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期末歷史考試試題有答案

    時間:2024-10-03 04:02:08 初中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七年級期末歷史考試試題(有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七年級期末歷史考試試題(有答案)

      1.王老師去年寒假時外出旅游,在一處博物館里,他看到右圖所示的遠古人

      復原頭像,你知道他是在以下那座城市旅游嗎? ( )

      A.昆明 B.成都 C.西安 D.北京

      2.他治理黃河水患有功,受禪繼帝位;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他是我國傳說時代的賢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請問他是誰? ( )

      A.黃帝 B.炎帝 C.堯 D.禹

      3.“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歌頌的是戰國時期的哪位諸侯王? ( )

      A.齊桓公 B.晉文公 C.勾踐 D.夫差

      4.在“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質問聲中,拉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序幕,請問這 次起義發生在 ( )

      A.西周 B.秦朝 C.西漢 D.東漢

      5.袁老師在網上查詢資料時輸入了以下幾個關鍵詞:“儒家學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一統”,搜索結果會出現的人是 ( )

      A.董仲舒 B .老子 C.孔子 D.荀子

      6.如果你穿越到東漢時期,你可能看到的是 ( )

      ①一位官員正準備任職西域都護 ②對春秋戰國歷史感興趣的王丁研讀《史記》

      ③街市上到處可以買到西 域的水果蔬菜 ④“漢人胡服”和“胡人漢服”的現象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有關“西域”的歷史,說法正確的是 ( )

      A.狹義的西域是指玉門關、陽關以東,蔥嶺以西的廣大地區

      B.漢武帝派人出使西域是為了聯合烏孫夾擊鮮卑

      C.西漢時,西域都護的設置證明了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D.西漢時,隨著西域與內地的聯系日益密切,西域的駿馬、瓜果等傳入內地

      8.屈老師在課堂上說,秦始皇焚書坑儒結束了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請問,這里的學術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指的是( )

      A.竟相改革的時代風潮 B.諸侯爭霸局面 C.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 D.商業繁榮局面

      9.2006年海外青銅器市場所呈現出來的高端青銅器熱銷的局面再一次證明了中國青銅器無與倫比的歷史、藝術價值和高度的市場認可度。歷史學家把以冶煉、鑄造和使用青銅器為主的幾個朝代稱為青銅時代。青銅時代不包括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10.《 舌尖上的中國 2 》 的熱播,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美食的關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種類已大大豐富,有主食,還有副食。他們的主食是( )

      A.水稻 B.小麥 C.粟 D.玉米

      11.成都平原,中國西南地區最大平原、地勢平坦、水域遍布,河網縱橫,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是中國最大芒硝產地,也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油基地。它自古以來就被譽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請問這得益于一下哪一卓越工程 ( )

      A.都江堰 B.鄭國渠 C.靈渠 D.秦長城

      12.楊寬在《戰國史》一書中寫道:“從山西出土的青銅牛尊看,春秋后期的牛都已穿有鼻環,

      說明牛已被牽引來從事勞動。”圖片說明,春秋時期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有 ( )

      A.土地大面積開墾 B.牛耕的廣泛推廣C.各個諸侯國進行改革 D.青銅器用于農耕

      13.由吳宇森導演的、投資過億的華語片電影《赤壁》,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亞洲各國及歐美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愛與追捧。歷史上的赤壁之戰發生 于 ( )

      A.西漢時期 B.東漢時期 C.三國鼎立時期 D.南北朝時期

      14.期末復習時,小瑤同學對部分具有因果關系的 歷史事件進行了整理,其中不正確的是( )

      A.秦國發展相對落后——商鞅變法

      B.戰國社會的急劇變化——百家爭鳴出現

      C.北方少數民族內遷——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D.北方匈奴的強大——秦長城的修建

      15.以下哪幅圖片不能說明兩漢時期頻繁的對外交流( )

      二、判斷題 (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在備選的答案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機讀卡。)閱讀下表內容判斷:

      皇帝 主要治國措施 主要政績

      秦始皇 建立皇帝制度;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等。 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漢武帝 尊儒術興太學 ;頒布“推恩令”;統一鑄造貨幣、壟斷鹽鐵經營等。 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漢朝進入鼎盛時期。

      以下表述是從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請選擇“A ”;違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述的意思的,請選擇“B”;是上表信息沒有涉及的,請選擇“C”

      16.秦始皇建立了中 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

      17.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 )

      18.漢武帝最重要的政績是結束了分裂,完成了統一。( )

      19.為了鞏固北方邊疆,漢武帝北擊匈奴,設置河西四郡。( )

      20.秦始皇、漢武帝都為我國歷史發展做出了重大 貢獻。( )

      三、填圖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

      21 .請將下列字母的英文代號填入圖中

      相應方框

      A.夷州

      B.赤壁之戰的地點

      C.蜀國的都城

      22.秦為統一六國采取合縱戰術,遠交

      近攻,與兩個大國結成聯盟,請在圖中

      找到它們的地理位置,填入代號。

      A. 齊國

      B. 楚國

      四、材料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3分)

      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遼闊而人煙稀少;稻米和魚是主要食物,人們還可以從山澤中采集植物果實和貝類為食;放火燒荒,耕種水田;不需要商人販賣貨物,沒有非常豐裕的人。 ——《史記》譯文

      材料二: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地域廣闊,物產豐富),民勤本業(農業),一歲或稔(莊稼成熟),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 ——南朝《宋書》

      材料三:從西晉永嘉(西晉懷帝年號,307年——313年)年間到劉宋末,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陸續南下到巴蜀和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就有70萬人,形成北方民眾紛紛南下的浪潮。 ——《中國通史》

      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區在西漢時的發展狀況。(2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江南地區在南朝時的發展狀況。(2分)

      (3)根據上述三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解釋江南地區從材料一發展到材料三狀況的原因。(2分)

      24.主席提出共同建設橫跨歐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引起了相關國家的強烈反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沿著這條道路,中國的絲織品以及冶鐵、鑿井、造紙等技術相繼西傳,西方的皮毛、汗血馬、瓜果以及佛教、魔術、音樂、舞蹈、雕塑等也紛紛東來。“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

      ——摘自北師大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材料三 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的張騫兩次出使中亞,開啟了中國同中亞各國友好交往的大門,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我們希望同中亞國家一道,不斷增進互信、鞏固友好、加強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繁榮,為各國人民謀福祉。

      ——摘自新華網2013年9月《呼吁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

      (1)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圖4絲綢之路路線中的A、E兩處分別是什么地方。(2分)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別體現了絲綢之路走向和交流的什么特點?(2分)

      (3)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古代絲綢之路在 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今天中國重提絲綢之路,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什么現實價值?(3分)

      五.簡 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2分)

      25.春秋戰國時代,諸雄割據,群豪四起,不僅爭正朔挾天子,更是奪領土搶百姓,一時硝煙四起,生靈涂炭。但卻是在這樣一個亂世 ,文明之光乍現,藝術繁盛一時,建筑巧奪天工,思想百家爭鳴。中國由此踏上了一個全新的巔峰 。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戰國時期,藝術繁盛,繪畫 現銅器紋鑒,音樂傳七聲音階。右圖是一件堪稱“世界奇跡”藝術珍品,請寫出它的名稱和出土地點。(2分)

      (2)古代水利工程是與古代先民息息相關的生命工程,也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奇觀,請列舉春秋戰國時期兩項重要的水利工程。(2分)

      (3)鳥瞰萬千土地蕓蕓眾生,中華文明獨領一時風騷,老子倡小國寡民,孔子言克己復禮……百家齊爭鳴,請問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原因是什么?(2分)

      26.人類歷史之河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對歷史的洪流,偉大 的歷史人物直面于變化,求索于天地,選擇去改變,創造了一段又一段歷史的傳奇。請回答:

      (1)公元前356年,在城門立柱隨后在秦國開展一次巨大改革的商鞅使秦國富強起來,為日后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請問商鞅變法的背景是什么?(2分)

      (2)西漢初期遵 循黃老無為思想,采取與民休息政策,但也隨之產生了思想相對混亂的新問題,為了達到思想上的一統,漢武帝采取了誰的建議?并實行了什么措施?(2分)

      (3)作為鮮卑族的王者,他順應歷史的大洪流,改漢姓、穿漢服、寫漢字、說漢語,全面的學習漢族文化。請問他是指誰?這次改革在歷史上又有何作用?(2分)

      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二、判斷題:每題1分,本大題共5分。

      16-20:ACBCA

      三、填圖題:本大題共5分。

      21-22:CBABA(從上到下,從左至右)

      四、材料分析題 :本大題2小題 ,第23題6分 ,第24題7分 ,共13分。

      24.(1)A:長安 E:歐洲(2分)

      (2)走向特點:自東向西;交流特點:雙向交流;(2分)

      (3)它是聯系中外的紐帶,溝通東西方的橋梁;(2分)有利于更好的促進東西資源優化,推動社會加速發展,促進各國共同繁榮。(1分,圍繞共同發展言之有 理即可)

      五、簡答題 : 本大題2小題,第25題6分,第26題6分,共12分。

      26.(1)生產力不斷提高,社會進步;秦國落后,秦孝公決心變法(2分)

      (2)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

      (3)孝文帝;加速了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過程(2分)

    【七年級期末歷史考試試題有答案】相關文章:

    2016-2017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試題(答案)03-10

    cad期末考試試題「附答案」03-06

    初三化學上冊期末試題(有答案)06-18

    2017小升初陜西歷史考試試題及答案03-04

    成考高起點《地理歷史》備考試題及答案03-02

    文秘考試試題及答案09-20

    java考試試題及答案10-25

    俄語考試試題及答案02-26

    CPA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10-2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另类精品国产一级欧美 | 中文字幕免费乱码欧美 | 正在播放国产厕所尿视频 | 亚洲精品乱码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