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供應鏈管理下的零庫存管理
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零庫存是一個特殊的庫存概念,它并不是要求鏈上各個節點企業的倉庫儲存形式的某種或某些物品的儲存量真是為零,而是通過供應節拍加快,節拍間歇縮短,每種物品的備貨數量相應減少,實現各節點企業庫存量的最優化。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供應鏈管理下的零庫存管理,歡迎閱讀。
一、企業庫存的成因分析
1.信息共享程度差是庫存增加的一個主要原因,為了競爭,企業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進行資源的自我封閉(包括物質資源和信息資源),人為地增加了企業之間的信息壁壘和溝通的障礙,企業不得不為應付不測而建立庫存,庫存的存在實際上就是信息的堵塞與封閉的結果。
2.企業動作的不確定性。在傳統的企業生產決策過程中,因為無法預見到外在需求量或供應的變化信息,從而庫存成了維系生產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
3.缺乏合作與協調性。供應鏈是一個整體,需要協調各方活動,才能取得最佳的運作效果。而組織間缺乏協調與合作,就會導致交貨期延遲和服務水平下降,庫存水平也由此而增加。
4.低效率的信息傳遞系統。由于制造商不能實時得到所需的相關數據,預測誤差就會加大,制造商對最新訂貨信息的有效反應能力也就減小,造成所謂的“牛鞭效應”,即需求變異加速放大,生產出過時的產品和造成過高的庫存。
二、傳統模式下的零庫存管理實施方法及其缺陷
1.準時制生產方式;趥鹘y的庫存觀點,庫存管理就是物料管理,于是人們花大量的實踐與精力去優化庫存,但是總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2.轉移庫存就是利用本企業的優勢,將庫存分散轉移到上游的供應商處或者下游的分銷商處,由供應商或者分銷商來承擔庫存的風險與成本。這種庫存管理方法局限性較大,只適用于在供應鏈中處于決定地位且實力較強的大企業。而對于在供應鏈中不具備主導地位的企業而言,就必須通過準確的預測和優異的協同供應來盡量降低本企業的庫存。
3.輪動方式,也稱同步方式。是指在對系統進行周密設計的前提下,使各個環節速率完全協調,從而根本上消除庫存的一種零庫存形式。但是,實現輪動方式是一項需要很大投資而且難度很大的系統工程。
三、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零庫存管理
1.協同供應鏈。庫存是企業之間或者部門之間沒有實現無縫連接的結果,因此庫存管理的真正本質不是針對物料的管理。而是針對企業業務過程的工作管理。
2.導入企業資源計劃(ERP)。零庫存管理是建立在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之上的,要實現零庫存管理首先必須保證企業之間、企業內各部門之間的信息暢通。供應鏈一體化的物流管理的精髓是通過所謂的“信息增值”機制,以信息代替庫存,以供應鏈作為庫房,實現物流的敏捷配送。ERP系統就是適應了這一需求,由于設計、采購、制造、配送整個流程信息傳遞暢通,使得企業庫存能夠降至最低甚至為零庫存。因此在這個系統中,所形成的企業庫存最低或者零庫存不再是傳統的庫存轉移,即把庫存轉移給上游供應商或者下游的經銷商,而是真正意義上的零庫存。
3.科學評價供應鏈零庫存管理績效。缺乏均衡一致的供應鏈業績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是目前供應鏈管理研究的弱點和導致供應鏈實踐效率不高的一個主要問題。因此,科學、全面地分析和評價供應鏈庫存管理的績效,就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零庫存管理環節。此外,應該建立“獎懲”機制,對零庫存管理的不斷改進提供激勵機制和持久動力。
4.集成供應鏈各環節。對供應鏈各個環節進行集成,在共同目標的基礎上將各個環節組成一個“虛擬組織”,組織成員通過信息共享以及資金和物質等方面的協調與合作,優化組織目標(整體績效)。這些都是零庫存管理的必要手段,通過供應鏈的集成和精簡,庫存數據能夠實時、快速地在整個供應鏈傳遞,有助于消除逐級放大的“牛鞭效應”。
5.廣泛開展電子商務。目前,以互聯網為基礎結構的動態企業聯盟,實現企業和供應商、消費者的互動溝通,為零庫存管理提供了一條極佳的途徑。電子商務將有助于降低庫存成本,進而提升整個供應鏈的運營業績,這是為實踐所證明的。
6.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務資源。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實施零庫存管理應該堅持走專門化、集約化的道路,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發展本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業務流程,把非核心的物流業務交由第三方物流企業代理、配送,只保留少量的安全庫存,增加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逐步轉變成供應鏈體系之間的競爭,而供應鏈的管理是建立在合作競爭理念之上的,它主要通過企業間通力合作,控制和協調各個節點上的企業行為,達到降低整體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改善服務水平,增加顧客滿意度,從而全面提高整個供應鏈系統的綜合競爭力。其實,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零庫存管理,達到了削減流通各階段存在的大量庫存,挖掘更大利潤空間的目的,正是供應鏈管理的效果之一。
零庫存管理優勢
同傳統庫存管理方式相比,零庫存管理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第一,加快資金周轉。在零庫存管理模式當中,當日倉庫中具有的商品數量僅僅能夠滿足當天使用,而不會對采購數量進行增加,以此保證在每一天工作結束時,倉庫當中的商品庫存量都能夠達到一個最小值。在減少庫存量的情況下,即能夠有效實現對庫存資金占用數量的控制,使企業在發展當中具有更多的可支配資金,在對資金周轉速度起到積極加快作用的基礎上對資金短缺為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以及資金成本進行減少;第二,降低管理費用。在傳統管理體系當中,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資源實現對倉庫中存貨的保管,并因此形成較大的管理費用。在零庫存管理模式中,倉庫當中的存貨數量將達到一個最小值,對應的倉儲費用以及倉庫數量也將隨之減少,以此對企業的存貨儲存成本進行降低。在零庫存管理方式中,供應商同企業間即能夠實現緊密合作關系的建立,在有效簡化采購過程的情況下實現采購風險與成本的降低;第三,提升產品質量。高質量、穩定的供應商是具體零庫存管理工作開展當中的關鍵保障,能夠在第一時間向企業實現高質量物資需求的提供。企業在具體發展中,其內部的采購、生產等環節需要積極加強互相之間的配合,以此在發現存在問題后做好解決辦法的及時提出,以此在對物料采購質量進行提升的基礎上獲得更高的產品質量。
零庫存管理模式
在零庫存管理中,其主要模式有:第一,委托保管模式。在該模式中,企業將庫存物資實現對社會當中專業保管公司的委托,在由專業公司代理的情況下對一定保管費用進行支付。在該模式下,委托企業依然保持有庫存物資的所有權,而保管公司則具有先進的庫存設施實現為企業庫存的管理與保管。該模式的優勢,即在將庫存的管理工作交給專業方的情況下使其能夠以較高的專業化程度以及管理水平對庫存進行保管,且在收費方面相對較低。在整體工作開展中,企業并不需要考慮庫存的存放位置,在對該方面工作量有效減少的基礎上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生產方面。當然,該方式僅僅是一種轉移的方式,實際上還具有一定的庫存量,無法真正實現庫存量的降低;第二,輪動模式。在該模式中,即以精密的方式設置系統,使不同環節具有一致性的生產速率,以此即能夠從根源上對不同生產線間在具體銜接方面的問題進行解決。對于該方式來說,其在具體實現方面具有較大的難度,且對資金具有著較高的要求;第三,準時制生產方式。該系統以零庫存理念為主,即在對庫存量進行減少的基礎上實現成本的降低,進而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通過該方式的應用,則能夠避免生產過量所導致浪費情況的發生,同傳統該方式相比,其對“倒推”方式更為重視,即由后一工序需求對前一工序的生產情況進行推出;第四,看板方式。該方式即通過供應鏈協同作用的應用對采購、生產與配送的同步運行進行實現,避免過量運送、生產問題的發生,在具體操作當中,即通過控制看板數量方式的應用做好庫存水平的控制。其具體工作思路,即在不同工序間通過卡片的應用作為憑證,在卡片上對不同工序物資需求的詳細內容進行記錄,按照從后向前的方式生產,保證下一環節能夠跟隨上一環節的速度,以此做好生產流程的依次安排。
供應鏈環境下企業零庫存管理實踐策略
1.加強整體觀念對于零庫存管理來說,其是一種具有高度集成特征的管理方式與理念,要想實現零庫存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即需要對不同企業間的協調合作關系進行建立,以此對具有高效特征的戰略聯盟進行形成。企業在具體零庫存管理實施當中,不能夠將對零庫存管理的犧牲為代價,而需要真正做好全局、整體觀念的樹立,在對供應鏈當中不同企業間協調合作目標充分發揮的基礎上實現鏈條當中企業的協調發展,以此對零庫存管理目標進行實現。
2.建立戰略聯盟在具體零庫存管理實施當中,準時的采購與生產可以說是企業運行當中的一項重要目標。要想實現該目標,即需要具有信息管理系統的支持,通過對供應鏈企業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的建立保證能夠及時的實現準確物料供給信息以及需求信息的獲得,并將其作為企業實際制定生產計劃以及采購計劃的關鍵依據。在實際生產當中,要想保證供應商能夠按需、按時且高品質的實現原材料的提供,即需要能夠同供應商做好健康、長期戰略關系的建立,在真正實現零庫存目標的情況下有效降低經營風險。此外,在具體零庫存目標實施當中,同來自物流配送系統的支持也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科學、完備物流配送系統的建立正是對準時采購目標進行實現的關鍵保障,能夠在對產品、半成品積壓以及材料庫存有效縮減的基礎上對零庫存目標進行實現。
3.優化供應鏈結構在具體工作當中,要高度集成供應鏈當中的不同環節,最大程度優化供應鏈結構。具體方式方面,對供應鏈當中的節點數量進行減少即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在使供應鏈結構向著扁平化方面的過程中對供應鏈整體信息反饋速度進行提升,以此對信息傳遞的及時性進行實現。
4.建立信息系統通過完善、高效信息系統的建設,即能夠以準確、及時的方式實現來自供應鏈企業信息的收集,為企業經營決策活動的開展提供關鍵依據。如企業在實際運行當中可以根據來自下游的需求信息以及來自上游的供應商信息做好生產、采購計劃的制定,以此保證能夠嚴格按需采購,保證生產的準時性。通過完善、高效信息系統的建立,企業即能夠對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以及產品銷售情況進行第一時間的了解,以此為基礎做好生產方案的調整與優化。
5.建立評價機制在現今工作中,供應鏈管理工作在效率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其主要原因即是在供應鏈管理當中沒有對有效、科學的績效評價機制進行建立。企業零庫存管理的具體效果同供應鏈當中企業的庫存績效情況以及相互之間的合作程度具有著密切的聯系,零庫存管理工作的實施效果以及供應鏈庫存績效水平情況更是將對企業的切身利益產生影響。對此,即需要在工作當中做好科學零庫存績效評價以及獎懲機制的建立,以此對供應鏈中企業具體的零庫存實施效果起到積極的監督作用。
【供應鏈管理下的零庫存管理】相關文章:
供應鏈下的庫存管理07-07
供應鏈環境下庫存管理策略09-20
供應鏈管理與庫存管理10-23
供應鏈庫存的管理07-05
供應鏈下的庫存管理的存在問題和策略09-14
供應鏈庫存管理措施09-01
建筑供應鏈管理的聯合庫存管理09-05
物流供應鏈庫存管理分析11-02
加強供應鏈庫存管理的方法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