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餃子的傳說

    時間:2024-05-31 18:10:30 國學智慧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冬至吃餃子的傳說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我國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那么冬至為什么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的傳說是什么呢?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吃餃子的傳說

      關于冬至吃餃子的傳說

      相傳東漢末年,“醫圣”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辭去了太守官職,告老還鄉,決心為百姓治病。

      這時正值隆冬,他在回鄉路上,看到那些為生存而奔波的窮苦百姓,衣不遮體,許多人耳朵都凍爛了,心里更加難受。

      他一到家,登門求醫者便蜂擁而至。可是張仲景心里老惦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們。冬至到了,他讓弟子替他看病,他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了醫棚,盤上大鍋,專門舍藥為窮人治凍傷。他把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治病的窮人,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這藥就叫“祛寒嬌耳湯”。人們吃后,頓覺全身溫暖,兩耳發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藥,直舍到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這一習俗一直流傳到了今天,現在,河北地區及全國許多地方都流傳著“冬至吃餃子”的說法。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一直流傳至今。

      在懷川地區,有一個冬至吃餃子的傳說。上古時期,女媧在神農山摶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凍,女媧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紛紛被凍掉,女媧十分著急。

      于是,女媧就用針線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個個縫上。一天,女媧縫好一個泥人的耳朵,把余下的線讓這個泥人用嘴咬住,轉身去找剪刀,當她拿著剪刀回到泥人身邊時,一個好主意瞬間在頭腦中誕生了。她用一根線,一頭拴住泥人的耳朵,一頭讓泥人緊緊咬在嘴里,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會被凍掉了。后來,人們在冬至這一天怕凍掉耳朵,也用一根線一頭拴住耳朵,一頭咬在嘴里。時間長了,就把咬線變成了吃餃子,因為餃子的形狀很像耳朵的形狀。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便在懷川地區傳開了,延續至今。

      冬至吃餃子的傳說:紀念神醫扁鵲

      還有一個冬民間至吃餃子的傳說,與紀念神醫扁鵲有關。 扁鵲,原名秦越人,戰國初年齊國渤海郡鄚州(今河北省任丘縣鄚州鎮)人。他一生“兔疾行醫,周游四方”,走遍了現今的河北、河南、山東、陜西等地,熱情為群眾治病,成為遠近馳名的醫生。傳說有一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天氣格外冷。人們的耳朵凍得生疼,有的甚至都凍爛了。這一天扁鵲來鄉間為老百姓醫病,看到這種情況,心里難受。怎么辦呢?他就教人們熬“祛寒矯耳湯”,就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一齊放在鍋里煮,煮好后把羊肉和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矯耳”做熟吃。果然,人們吃了“矯耳”飯,喝了祛寒湯,頓時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凍爛的耳朵不久就好了。家家戶戶感激扁鵲,說他是手到病除、妙手回春的神醫。這一天正好是冬至節。以后為了紀念扁鵲,每年冬至都包餃子吃。

      冬至(陽歷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

    【冬至吃餃子的傳說】相關文章: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03-18

    冬至的民間傳說02-06

    冬至吃餃子的諺語大全01-29

    關于冬至吃餃子的來歷03-20

    關于冬至吃餃子的詩句12-23

    2016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習俗03-18

    2016吃餃子的冬至作文范文03-18

    2016關于冬至吃餃子優秀作文03-20

    2016冬至吃餃子800字作文范文01-1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中字幕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一区 | 碰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 青青青在线视频自拍 |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