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茶制作過程

    時間:2024-07-10 20:27:06 茶藝培訓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手工茶制作過程

      鮮葉的采摘。

      用于做高檔名優茶的鮮葉要求采摘清明前的嫩芽為主,采摘時注意“三不采”,即不采雨水葉、紅紫葉、蟲傷葉。

      攤青。

      新茶采摘回來后,需將其攤開放在篾曬墊上,中途均勻翻動3到4次。周長樹介紹,“要自然萎凋6到8個小時,使茶葉的香氣慢慢的散發出來。”

      殺青。

      攤青之后就是殺青,這是關鍵一環。綠茶的形狀、香味,都與殺青緊密相關。具體操作是將茶葉倒進鍋內,隨即用雙手翻炒,使茶葉均勻受熱,水分快速蒸發。“手工操作時要求適溫、適度、適量,溫度適當先高后低,切忌溫度過高或過低。如原料以嫩芽為主,鍋溫溫度控制在110℃-120℃,每鍋投葉量300-400克。”

      散熱、揉捻。

      茶葉出鍋后,放在篾盤上,及時清風散熱。同時,用雙手在篾盤上反復揉捻,使葉細胞組織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內含物質滲出,為成品茶香味發揮打下基礎。

      干燥、造形。

      手工傳統綠茶制作一般沒有單獨的造形工序,而是把造形與干燥結合起來,其關鍵是隨著茶葉含水量的下降,根據不同的外形要求在鍋中把握好火候,采用不同的手式,掌握力度,在逐步干燥中造形時又在逐步形成中干燥。這一過程費時費力最多,但極為重要,直接影響茶葉的品質。

      提毫。

      當茶葉達到八成干時,也就是手握茶葉有明顯刺手感時,可以開始提毫,即靈活地運用雙手,使芽條相互摩擦。過早提毫難以奏效,過遲會把白毫搓掉造成茶葉短碎。只要手勢與力度掌握得恰到好處,經過3到5分鐘,就可以獲得最佳效果。

      足火。

      其主要的目的是去除芽葉多余的水分,達到足干(含水量6%左右)以利于貯藏,同時去水塑造外形,在干燥過程中借熱化學作用發展香氣。先將木炭充分燃燒后,再將茶葉均放在焙籠上,翻動4到6次,直到茶葉充分干燥。

      裝袋入庫。前面工序完成后,最后就是將茶葉下焙籠、攤涼、裝袋入庫。


    【手工茶制作過程】相關文章:

    面包制作過程03-18

    烏龍茶制作技藝03-10

    普洱熟茶如何制作03-20

    手工糕點制作方法05-26

    手工綠茶的制作工藝03-29

    電影制作過程的具體分工03-11

    影視片頭的制作過程03-18

    貓屎咖啡的制作過程06-15

    3D動畫制作的過程03-1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亚洲处破女aⅴ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的成年 | 日韩国产精品有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