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獲獎篇」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京舉行。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歡迎大家參考!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于全體人民。
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也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選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也揭示了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邁向全面小康的過程,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過程。一方面,保證人人享有發展機遇、享有發展成果,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的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共享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制度設計都有不完善的`地方。為此,五中全會作出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八個方面的部署,這既是關于共享發展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我們推動共享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堅持共享發展,首先要突出人民的主體地位。全面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是要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當前,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最突出的短板,對此,要采取超常舉措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對1800萬左右的低保人口、1.3億多65歲以上的老年人、2億多在城鎮務工的農民工、上千萬在特大城市就業的大學畢業生、900多萬失業人員等特定人群,要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更加注重機會公平,著力保障基本民生,針對他們面臨的特定困難,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堅持共享發展,關鍵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歸根到底要通過制度來落實,有了公平正義的制度,共享發展才有堅實的根基。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只有讓發展成果公平共享,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讓人民幸福安康,中國才能在現代化道路上穩健前行。通過共享發展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增強發展動力,不斷增進人民團結,讓13億多中國人朝著共同富裕目標穩步前進。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2】
2015年,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開啟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實現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關鍵時間節點。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歷史起點,正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涉及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作出系統部署,其意義十分深遠。
“十三五”規劃與“兩個一百年”
在2012年11月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國共產黨向世人宣布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并通過一系列的戰略部署和改革舉措,掀起了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改革新高潮!
“十三五”規劃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轉折關頭開啟其歷史性征程的。“十三五”規劃的`制定重點,是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來進行的。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目標,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在20世紀80年代末已基本實現;第二步目標,1991年到二十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標,到21世紀中葉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如今,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共中央集體領導下,不僅一以貫之地執行,不斷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在2010年比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基礎上,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再翻一番,而且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十三五”規劃的制定戰略,不僅服務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而且需要服務于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第二個奮斗目標,同時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持續發展的戰略空間。這是致力于探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莊重承諾。
“十三五”規劃:高起點下的戰略指導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移的歷史使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充分抓住發展是治黨興國的第一要務這一根本理念和戰略,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境界。因此,秉持什么樣的發展理念,堅持什么樣的發展觀,走什么樣的發展道路,仍將是“十三五”規劃需要致力探索的根本任務和主攻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與政治態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一方面經濟態勢走向了穩增長、調結構、抓創新、促開放的“經濟新常態”,另一方面政治態勢呈現出反、講規矩、履責任、重法治的政治新氣象。“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等都發生新的變化。面對國際國內局勢發生的深刻變化,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互聯網革命的競爭態勢,我國發展進入了大有作為和嚴峻挑戰并存的重大戰略機遇期。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型發展理念與發展戰略規劃指導,應當是“十三五”規劃制定的大的現實背景。通過發展理念的引路,帶動發展方式的轉變,以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以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并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從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最終實現,塑造源源不斷的活力源與新型動力機制。
站在時代更高起點上的“十三五”規劃,應當在新型發展理念上,圍繞根本利益分配這一主題,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堅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調動億萬人民擁護改革、投身改革、共享改革成果的主動性、參與性、創造性作為發展的根本動力,為發展創造安定、和諧、參與、共享的改革環境。
站在時代更高起點上的“十三五”規劃,應當在發展戰略規劃上,圍繞新型政企關系、政社關系以及執政黨與國家關系這一主線,不僅推進包括發展理念的更新、發展思路的厘定、發展方向的確定,以及發展重點的突破、發展著力點的強化、發展方式的轉型、發展體制的創新等,而且實施包括涵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中長期戰略規劃目標,將未來五年乃至中長期戰略規劃戰略目標有機轉化為可執行的年度績效計劃目標,以及對年度績效計劃目標進行定期測定評估并向全黨和全國人民報告的年度績效報告“三位一體”的績效戰略規劃。
為此,深刻把握世界經濟發展的長遠態勢,全面摸清國情民意變化的發展規律,深入總結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和發展模式,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以堅定不移的定力和自信,不斷開拓創新,創造性地走出“經濟新常態”下推進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路。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獲獎篇」】相關文章: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整合」03-21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范文03-21
高三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03-21
高中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03-21
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1500字03-21
關于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精華篇」03-21
關于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800字03-21
2017年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最新03-21
初一關于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征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