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執業醫師考點: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分類

    時間:2024-06-03 00:23:44 公衛執業醫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分類

      職業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又稱職業病危害因素,是指生產工作過程及其環境中產生和(或)存在的,對職業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業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的一切要素或條件的總稱。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分類

      職業性有害因素又稱生產性有害因素,可分為下列三類:

      (一)生產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不斷變化)

      1、化學因素

      (1)有毒物質:如鉛、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機磷農藥等。

      (2)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水泥塵、有機粉塵等。

      2、物理因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和熱輻射、低溫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

      (3)噪聲、振動、超聲波、次聲等。

      (4)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強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微波、激光等。

      (5)電離輻射:如X-射線、-射線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桿菌、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醫務工作者接觸的傳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二)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

      1、勞動組織和制度的不合理,如勞動時間過長、勞動休息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

      2、勞動中的精神(心理)過度緊張,

      3、勞動強度過大或勞動安排不當,如安排的作業與勞動者的生理狀況不相適應,或生產定額過高,或超負荷的加班加點等;

      4、個別器官或系統過度緊張,如由于光線不足而引起的視力緊張等;

      5、不良體位:長時間處于某種姿勢,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設備等。

      (三)工作環境的有害因素

      (與一般衛生條件和衛生技術設施不良有關)

      1、生產場所設計不符合衛生要求或衛生標準,如廠房矮小、狹窄,車間布置不合理(有毒和無毒工段安排在一個車間)等;

      2、缺乏必要的衛生工程技術設施,如沒有通風換氣或照明設備,或未加凈化而排放污水;缺乏防塵、防毒、防暑降溫、防噪聲等措施、設備或有而不完善、效果不好;

      3、自然環境中的因素:太陽輻射

      4、安全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方面有缺陷。

      在實際的生產場所中,這些有害因素常不是單一存在的,往往同時存在著多種有害因素,這對勞動者的健康將產生聯合的、危害更大的影響。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分類】相關文章: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03-05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構成環境主要因素10-09

    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點:白喉10-16

    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點:甲狀腺06-14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保健須知10-20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疾病的監測05-25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酚中毒10-20

    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點:職業性急性氨中毒診斷標準07-01

    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點:影響行為的主要因素10-26

    公衛執業醫師考點:公衛醫師實踐技能專用配備器材09-0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中文字幕高潮波多野结衣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自拍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