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三峽教案
《三峽》選自《水經注》(中華書局1991年版),題目是作者加的。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三峽教案,歡迎大家參考。
【教材分析】
《三峽》節選自《水經注·江水》。《水經注》作為一部為《水經》作注的地理專著,其重點是“水”以及與“水”緊密相關之處,這是它與其他山水游記重要區別。本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直接勾勒了三峽峰巒重疊的景觀,再用或濃烈或淡雅的筆調,凝煉生動地描繪了江水四季的變化以及與之相伴的萬千氣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麗,秋季的空靈肅殺。不過,無論寫什么季節的江水,又都與三峽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山的特點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至于三峽的其他景觀作者均未觸及。所以,《三峽》是一篇以“山”為首,以“水”為綱,描述流經三峽的長江之水四季變化及其所帶來的沿江壯麗景色的游記散文。
【教學設想】
1、運用圖書館、網絡媒介等。讓學生自己來查找所需的資料,培養學生利用資料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
2、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形象的影像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興趣,積極自主地探尋知識。在視聽想象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在練習中模仿運用。
【教學目標】
1、利用書中注釋和工具書自主掌握生字,學會翻譯,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復朗讀中形成初步的語感,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進而達到快樂背誦的目的。
3、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4、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學會翻譯,理解課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達到背誦的目的。
【教學難點】
1、學習本文抓住特點描寫三峽自然景物的方法,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2、通過反復朗讀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豐富文學素養,進而產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
、挪檎矣嘘P三峽的知識、圖片等。
、平柚⑨尯凸ぞ邥鉀Q生字詞,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初步翻譯全文。
⑶朗讀課文。
2、教師準備資料:
、拧对捳f長江》中關于三峽的影片剪輯。
、“告別三峽”文化專題的圖片、繪畫等。
⑶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式】
啟發討論、互動合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多媒體屏幕:一幅兩岸高山,中間流水的三峽圖,如右)
1、由三峽的“峽”字破題導入課文:峽是什么意思?注意它的偏旁和字
義。(兩山夾水的地方)
2、進一步引導學生:如果要表現三峽,一定要抓住什么景物來表現呢?(山、水)
二、觀看《話說長江》中有關三峽的一段錄像,請學生用畫筆把三峽最美的景畫出來或用自己的話把它描述下來,特別是畫出或寫出山和水的特點
三、同學分組討論評價,選出最佳“三峽小畫家”和“三峽小作家”。用多媒體展示他們的作品,并請獲獎者和小評委們分別陳述自己的觀點和依據。特別引導學生關注作品突出了三峽山水的什么特點。
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基礎學習(多媒體內容隨具體情況而定)
1、其實,遠在北魏的時候,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就曾經描述過三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看他是怎樣寫三峽的。
2、學生看注釋,主動獲取有關酈道元、《水經注》的知識。
3、檢查預習情況:闕 嶂 曦 襄 溯 湍……并找一找這些詞在哪些句子里,說說含義。同桌之間可交流討論,共同解決。
4、聽錄音,指導學生朗讀,從整體把握課文。(可單個讀,可分男女生讀,可整體朗讀)
劃分句間停頓點撥:
第1自然段: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清/榮/峻/茂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五、課后練習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或句子,初步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一、疏通文意(多媒體顯示疑難字句)
分小組進行討論,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后教師點撥引導,集體解決疑難字句。
二、出示思考題,請同學思考、討論完成,做好圈點勾畫(多媒體顯示思考題)
1、閱讀課文,找出具體描寫三峽山和水的語句來,分別做好記號。
2、在描寫三峽山的語句中,找出關鍵字詞來說明三峽山的特點。用“ ”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三峽水的?每個季節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關鍵字詞用“”表示。
三、根據以上問題分析課文,達到背誦目的(多媒體板書)
1、請學生朗讀有關山的語句,找出關鍵字詞說明山的特點。
關鍵字詞:連、無闕、重疊、隱蔽
特點:山高嶺連,中間狹窄
2、根據以上特點,結合關鍵字詞來背誦山的語句。
3、請學生朗讀有關水的語句,說出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順序:
、偶竟濏樞颍合、春冬、秋;
、聘鶕赏娇莸淖兓^程
4、請學生找出關鍵字詞說明每個季節水的特點。
夏季關鍵字詞:襄、阻絕、朝發暮到、乘奔御風
特點:水勢浩大、流速迅猛(層層鋪展)──險
春冬關鍵字詞:素、綠、清、影;清榮峻茂
特點:水退潭清、風景秀麗(動靜結合)──趣
秋季關鍵字詞:寒、肅、凄、哀
特點:水枯氣寒、猿鳴凄涼(側面描寫)──悲
指導學生注意作者描寫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聲有情。
5、根據以上特點,結合關鍵字詞來背誦水的語句。
6、給學生一定時間,獨立溫習背誦全文,最后齊背。
四、結合自己的作品,談談對本文的感受,然后試著模仿或修改自己的作品
可引導學生從語言運用、材料安排、結構布局等方面分析。
1、本文語言精練,僅用百余字,卻寫出了三峽錯落有致的諸多氣象。
2、語言富有表現力,情景交融,三峽的千姿百態盡在眼前。
3、描寫順序先大后小、先總后分,層次分明。
4、選取極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幾筆,使讀者身臨其境。
5、各個部分,各有側重,互相映襯,互相補充。
6、筆法多變,有正面描寫、側面烘托,有粗線勾勒、工筆刻畫,有全景鳥瞰、特寫鏡頭等等。
學生可各抒己見,只要有理有據,都值得鼓勵。如學生回答不到位,可由教師補充講述。
學生模仿、修改后的作品,教師要及時關注、指正、鼓勵。
五、拓展思路,展示學生收集到的資料,特別是有關三峽的古今詩詞、歌謠以及三峽工程,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課后練習
1、背誦課文,摘抄精彩詞句。
2、補充閱讀劉白羽的《長江三峽》和余秋雨的《三峽》,比較三者之間的異同。
【語文七年級上冊三峽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散步》教學教案03-17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荷葉母親教案03-17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龜雖壽教學教案03-17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社戲》答案03-17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基礎清單201603-06
七年級語文社戲教案03-02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雖有佳肴教學設計03-17
2016-2017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題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