.巨幼細胞貧血
63.紅細胞內在缺陷
64.鐵缺乏
65.造血功能障礙
66.葉酸、維生素B12缺乏
67.易出現貧血、黃疸及脾大癥狀
答案:63.D 64.A 65.B 66.E 67.C
問題68-72
A.溶血性貧血
B.再生障礙性貧血
C.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D.缺鐵性貧血
E.過敏性紫癜
68.血紅蛋白60g/L, 白細胞8.5×109/L, 骨髓巨核細胞增多, 其中以幼稚巨核比例增多
69.血紅蛋白60g/L, 白細胞8.5×109/L,網織紅細胞15%, 間接膽紅素增高
70.血紅蛋白60g/L, 白細胞8.5×109/L,MCV60fl,MCH20pg
71.血紅蛋白160g/L, 白細胞8.5×109/L,血小板136×109/L,毛細血管脆性實驗陽性
72.血紅蛋白60g/L, 白細胞2.5×109/L,血小板36×109/L,骨髓增生極度低下
答案:68.A 69.A 70.D 71.E 72.B
問題73-77
A.VP方案
B.DA方案
C.白細胞去除術
D.口服別嘌呤醇
E.鞘內注射氨甲蝶呤
73.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
74.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標準化療方案
75.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基本誘導化療方案
76.防治尿酸性腎病
77.高白細胞白血病緊急處理措施
答案:73.E 74.B 75.A 76.D 77.C
問題78-82
A.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C.G-6PD缺乏性貧血
D.慢性血管內溶血
E.再生障礙性貧血
78.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
79.抗人球蛋白試驗(+)
80.酸化血清溶血試驗(+)
81.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
82.尿Rous試驗(+)
答案:78.C 79.B 80.A 81.E 82.D
問題83-87
A.淚滴形紅細胞增多
B.靶形紅細胞增多
C.破碎紅細胞增多
D.棘形紅細胞增多
E.紅細胞緡錢狀形成
83.海洋性貧血
84.骨髓纖維化
8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86.多發性骨髓瘤
87.棘形細胞增多癥
答案:83.B 84.A 85.C 86.E 87.D
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內科學》試題及答案 2
1. 哪種肝炎一般不發展為肝硬化:
A 甲型病毒性肝炎
B 乙型病毒性肝炎
C 丙型病毒性肝炎
D 膽汁淤積性肝炎
E 慢性酒精性肝炎
2. 我國肝硬化最常見的原因是:
A 慢性酒精中毒
B 慢性膽道梗阻性疾病
C 血吸蟲病
D 代謝性疾病
E 病毒性肝炎
3. 在肝硬化發生、發展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肝臟細胞是:
A 肝細胞
B 肝內膽管上皮細胞
C 肝星狀細胞
D Kupffer細胞
E 肝竇內皮細胞
4. 肝豆狀核變性引起的肝硬化主要是由于哪種元素代謝障礙:
A 鐵
B 銅
C 鉛
D 鋅
E 錳
5. 門脈高壓性胃病的機制是:
A 肝功能減退
B 血管活性物質增加
C 門靜脈壓力升高
D 胃酸分泌增多
E 激素代謝紊亂
6. 肝硬化的主要病理學改變是:
A 肝細胞透明樣變性
B 肝細胞壞死
C 肝內纖維組織增生
D 肝內炎癥細胞浸潤
E 假小葉形成
7. 肝硬化較早出現的癥狀是:
A 乏力、納差
B 腹痛、大便次數增多
C 黃疸
D 出血傾向
E 腹水形成
8. 哪項能夠反映門靜脈壓力增高:
A 脾臟腫大
B 腹水形成
C 痔瘡形成
D 胃底-食管下段靜脈曲張
E 腹壁靜脈曲張
9. 哪種疾病門靜脈壓力升高最明顯:
A 酒精性肝硬化
B 肝炎后肝硬化
C 血吸蟲性肝纖維化
D 心原性肝硬化
E 布-查綜合癥
10. 肝硬化出血傾向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血小板減少和功能不良
B 維生素K缺乏
C 毛細血管脆性增加
D 凝血因子合成減少
E 抗凝血因子增多
11. 肝硬化患者全血細胞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消化道出血
B 缺鐵性貧血
C 肝腎綜合癥引起的腎性貧血
D 脾功能亢進
E 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12. 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是:
A 上消化道出血
B 自發性腹膜炎
C 肝腎綜合征
D 原發性肝癌
E 肝性腦病
13. 肝硬化最嚴重的并發癥是:
A 上消化道出血
B 自發性腹膜炎
C 肝腎綜合征
D 原發性肝癌
E 肝性腦病
14. 肝腎綜合癥的`實質是:
A 血容量不足導致的腎前性腎功能不全
B 腎小球壞死
C 腎小管壞死
D 腎間質炎性病變
E 高膽紅素對腎的毒性損害
15. 以下哪項最容易引起肝腎綜合征:
A 高蛋白飲食
B 低鉀血癥
C 上呼吸道感染
D 排黑便
E 大量單純性放腹水
16. 哪項不是肝腎綜合征的表現:
A 自發性尿少或無尿
B 進行性氮質血癥
C 釋釋性低鈉血癥
D 低尿鈉
E 腎實質萎縮
17. 肝硬化腹水自發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 金黃色葡萄球菌
B 幽門螺桿菌
C 肺炎克雷伯桿菌
D 腸球菌
E 大腸桿菌
18. 哪項生化指標能反映肝臟的合成功能:
A 白蛋白
B 球蛋白
C ALT和AST
D 谷氨酰轉肽酶
E 總膽汁酸
19. 肝硬化腹水的基礎治療是:
A 限制鈉、水的攝入
B 利尿劑使用
C 放腹水加輸注白蛋白
D 提高血漿滲透壓
E 腹水濃縮回輸
20. 自發性腹膜炎的治療關鍵是:
A 積極改善肝功能
B 早期、足量、聯合應用抗菌素
C 大量放腹水
D 腹腔沖洗
E 積極補充白蛋白,提高抵抗力
21. 治療肝硬化腹水, 哪項措施不正確:
A 低鹽飲食
B 一般進水量限制在1000ml/d左右
C 聯合應用留鉀和排鉀利尿劑
D 少量多次補充白蛋白
E 單純放腹水是加快各種程度肝硬化腹水消退的重要手段
三、A2型題
22. 男,55歲,肝硬化史7年,2周來持續右上腹隱痛、腹脹,腹圍增大,無發熱,診斷性腹腔穿刺發現為血性腹水。診斷首先考慮:
A 自發性腹膜炎
B 原發性肝癌
C 結核性腹膜炎
D 肝腎綜合癥
E 門靜脈血栓形成
23. 男,63歲,肝硬化史5年,近4天來出現低熱、腹脹加劇。體檢:T38.2℃,蛙腹,全腹壓痛、反跳痛。腹水淺黃色,白細胞0.7×109/L.中性粒細胞絕對數0.55×109/L,腹水總蛋白9g/L。可能的診斷是:
A 肝硬化并原發性肝癌癌結節破裂
B 肝硬化并結核性腹膜炎
C 肝硬化并自發性腹膜炎
D 肝硬化并胃穿孔
E 肝硬化并門靜脈血栓形成
24. 女,48歲,乏力、納差半年。12年前有“急性乙型肝炎”史。體檢:肝掌和蜘蛛痣,腹壁靜脈充盈,肝脾未觸及,移動性濁音陰性。血清白蛋白30g/L,凝血酶原時間比正常對照延長6秒。B超:肝包膜欠光滑、門靜脈直徑15mm,少量腹水。診斷是:
A 慢性乙型肝炎,輕度
B 慢性乙型肝炎,中度
C 慢性肝纖維化
D 肝炎后肝硬化,代償期
E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
25. 男,42歲,乏力、納差、腹脹3個月首次就診,診斷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有中等量腹水。治療首先選擇:
A 限制鈉、水攝入
B 保鉀利尿劑
C 放腹水
D 輸白蛋白
E 肝臟移植
26. 男,48歲,肝硬化腹水,查24小時尿鈉為23mmol(正常為130~260mmol)、鉀為121mmol(正常為50~105mmol)。選擇哪種利尿劑比較合適:
A 速尿
B 雙氫克脲噻
C 氨體舒通
D 利尿酸
E 氯塞酮
四、A3型題
(27~30題共用題干)
男,43歲,“乏力、納差半年,1小時嘔血2次”入院。既往無明確的“胃病”和“肝病”史。體檢:血壓110/76mmHg,中度貧血貌,見肝掌和注射部位淤斑,鞏膜不黃,腹壁靜脈可見,肝脾未觸及,移動性濁音陰性。化驗:Hb96g/L,血清白蛋白28g/L,凝血酶原時間比正常對照延長4秒。B超:肝回聲增粗,包膜欠光滑、門靜脈直徑16mm,少量腹水。
27. 最可能的診斷是:
A 原發性肝癌癌結節破裂
B 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C 出血性血液系統疾病
D 急性胃粘膜糜爛
E 無癥狀性消化性潰瘍并出血
28. 24小時后血常規檢查:WBC 3.2x109/L.血小板11x109/L。可能的原因是:
A 急性失血后血液稀釋
B 慢性營養不良
C 肝硬化并脾功能亢進
D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E 急性白血病
29. 治療藥物首先選擇:
A H2受體拮抗劑
B 質子泵抑制劑
C 稀釋的去甲腎上腺素口服
D 生長抑素類似物
E 垂體后葉素
30. 治療后無再嘔血,排1次軟的黑便,量約50g。血壓120/80mmHg。為明確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選擇哪種檢查比較合適:
A 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
B 腹腔B超檢查
C 上消化道鋇餐X線檢查
D 肝脾CT
E 胃鏡檢查
(31~32題共用題干)
男,42歲,肝炎后肝硬化7年,2天來腹脹、尿少,疑有肝腎綜合癥。
31. 下列哪項不符合肝腎綜合癥的表現:
A 少尿或無尿
B 氮質血癥
C 低鈉血癥
D 高鉀血癥
E 高尿鈉
32. 哪項治療措施不合適:
A 小劑量多巴胺
B 高劑量速尿
C 八肽加壓素
D 右旋糖酐
E 腹水濃縮回輸
四、A4型題
(33~36題共用題干)
男,40歲,“乏力、腹脹3個月,半小時前嘔鮮血3次”入院。既往HbsAg陽性。體檢:脈搏124次/min,血壓96/72mmHg;神智清楚;中度貧血貌,前胸見數枚蜘蛛痣、注射部位淤斑;鞏膜不黃,腹壁靜脈充盈;肝脾未觸及,移動性濁音陰性。
33. 對這種上消化道出血,首先應該采取的搶救措施是:
A 立即輸血
B 建立靜脈輸液通路、補液
C 靜脈滴注質子泵抑制劑
D 靜脈注射生長抑素類似物
E 靜脈滴注垂體后葉素
34. 半小時后化驗報告:Hb 76g/L;PT 23.5秒(正常對照13秒)、纖維蛋白原1.5g/L。診斷是:
A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
B 肝炎后肝硬化,代償期
C 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D 消化性潰瘍
E 低纖維蛋白原血癥
35. 綜合治療3天后,體檢發現脾臟輕度腫大,腹水陰性。Hb 126g/L。治療后脾臟腫大的原因是:
A 入院時體檢遺漏
B 治療不當
C 治療后血容量恢復
D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E 病情惡化
36. 胃鏡檢查發現食管靜脈曲張(II度),為預防出血再發,可以考慮哪種治療措施:
A 食管下段靜脈結扎術
B 食管曲張靜脈硬化劑注射
C 脾臟切除術
D TIPS
E 肝臟移植
內科學本科試題答案
1.A 2.E 3.C 4.B 5.C 6.E 7.A 8.D 9.C 10.D
11.D 12.A 13.E 14.A 15.A 16.E 17.E 18.A 19.A 20.B
21.E 22.B 23.C 24.E 25.A 26.C 27.B 28.C 29.D 30.E
31.E 32.B 33.B 34.A 35.C 36.B
【中醫助理醫師考試《內科學》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強化考試題及答案02-28
2017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內科學試題及答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