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事業單位人員知識

    時間:2024-07-11 15:33:32 公衛執業醫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公共衛生事業單位人員必備知識

      公共衛生事業單位是指從事與公共衛生相關工作的單位。為了方便公共衛生事業單位人員更好的掌握公共衛生知識。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公共衛生知識。歡迎閱讀。

    公共衛生事業單位人員必備知識

      公共衛生管理

      (一)高頻考點總結

    科目

    高頻考點

    衛生法律法規及衛生政策

    母嬰保健法;職業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紅十字會法;獻血法;執業醫師法;護士管理辦法;食品衛生法;藥品管理法;傳染病防治法;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醫療衛生常識及公共衛生管理

    傳染病相關知識、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治療措施等

      (二)重要考點介紹

      考點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第一條 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第三條 突發事件發生后,國務院設立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由國務院有關部門和軍隊有關部門組成,國務院主管領導人擔任總指揮,負責對全國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

      第四條 突發事件發生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成立地方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人擔任總指揮,負責領導、指揮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組織突發事件的調查、控制和醫療救治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有關工作。

      第五條 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應當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

      第六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防治突發事件相關科學研究,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流行病學調查、傳染源隔離、醫療救護、現場處置、監督檢查、監測檢驗、衛生防護等有關物資、設備、設施、技術與人才資源儲備,所需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國家對邊遠貧困地區突發事件應急工作給予財政支持。

      第七條 國家鼓勵、支持開展突發事件監測、預警、反應處理有關技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第八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嚴格的突發事件防范和應急處理責任制,切實履行各自的.職責,保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第九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醫療衛生人員,給予適當補助和保健津貼;對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作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因參與應急處理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

      考點二:傳染病的治療措施

      1.治療原則

      (一)治療與預防相結合

      一經確診就應早期徹底治療,有利于防止轉為慢性,有助于消滅病原體控制傳染病的流行。治療本身也是控制傳染源的重要預防措施之一。在治療患者的同時,必須做好隔離、消毒、疫情報告、接觸者的檢疫與流行病學的調查。

      (二)病原治療與支持、對癥治療相結合

      消滅病原體、中和毒素是最根本的有效治療措施。支持與對癥治療是增強病原治療提高治愈率,促使病人早日恢復的重要措施,亦是實施病原治療的基礎。兩者不可偏廢其一。

      (三)中西醫治療相結合

      祖國醫學幾千年來對傳染病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幾十年來可謂日新月異發展,兩者結合必然起著互為補充,促進療效,甚至可能對某些單用西藥不能解決的疾病,中藥可表現出治療結果。

      2.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是指非針對病原而對機體具有支持與保獲的治療。

      (一)隔離

      根據傳染病傳染性的強弱,傳播途徑的不同和傳染期的長短,收住相應隔離病室。隔離分為嚴密隔離、呼吸道隔離,消化道隔離,接觸與昆蟲隔離等。隔離的同時要好消毒工作。

      (二)護理

      病室保持安靜清潔,空氣流通新鮮,使病人保持良好的休息狀態。良好的基礎與臨床護理,可謂治療的基礎。對休克、出血、昏迷、抽風、窒息、呼吸衰竭、循環障礙等專項特殊護理,對降低病死率,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三)飲食

      保證一定熱量的供應,根據不同的病情給予流質、半流質軟食等,并補充各種維生素。對進食困難的病人需喂食,鼻飼或靜脈補給必要的營養品。

      病原與免疫治療

      (一)抗生素療法

      病原療法中抗生素的應用最為廣泛。選用抗生素的原則是:

      ①嚴格掌握適應癥。先用針對性強的抗生素。

      ②病毒感染性疾病抗生素無效不宜選用。

      ③用抗生素前需要作病原培養,并按藥敏試驗選藥。

      ④多種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未明熱患者,不宜繼續使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的使用發生菌失調或嚴重副作用者,應停用或改用其它合適的抗生素。

      ⑤對疑似細菌感染又無培養結果的危急病人,或免疫力低下的傳染病患者可試用抗生素。

      ⑥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必須目的`性明確。

      (二)免疫療法

      ①抗毒素用于治療白喉、破傷風、肉毒桿菌中毒等外毒素引起的疾病。

      ②免疫調節劑,用于臨床的有左旋咪唑,胎盤肽,白細胞介素-α等。

      (三)抗病毒療法

      ①金鋼烷胺、金鋼烷乙胺可改變膜表面電荷阻止病毒進入細胞,用于甲型流感的預防。

      ②碘苷(皰疹凈)、阿糖腺苷、病毒唑等用于皰疹性腦炎、乙腦炎、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等治療,此類藥可阻止病毒基因的復制。

      ③干擾素、驟肌胞等藥用于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的治療,此類藥物通過抑制病毒基因起作用。

      (四)化學療法

      常有磺胺藥治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氯化喹啉、伯氨喹啉治療瘧疾,吡喹酮治療血吸蟲病和肺吸蟲病,滅滴靈治療阿米巴病,海群生治療絲蟲病。喹諾酮類藥物如吡哌酸、甲氟哌酸、丙氟哌酸、氟嗪酸、氟啶酸等對沙門氏菌,各種革氏陰性菌、厭氧菌、支原體、衣原體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對癥與支持治療

      (一)降溫

      (二)糾正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

      (三)鎮靜止驚

      (四)心功能不全——應給予強心藥、改善血循環、糾正與解除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諸因素。

      (五)微循環障礙——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調整血管舒縮功能。

      (六)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呼吸興奮藥,人工呼吸器。

      中醫中藥治療

      傳染病在祖國醫學屬溫病范疇。衛、氣、營、血分別代表傳染病的病期,病程發展的不同階段。依次來用解表宣肺、清氣瀉下、清營開竅及滋陰化淤的治則施以治療。常用的方劑有銀翹散、桑菊飲、白虎湯、至寶丹、安宮牛黃丸、紫雪等。許多中草藥具有抗菌,抗毒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晚期血吸蟲病等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針灸療法在傳染病的治療中應用范圍廣泛,對退熱,止驚,止痛,肢體癱瘓及其它后遺癥的治療,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考點三:傳染病的防疫措施

      是指疫情出現后,采取的防止擴散、盡快平息的措施。

      1.對病人的措施:關鍵在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

      (一)早發現、早診斷

      健全初級保健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責任感,普及群眾的衛生常識是早期發現病人的關鍵。診斷可包括三個方面:臨床、實驗室檢查及流行病學資料。臨床上發現具有特征性的癥狀及體征可早期診斷,如麻疹的科氏斑、白喉的偽膜等。但有時應有實驗室診斷,方才較為客觀、正確,如偽膜涂片查出白喉桿菌。在傳染病診斷中,流行病學資歷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診斷,如病人接觸史、既往病史和預防接種史等。此外,年齡、職業和季節特征往往對早期診斷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二)傳染病報告

      疫情報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礎,也是國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準確地做好傳染病報告是每個臨床醫師的重要的法定職責。

      (三)早隔離

      將病人隔離是防止擴散的有效方法。隔離期限依各種傳染病的最長傳染期,并參考檢查結果而定。隔離要求因病種而異。

      2.對接觸者的措施

      接觸者是指曾接觸傳染源或可能受到傳染并處于潛伏期的人。對接觸者進行下列措施可以防止其發病而成為傳染源。

      3.對動物傳染源的措施

      有經濟價值的動物如家畜若患有烈性傳染病時,可以由獸醫部門進行隔離、治療。對家畜的輸出應建立必要檢疫制度,防止瘟疫蔓延。疫區的家畜、畜產品或動物原料必須經過檢疫才準允外運。對絕大部分染病的野生動物而無經濟價值時,采取殺滅措施,如鼠類可以殺滅。有些傳染病的動物尸體應焚燒、深埋,如患炭疽的動物尸體。

      4.對疫源地污染環境的措施

      疫源地環境污染因傳染傳播途徑不同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地段醫師或基層單位的醫務人員尤應注意。腸道傳染病由于糞便污染環境,故措施的重點在污染物品及環境的消毒。呼吸道傳染病由于通過空氣污染環境,其重點在于空氣消毒、個人防護(戴口罩)、通風。蟲媒傳染病措施重點在殺蟲。經水傳播傳染病的措施重點在改善飲水衛生及個人防護。

      考點四:傳染病流行特征

      1.強度特征

      傳染病流行過程中可呈散發、暴發、流行及大流行。

      2.地區特征

      某些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只限于一定地區和范圍內發生,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只限于一定地區內發生,此等傳染病因有其地區特征,均稱地方性傳染病。

      3.季節特征

      是指傳染病的發病率隨季節的變化而升降,不同的傳染病大致上有不同的'季節性。季節性的發病率升高。與溫度、濕度、傳播媒介因素、人群流動有關。

      4.職業特征

      某些傳染病與所從事職業有關,如炭疽、布魯氏菌病等。

      5.年齡特征

      如某些傳染病,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兒童發生率高。

      考點五:傳染病流行強度分類

      1.散發

      某病在一定地區或國家其發病率維持在歷年水平。一般多用于區、縣以上的'范圍。各個病例在時間和空間上常無聯系。

      2.流行

      某地區某病的發病率顯著超過歷年發病率的水平。

      3.大流行

      某病發病率遠遠超過流行時的發病率水平。它的特點是傳播迅速,大流行可超越國界而波及許多國家。


    【公共衛生事業單位人員知識】相關文章:

    銷售人員的基本禮儀知識05-29

    事業單位考試綜合知識模擬試題及答案02-26

    酒店人員必備的西餐禮儀知識02-27

    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真題03-25

    最新事業單位文秘類知識模擬試卷03-10

    事業單位招考基礎知識:如何擬寫公文的標題?12-30

    2017年事業單位考試綜合知識備考習題03-09

    服裝銷售人員營銷知識和技巧03-22

    2017年事業單位考試綜合知識備考題03-08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欧美亚洲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空姐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视频中文 | 亚洲Av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偷拍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