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基礎試題

    時間:2024-09-26 08:06:52 成考專升本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6年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基礎試題

      教育學部分

    2016年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基礎試題

      一、選擇題:1~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俗話說:“上行下效。”與這句話相關的德育方法是(  )

      A.實際鍛煉

      B.陶冶教育

      C.榜樣示范

      D.品德評價

      答案:C

      2.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包括(  )

      A.學期工作計劃和具體活動計劃

      B.全面計劃和專題計劃

      C.課內計劃和課外計劃

      D.教學工作計劃和思想工作計劃

      答案:A

      3.以綱要形式編寫的有關課程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是(  )

      A.課程計劃

      B.學科課程標準

      C.教材

      D.教學參考書

      答案:B

      4.以法國利托爾諾為代表的關于教育起源的理論被稱為(  )

      A.教育生物起源論

      B.教育心理起源論

      C教育需要起源論

      D.教育勞動起源論

      答案:A

      5.提出“在集體中通過集體進行教育”的平行影響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凱洛夫

      B.杜威

      C.馬卡連柯

      D.赫爾巴特

      答案:C

      6.促進教學方法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社會生產力

      B.政治經濟制度

      C.上層建筑

      D.意識形態

      答案:A

      7.世界上最早一部教育專著是(  )

      A.《論語》

      B.《禮記•學記》

      C.《中庸》

      D.《大學》

      答案:B

      8.學生年齡特征包括哪兩方面特征(  )

      A.認識和情感特征

      B.認識和個性特征

      C.個性和性格特征

      D.生理和心理特征

      答案:D

      9.教學方法是指為完成教學任務(  )

      A.教師教育學生的方法

      B.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C.教師講授課程的方式

      D.師生共同活動的方式

      答案:D

      10.國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實質是(  )

      A.中等教育制度

      B.社會教育制度

      C.學校教育制度

      D.高等教育制度

      答案:C

      11.中小學對學生進行德育的特殊途徑是(  )

      A.各科教學

      B.課外活動

      C.社會實踐

      D.班主任工作

      答案:D

      12.從本質上說,教學過程是(  )

      A.一般認識過程

      B.理性認識過程

      C.特殊認識過程

      D.感性認識過程

      答案:C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教育對社會發展有巨大的作用,可以決定社會的發展方向。

      答案:錯誤。教育對社會生產力、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能決定社會的發展方向。社會的發展方向是由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決定的,教育在這種矛盾運動中只起加速或延緩作用。

      14.素質教育是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智力和能力為根本目的的教育。

      答案:錯誤或不全面。素質教育應該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促進學生“雙基”的掌握。智力、能力的發展僅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

      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我國中小學德育應完成哪幾個方面的任務?

      答案:我國中小學德育總的任務是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為愛國的,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具體任務是:

      (1)培養學生初步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引導學生逐步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3)逐步使學生養成社會主義的基本道德、法紀觀念和文明行為習慣;(4)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質。

      16.課外校外教育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案:課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學生開闊眼界,獲得新知識;課外校外教育是對青少年實施因材施教,發展個性特長的廣闊天地;課外校外教育有利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各種能力,課外校外教育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

      17.課程內容包括哪幾個方面的知識?課程內容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哪些?

      答案:課程內容包括:關于自然、社會和人的發展規律的基礎知識;關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識經驗;關于對待世界和他人的態度的知識經驗。

      課程內容的具體表現形式有: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

      四、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試論述啟發性教學原則及其貫徹要求。

      答案:(1)啟發性教學原則的涵義: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貫徹此原則的基本要求:

      ①教師要鉆研教材,充分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趩l學生獨立思考,發展思維能力;

     、垩普T,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心理學部分

      五、選擇題:19~30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9.人類特有的最高級的心理現象是(  )

      A.認識

      B.情感

      C.能力

      D.意識

      答案:D

      20.人們常常以日出日落來判斷東西方向,以人體為參照來判斷左右,這屬于(  )

      A.形狀知覺

      B.大小知覺

      C.深度知覺

      D.方位知覺

      答案:D

      21.學習記憶比較長的材料,中間部分的內容記憶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下列哪種干擾的影響(  )

      A.前攝抑制

      B.倒攝抑制

      C.雙重抑制

      D.單一抑制

      答案:C

      22.醫生通過觀察、號脈、聽診診斷病情屬于下列哪種思維特性(  )

      A.直接性

      B.間接性

      C.廣闊性

      D.創造性

      答案:B

      23.以肌肉骨骼的運動實現的程序化、自動化和完善化的外顯活動方式是(  )

      A.動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練習

      D.能力

      答案:A

      24.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的最高層次是(  )

      A.生理與安全需要

      B.社交與自尊需要

      C.求知與審美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答案:D

      25.“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句俗語為人格的哪些特征作了最好的詮釋(  )

      A.穩定性

      B.獨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答案:B

      26.下面哪一種測驗屬于自陳式人格測驗(  )

      A.羅夏克墨跡測驗

      B.句子完成測驗

      C.主題統覺測驗

      D.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

      答案:D

      27.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種情緒狀態屬于(  )

      A.激情

      B.應激

      C.心境

      D.熱情

      答案:C

      28.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

      A.創造能力

      B.抽象思維能力

      C.觀察力

      D.記憶力

      答案:B

      29.能力是一個人順利完成活動的(  )

      A.個性心理特征

      B.心理過程

      C.生理條件

      D.個性傾向性

      答案:A

      30.個體盡力發展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態度。在社會互動過程中,態度是社會交換的產物。這屬于態度的(  )

      A.知識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價值表達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答案:B

      六、辨析題:31~3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 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31.知覺的對象優先從背景中區分出來的特性叫知覺的選擇性。

      答案:正確。人的知覺具有這樣一種特性,即對優先知覺的事物形成清晰的影像,而對其周圍環境的事物,只是當成陪襯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覺。這種把知覺的對象優先從背景中區分出來的特性叫知覺的選擇性。

      32.技能與一般的隨意運動無區別。

      答案:錯誤。技能是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區別于一般的隨意運動。

      七、簡答題:33~35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33.簡述智力技能的特點和形成階段。

      答案:智力技能的特點:智力技能動作對象的觀念性;動作進行的內隱性;動作結構的簡縮性。智力技能的形成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①原型定向;②原型動作;③原型內化。

      34.簡要說明人格的特征。

      答案:(1)獨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句俗語為人格的獨特性作了最好的詮釋。(2)穩定性:俗話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這里的“稟性”就是指人格說的。

      (3)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

      (4)功能性: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時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而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

      35.簡要說明意志與情緒過程的關系。

      答案:意志和情緒過程有密切的聯系。

      (1)情緒既可以成為意志行動的動力,也可以成為意志行動的阻力。當某種情緒、情感對人的活動起推動或支持作用時,這種情緒、情感就會成為意志行動的動力。當某種情緒、情感對人的活動起阻礙或消極作用時,該情緒、情感就會成為意志行動的阻力。

      (2)意志能夠控制情緒,使情緒服從理智。人們在工作或學習中面對困難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可以通過意志力加以調節和控制,從而使自己的意志行動服從于理智的要求。

      八、論述題:36小題。15分。

      36.根據知覺規律,如何靈活運用直觀教學的方法?

      答案:(1)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靈活運用各種直觀方式。根據學習任務的性質,正確地運用直觀性原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知覺,從而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領會、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2)運用知覺的組織原則,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應按照知覺的組織原則,正確地組織直觀,才能提高學生的感知效果。

      (3)教會學生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與任務,是良好觀察的重要條件。充分的準備、周密的計劃、提出觀察的具體方法,是引導學生完成觀察任務的重要條件。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是必要的。引導學生學會記錄并整理觀察結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寫出觀察報告、日記或作文。同時,還應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并匯報觀察成果,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良好的觀察品質。

    【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基礎試題】相關文章:

    2016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模擬試題02-27

    2016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試題及答案02-24

    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模擬試題與答案201602-27

    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練習試題及答案201602-24

    2016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精選試題03-02

    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筆記03-02

    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筆記03-02

    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筆記01-23

    2016年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試題及答案02-2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在线看免费白色福利 | 色资源站欧美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露脸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