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相似詞組辨析

    時間:2023-11-22 17:55:09 王娟 對外漢語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對外漢語教學相似詞組辨析

      當我們在進行對外漢語教學過程當中,會遇到很多相似的詞組或是短語,老外學生也會因此感到很疑惑,這也是作為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的重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對外漢語教學相似詞組辨析的知識,歡迎閱讀。

    對外漢語教學相似詞組辨析

      “來/去”和“到”的區別

      “動詞+來/去”和“動詞+到(“到達”的意義)”所表達的意義是不同的。

      “動詞+來/去”:表示動作的方向——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方向并向它靠近,或者隨動作離開原來的地方。

      “動詞+到”:表示隨動作到達(某處)

      “動詞+來/去”和“動詞+到”在結構上有不同之處。

      1.“動詞+來/去”可以結句;“動詞+到”在表示動作到達(某處)的意思時,不能結句。例如:

      他們朝我們這邊走來。

      他幫我把行李搬走了。

      (他跟我一起回到。)

      (我們天黑以前來到。)

      2.“動詞+來/去”因為表示的是動作的方向,后面一般不帶場所詞,可以帶其他事物賓語;“動詞+到”在表示隨動作到達(某處)的意義時,后面要帶場所詞語,一般不帶事物性賓語。例如:

      我給你帶來一份禮物。(我給你帶到一份禮物。)

      他怕你悶,給你借來幾本小說。(他怕你悶,給你借到幾本小說。)

      給孩子們送去一些玩具。(給孩子們送到一些玩具。)

      他一直把我送到門口。(他一直把我送來門口。)

      我走到校門口正好碰見他。(我走去校門口正好碰見他。)

      “到”接在動詞后作補語時的其他意義。

      “到”有時接在動詞后作補語,不是表示動作到達(某處)的意思,而只表示得到某一結果或達到某一目的,這時“動詞+到”可以帶事物賓語,也可以結句。例如:

      我今天收到一封朋友的來信。

      他們已經把貨送到了。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近義實詞辨析

      一般認為,一個詞的意義反映著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包含概念意義、色彩意義和語法意義三個組成部分。近義實詞的意義相近但不完全相等。相近的部分,主要是表現在它們的概念意義上,而相異的部分,則可能在概念意義、色彩意義、語法意義等方面均有所體現。

      (一)從概念意義上辨析近義實詞

      概念意義是對客觀對象本質特征的反映,會在詞典中固定下來。傳統近義詞的辨析方法都是先釋義后辨析,考慮到大部分近義詞都有相同的語素,所以我們可以一組近義詞中不同的那個語素入手來發現近義實詞之間的差別。

      例如:布滿——充滿。在辨析這組近義詞的時候,我們發現它們含有共同的語素“滿”,因此,我們可以把辨析的重點放在“布”和“充”上。“布”的語素義指“分布、散步”,它所支配的應該是一個二維平面處所;而“充”的語素義指“填充”,它所支配的應該是一個三維立體處所。所以,與“苔蘚、鐵路、云、腳印”等搭配的詞應該是“布滿”,與“淚水、氣體”等詞搭配的應該是“充滿”。

      又如:失望——絕望。這組近義詞中都有共同的語素“忘”,因此我們只要辨析“失”和“絕”即可。“失”強調“失掉、丟失”,“絕”強調“徹底斷絕”,因此,“失”和“絕”就顯示出了這兩個詞在語義輕重上的差別。

      再如:邊界——邊境。共同的語素“邊”先放置一旁,查詞典可知“界”的語素義是“界線”,“境”的語素義是“地方、區域”,因此,“界”和“境”語素義的差異顯示出了本組近義詞在詞義范圍大小上的差別。

      此外,我們從近義詞的構詞語素入手,在關注相異語素意義的同時,還應該關注各語素之間的內部結構關系。例如:幫忙——幫助,是漢語學習者經常混淆的一組詞。在解釋“忙”、“助”兩語素不同意義的時候,如果考慮到語素之間的結構關系,那么解釋起來必將事半功倍。“幫忙”中,“忙”是“幫”的賓語,因此“幫忙”后面不能再加賓語;而“幫助”中,“助”與“幫”是聯合關系,都是動詞性語素,因此“幫助”后面可以加賓語。

      (二)從色彩意義上來辨析近義實詞

      色彩義屬于詞的附屬義,反映出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認識。對于那些詞義大體相同,只是附屬義不同的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區分:

      雅俗色彩。如:去世——死,它們的基本意義完全一樣,但因人們在使用時注入了不同的情感因素而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去世”指“離開人世”,一般用于值得尊敬的或年長的人的死亡,而“死”則更直接,只是陳述一個客觀事實,并不包含感情因素。它們的差別也表現了中華文化中長幼尊卑、忠孝節義的觀念。

      語體色彩。如:談話——聊天兒。“談話”是書面語,顯得嚴肅莊重,“聊天兒”是口語,顯得隨和自在。

      褒貶色彩。如:鼓舞——鼓動——煽動。雖然這三個詞語都可以表示“激發人的情緒使人行動起來”的意思,但“鼓舞”是褒義詞,“鼓動”是中性詞,“煽動”是貶義詞,在色彩上有很明顯的差異。

      (三)從語法意義上來辨析近義實詞

      語法意義是詞的表示語法特點和語法作用的意義,是一種概括性更強、概括程度更高的意義類型。就實詞來說,其語法意義一般由詞類和句法成分兩大部分構成。

      例如:戰爭——打仗,概念意義比較接近,但“戰爭”是名詞,一般處在主賓語、定中短語的定語和中心語位置上;“打仗”是動詞,多處在謂語位置上。

      又如,偶然——偶爾,都表示不經常,但“偶然”是形容詞,可以受“很”修飾,除做狀語、謂語以外,還經常作定語,如“偶然的機會”“偶然的事情”“偶然的現象”;“偶爾”是副詞,一般只能放在動詞前作狀語。

      再如,突然——忽然,它們都表示在短時間內速度快,但“突然”是形容詞,可以受“很”修飾,可以做狀語、謂語,也可以作定語,如“突然情況”“突然的變化”“突然的打擊”等等,偶爾還可以作賓語,如“感到突然”“事出突然”;“忽然”是副詞,一般只能做狀語,不能做定語、謂語等。

      近義詞辨析教學策略

      1.“學習/學”

      (1)“學習”既可用作動詞,例如“我學習漢語”,也可用作名詞,例如“他的學習很好”。“學”通常用作動詞。

      (2)表示學習技術、知識時,“學習”和“學”可互換,例如“他跟張老師學習武術”、“他跟張老師學武術”。有時,音節數量的協調亦會制約對“學習”和“學”的選擇。

      (3)“學習”還可表示效仿,后面可接人或人的行為、精神、品質,這里的人往往是堪稱楷模的人物,含褒義,有時采用“向某人學習”的倒裝格式。“學”表示模仿時,是一個中性的詞,可模仿好的一面也可模仿不好的一面,往往用“學+人+動作”這種結構。

      2.“幫助/幫忙”

      (1)“幫助”、“幫忙”在詞性上有差別:“幫助”既可用作動詞,也可用作名詞;“幫忙”只能用作動詞。

      (2)“幫助”、“幫忙”在表義范圍上有差別:“幫助”可用于非具體的物質上、精神上的幫助或援助,表示籠統的概念。“幫忙”只用于別人需要你的幫助時,你具體地幫助他做某事。

      (3)“幫助”、“幫忙”在語體色彩上有差別。“幫助”通用于書面語和口語,“幫忙”口語色彩較濃,多用于口語。

      (4)“幫助”、“幫忙”在具體搭配上有差別:

      第一,“幫助”后邊都可以接助詞“過”或“了”,例如:他幫助過那個孩子。而“幫助”表示的是籠統的意義,“幫忙”是一個支配關系的合成詞,后邊不能接“著”“、了”、“過”,但是可以把這些助詞插到“幫忙”之間。例如:我正幫著忙呢。我給他幫過忙。

      第二,“幫助”可以用在“進行”等形式動詞后面,“幫忙”不可以。如:進行幫助;給以幫助。

      第三,“幫助”可以帶賓語,“幫忙”不能帶賓語。

      第四,“幫助”在形式上較為凝固;而“幫忙”則相對靈活,中間可以插入很多別的成分。如:幫了一次忙;幫了我的忙;幫了很大的忙;你的忙,我一定幫。忙倒能幫,不知能否幫到點子上。

      第五,“幫助”的重疊式為ABAB,“幫忙”的重疊式為AAB。例如:幫助幫助他吧!幫幫忙吧!

    【對外漢語教學相似詞組辨析】相關文章:

    2016中考英語形近詞組的辨析06-22

    中考英語必背詞語辨析、詞組和句型06-20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字教學11-16

    對外漢語教學方法08-13

    對外漢語教學基本方法02-22

    對外漢語教學語音教案05-15

    對外漢語教學的就業前景09-04

    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教案06-24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教案08-13

    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短語11-0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二区 | 亚洲另类欧洲综合久久 | 一级特黄大片在线播放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se777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