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郢原文和翻譯

    時間:2024-10-19 15:41:21 國學智慧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哀郢原文和翻譯

      哀郢深刻地描寫了不得不出走逃亡而又滿懷依戀,不忍離開祖國的復雜矛盾的心理活動。小編下面為你整理了哀郢的原文和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哀郢原文和翻譯 篇1

      原文:

      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國門而軫懷兮,甲之朝吾以行。

      發郢都而去閭兮,怊荒忽之焉極。

      楫齊楊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

      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過夏首而西浮兮,顧龍門而不見。

      心嬋媛而傷懷兮,眇不知其所蹠。

      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為客。

      凌陽侯之泛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遠。

      登大墳以遠望兮,聊以舒吾憂心。

      哀州土之平樂兮,悲江介之遺風。

      當陵陽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

      心不怡之長久兮,憂與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遼遠兮,江與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

      慘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歡之汋約兮,諶荏弱而難持。

      忠湛湛而愿進兮,妒被離而障之。

      堯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眾讒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偽名。

      憎慍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逾邁。

      亂曰:曼余目以流觀兮,冀一反之何時。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翻譯:

      天道不專反復無常啊,為何使老百姓在動亂中遭殃?人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啊,正當仲春二月遷往東方。

      離別家鄉到遠處去啊,沿著長江、夏水到處流亡。走出都門我悲痛難舍啊,我們在甲日的早上開始上道。離開舊居,從郢都出發,前途渺茫,我罔然不知何往。槳兒齊搖船兒卻徘徊不前啊,可憐我再也不能見到君王。望見故國高大的楸樹,我不禁長嘆啊,淚落紛紛象雪粒一樣。經過夏水的發源處又向西浮行啊,回頭看郢都東門卻不能見其模樣。心緒纏綿牽掛不舍而又無限憂傷啊,渺渺茫茫不知落腳在何方。順著風波隨著江流漂泊吧,于是乎飄流失所客居他鄉。船兒行駛在滾滾的波浪之上啊,就象鳥兒飛翔卻不知停泊在哪個地方。心中郁結苦悶而無法解脫啊,愁腸百結心情難以舒暢。

      將行船向下順流而去啊,過了洞庭湖又進入長江。離開自古以來的住所啊,如今漂泊來到東方。

      我的靈魂時時都想著歸去啊,哪會片刻忘記返回故鄉?背向夏水邊而思念郢都啊,故都日漸遙遠真叫人悲傷!登上大堤而舉目遠望啊,姑且以此來舒展一下我憂愁的'衷腸。可嘆楚地的土地寬平廣博、人民富裕安樂啊,江漢盆地還保持著傳統的楚國風尚。

      面對著凌陽不知到何處去啊?大水茫茫也不知道南渡到何方?連大廈荒廢成丘墟都不曾想到啊,又怎么可以再度讓郢都東門荒蕪?心中久久不悅啊,憂愁還添惆悵。郢都的路途是那樣遙遠啊,長江和夏水有舟難航。時光飛逝的使人難以相信啊(另:神志恍惚地仿佛夢中不可信啊),不能回郢都至今已有九年時光。悲慘憂郁心情不得舒暢啊,悵然失意滿懷悲傷。

      群小順承楚王的歡心表面上美好啊,實際上內心虛弱沒有堅定操守。有人忠心耿耿愿被進用為國效力啊,卻遭到眾多嫉妒者的障蔽。唐堯、虞舜具有高尚的品德啊,高遠無比可達九天云霄,而那些讒人們卻要心懷妒嫉啊,竟然在他們的頭上加以“不慈”的污蔑之名。楚王討厭那些不善言辭的忠賢之臣啊,卻喜歡聽那些小人表面上的激昂慷慨。小人奔走鉆營而日益顯進啊,賢臣卻越來越被疏遠。

      尾聲:放眼四下觀望啊,希望什么時候能返回郢都一趟。鳥兒高飛終要返回舊巢啊,狐貍死時頭一定向著狐穴所在的方向。確實不是我的罪過卻遭放逐啊,日日夜夜我哪里能忘記它我的故鄉!

      哀郢原文和翻譯 篇2

      哀郢二首⑴

      【其一】

      遠接商周祚最長⑵,北盟齊晉勢爭強⑶。

      章華歌舞終蕭瑟⑷,云夢風煙舊莽蒼⑸。

      草合故宮惟雁起⑹,盜穿荒冢有狐藏⑺。

      離騷未盡靈均恨⑻,志士千秋淚滿裳。

      【其二】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新。

      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⑼。[1]

      注釋

      ⑴哀郢(yǐng):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陸游借以為題。郢,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

      ⑵祚(zuò):王業,國統。

      ⑶“北盟”句:戰國時,齊晉兩國都在楚的北方,楚與齊晉聯盟,對秦爭強。

      ⑷章華:指章華臺,春秋時楚靈王所筑,遺址在今湖北。

      ⑸云夢:湖名。莽蒼:蒼茫廣大的樣子。

      ⑹草合:野草圍繞。

      ⑺“盜穿”句:指荒墳被盜,狐獸當作巢穴。

      ⑻離騷:屈原忠心愛國,反受毀謗被放逐,作長詩《離騷》以抒發怨恨。《離騷》也是屈原辭賦的統稱。靈均:屈原的號。

      ⑼廢城:指郢城。荊榛:荊樹叢。[2-3]

      創作背景

      公元1164年(南宋孝宗隆興二年),張浚大舉北伐,符離戰敗,宋朝廷再度向金屈膝求和,達成隆興和議。公元1166年(乾道二年),官居隆興(今江西南昌)通判的陸游,也以“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罷黜回鄉。陸游在家鄉(越州山陰)窮居四年,方于公元1170年(乾道六年)出任夔州(今四川奉節)通判。初夏,他從家鄉出發,沿長江西上入蜀,九月過荊州(今湖北江陵)。此地為戰國時楚故都郢,他觸景生情,懷古傷今,遂向慕屈子,慷慨悲歌,以屈原《哀郢》為題,寫了兩首七律,以抒發自己熾烈的愛國情懷。

      作品鑒賞

      第一首從回顧楚國興起和發展的歷史著筆,與其衰落敗亡的結局以及今日遺址荒蕪的景象,作強烈的對比。“遠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是說楚國遠承商周二代的王業,國統由來久長,在發展鼎盛時期,曾和齊晉結盟,對抗強秦。楚原是商的屬國,后至周,又被周成王正式封為諸侯國。因此可以說“是遠接商周祚最長”了。“祚”,指王統。

      第二聯順接上聯意,寫楚國最終由盛而衰,以至為秦所滅。“章華歌舞終蕭瑟”,寫的便是這種歷史的結局。“章華”,即章華臺,楚國離宮,舊址有幾處,此當指沙市之豫章臺。當年章華臺上的歌舞,早已蕭索寂寥了,但是,“云夢風煙舊莽蒼”:楚地著名的云夢澤,氣象依舊,風煙迷蒙,闊大蒼茫。這里,詩人以章華歌舞之短暫映照云夢風煙之永恒,產生強烈對比,抒發物是人非之感嘆,揭示出歷史發展之無情。

      第三聯由歷史的回顧轉為對眼前景象的描寫:“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有狐藏。”當年郢都宮殿舊址,如今已野草滋蔓,唯見雁群時時飛起;早已被盜掘的荒墳野冢,如今成了狐兔藏身之所。這景象是多么凄涼敗落,它既是詩人眼前所見之景,又是當年楚國衰亡的象征。而導致楚國衰亡的原因,正是屈原在《離騷》中所尖銳指出的,貴族蒙蔽君王,嫉賢還能,朋比為奸惑亂國政。這一歷史的教訓,使得千秋仁人志士莫不感到感慨萬分,熱淚沾裳。末聯“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是詩人對楚之衰亡所作的結論,也是全詩主旨之所在。“靈均”是屈原的字,“靈均恨”,既是屈原在《離騷》中所無法盡情宣泄的家國無窮之恨,也是陸游在這首詩中所要表達的與屈原共命之嘆。

      第一首以議論起筆,以抒情落筆,中間兩聯寫景,情寓于景。第二首則首尾寫景,中間抒情,情因景而發。第一聯:“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荊州”,即指郢都;“徂歲”,猶言過去的歲月;“下阪輪”,即下坡的車輪,這里用以形容流光迅速。此聯是說荊州十月便是早梅初開的`小陽春氣候了,時光的流逝的感慨,這是一個胸懷大志、迫切要求報國效命的志士的感慨,是在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認識中包含著對人事代謝現象的探尋。第二聯由對屈原的懷想而抒發對古往今來仁人志士壯志難酬的憤慨,這是傷古,又是悼今。“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自古著羈臣。”寫得極為沉重。是啊,天行有常,何曾有導致壯士途窮困厄之心;自古以來,皆因人事之非,以致多少像屈原這樣的貞臣節士去國離鄉,放逐江湖。這一切怎不令人頓生怨憤,非淋漓痛飲焉能排遣,非慷慨悲歌何以發泄。詩的第三聯“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新。”正是表達這樣一種感情。但是,詩人心中那報國無門的怨憤和苦悶是無法解脫的,所以“淋漓痛飲”于長亭薄暮之中,更顯孤獨;“慷慨悲歌”于白發初生之際,自增惆悵。這種心情只有澤畔行吟的屈原可以與之相通,美人遲暮悲今古,一瓣心香吊屈平。但眼前卻是“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榛。”末聯勾畫出的這種荊榛滿地、霜露侵入的慘淡景象,深深地印在詩人的心上,也引起讀者的沉思。

      陸游的優秀詩篇大都回蕩著愛國激情。在這組詩中,詩人的一紙詩情,又是通過郢都古今盛衰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并且借屈原的千古遺恨來抒發自己的愛國之情。楊萬里說陸游詩“盡拾靈均怨句新”(《跋陸務觀劍詩稿》),正可概括這首詩的特色,讀后,確如朱熹所云:“令人三嘆不能自已。”(《答徐載叔賡》)公元年1178(淳熙五年)五月,陸游又寫了《楚城》:“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皆抒發同一感慨。

    【哀郢原文和翻譯】相關文章:

    勸學原文和翻譯05-18

    陋室銘翻譯和原文09-03

    孟子兩章原文和翻譯01-16

    文言文童趣原文和翻譯08-21

    前赤壁賦原文和翻譯07-27

    文言文馬說原文和翻譯07-04

    離騷原文翻譯「對照翻譯」08-17

    過秦論原文及翻譯10-08

    水調歌頭原文及翻譯07-12

    愛蓮說原文及翻譯12-05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人成人成在线放 |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 日韩噜噜噜在线视频 | 中文字老妇女偷乱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