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區景觀環境設計手法有哪些

    時間:2024-10-04 21:11:37 環境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居住小區景觀環境設計手法有哪些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人們也就對居住小區的環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生活在一個優美的環境中是人們對生活的正常追求。以下是YJBYS小編搜索整理的關于居住小區景觀環境設計手法,供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1)小區步道設計。

      有調查表明,小區中最主要的活動形式是休息散步,而且居民多喜歡在小區綠化較好的道路上散步,而不是僅限于小區的小游園。因此,小區的步道設計應以使用者的舒適度為重要指標,當曲則曲,當窄則窄,不可一味追求構圖,放直放寬。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應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寬。力圖做到有收有放,樹影相蔭,因坡而隱,遇水而現。

      (2)小區廣場設計。

      小區廣場稱之為休閑場地更為合適,這一類場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滿足小區的人車集散、社會交往、老人活動、兒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規劃設計應從功能出發,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適的小空間。盡量將大型廣場化整為零,分置于綠色組團之中,在小區盡量不搞市政設計中常出現的集中式大型廣場,越是高檔的小區越不應該搞。別墅區中則絕對不要設,不僅尺度不合適,而且也難于適應小區的休閑、交往等功能。

      小區廣場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場地本身形式的完整性,應考慮多用一些不規則的小巧靈活的構圖方式。特別是廣場的外延可采用虛隱的方式以避其生硬,與周圍的小區環境有機的結合。此外,小區內的廣場設計,一定要避免城市廣場設計中缺乏綠蔭的通病。

      (3)架空設計。

      首層架空的手法可創造出滿足居民需求的特色空間:架空的底層首先解決了首層居民的地面返潮問題;其次架空的底層得以延伸;此外架空的底層還可以停放自行車、摩托車,減少了額外的停車場占地。營造架空層的園林景觀,首先要結合居住區環境設計的功能布局,道循設計的理念,考慮視距的比例,適當縮小景物的尺度,巧妙運用借景、框景、障景等造景手法,讓室內空間向室外延伸,從而起到增大空間、加深景深的作用。

    【居住小區景觀環境設計手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景觀設計的手法有哪些03-14

    現代居住小區中的環境設計03-06

    植物造景的手法有哪些04-18

    太極拳的手法有哪些03-29

    平面設計手法有哪些03-17

    建筑的光環境設計手法03-17

    居住小區戶外環境設計的建議02-27

    影視制作鏡頭手法有哪些03-20

    室外景觀引入室內環境設計的創作手法03-0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国产色色色色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免费 | 五月天色婷婷中文在线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