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

    時間:2024-09-20 20:43:57 檢驗技師/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

      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知識你了解嗎?你知道應該如何對脂蛋白代謝進行化學檢驗嗎?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的知識,歡迎閱讀。

    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

      一、血漿脂質測定

      (一)總膽固醇(TC)

      是血液中各脂蛋白所含膽固醇之總和,分為酯化型膽固醇(CE)和游離型膽固醇(FC), 其中CE占60%~70%, FC占30%~40%,兩種類型的比例在健康個體或個體之間是恒定的。

      【測定方法】目前常規應用酶法測定,快速準確。

      【參考范圍】 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規定成人TC水平:

      ①在5.18mmol/L(200mg/dl)以下為合適范圍;②在5.18~6.19mmol/L(200~239mg/dl)范圍屬于邊緣升高;③在6.22mmol/L(240mg/dl)以上為TC升高。

      【臨床意義】

      1、TC濃度增高,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性增高。影響TC水平的因素:

      ①年齡與性別:新生兒TC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之后常隨年齡而上升,但到70歲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絕經后TC水平較同年齡男性高。

      ②飲食習慣:長期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酸攝入可造成TC升高。

      ③種族:黑人的總膽固醇水平要高于白人。

      ④遺傳因素。

      2、TC并不是越低越好,研究顯示:①TC水平降低時增加心衰時的死亡率,而增高時可增加生存率;②在冠心病中,低血總膽固醇會增加死亡率;③TC水平升高可能可以防止癡呆。

      (二)總脂質

      主要包括FC、CE、PL和TG等。所采用的測定方法不同,正常參考值有一定的差異

      【測定方法】 脂質抽提法和直接測定法

      【參考范圍】成人4.0~7.5g/L;兒童3.0~6.0 g/L。

      【臨床意義】

      1、升高: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糖原貯積病、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高血壓等。

      2、降低: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急性肝炎、肝硬化、惡病質、吸收不良綜合征等。

      二、甘油三酯(TG)

      構成脂肪組織,參與TC、CE合成及血栓形成。

      【測定方法】 建議酶法(如GPO-PAP法)作為臨床實驗室測定血清TG的常規方法。

      【參考范圍】目前《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仍沿用1997年《血脂異常防治建議》的標準規定我國成人TG水平:①在1.7mmol/L(150mg/dl)以下為合適范圍;②1.7~2.25mmol/L(150~199mg/dl)為邊緣升高;③2.26mmol/L(200mg/dl)以上為升高。

      【臨床意義】

      1.生理性改變: TG受生活條件和飲食方式、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如高脂肪飲食后TG升高;運動不足、肥胖可使TG升高。成年后隨年齡增大TG水平上升(中青年時,男性高于女性,50隨后反之)。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顯的正偏態分布。

      2.病理性改變: 輕至中度升高者,即2.26~5.63mmol/L(200~500 mg/dl),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重度升高者,即≥5.63mmol/L(500mg/dl)時,常可伴發急性胰腺炎。

      3.低TG血癥:是指TG≤0.56mmol/L。原發性者見于無/低 β脂蛋白血癥,為遺傳性疾病;繼發性者見于繼發性脂質代謝異常,如消化道疾病(肝病、吸收不良綜合征)內分泌疾病(甲亢、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癌癥晚期、惡病質及藥物的應用(如肝素等)。

      三、血漿脂蛋白測定

      (一)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清中顆粒最小密度最大的一組脂蛋白,被視為人體內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同時大量的流行病資料表明,血清HDL-C水平與冠心病發病成負相關,因而HDL-C被稱為“好的膽固醇”。

      【測定方法】直接測定法。

      【參考范圍】

      ①合適范圍為>1.04mmol/L(40mg/dl),

      ②1.55mmol/L(60mg/dl)以上為升高,

      ③1.04mmol/L(40mg/dl)以下為降低。

      【臨床意義】隨著HDL-C水平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病危險增加,HDL-C<1.04mmol/L的人群與HDL-C≥1.55mmol/L的人群相比,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險增加50%。

      (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原理】參考方法為超速離心法。

      可供選擇的方法:表面活性劑清除法(SUR法),過氧化氫酶清除法(CAT法),杯芳烴法(CAL法),可溶性反應法(SOL法)和保護性試劑法(PRO法)

      【參考范圍】

      ①合適范圍為<3.37mmol/L(130mg/dl),

      ②邊緣升高(危險閾值)為3.37~4.12mmol/L(130mg/dl~159mg/dl),

      ③升高為>4.14mmol/L(160mg/dl)。

      NCEP ATP Ⅲ:高脂血癥患者血LDL-C的治療目標值定為2.6mmol/L(100mg/dl)以下。

      【臨床意義】LDL-C水平與缺血性心血管病發生相對危險及絕對危險上升趨勢及程度與TC相似。

      LDL-C水平增高見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TC增高,LDL-C增高,伴有HDL-C減低),Ⅱa型高脂蛋白血癥(TC增高,LDL-C增高,TG正常或輕度增高)。

      (三)脂蛋白(a),即Lp(a)

      【測定方法】 免疫濁度法和ELISA

      【參考范圍】 健康成人血清Lp(a)<300mg/L。

      【臨床意義】

      1、生理性改變:一般認為Lp(a)對同一個體相當恒定,但個體間差異很大,波動范圍在0~1.0mg/L。Lp(a)水平高低主要有遺傳因素決定,基本不受性別、年齡、飲食、營養和環境影響;

      2、病理性增高: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外科手術 、急性創傷、急性炎癥 、糖尿病腎病等

      3、病理性減低:肝臟疾病(慢性肝炎除外)

      (四)血清載脂蛋白AⅠ和B100

      【參考范圍】

      ApoAⅠ:1.00 g/L~1.50g/L。ApoB100:0.50 g/L~1.10g/L。

      ApoAⅠ/ApoB100:1.0~2.0。

      【臨床意義】

      1、血清ApoAⅠ主要存在于HDL中,一般情況下,它可反映HDL的水平,與HDL-C呈明顯正相關,其臨床意義與HDL-C基本相同。

      2、ApoB100主要存在于LDL中,其含量主要代表LDL水平,與LDL-C成顯著正相關,其臨床意義與LDL-C基本相同。

      3、臨床上常將Apo AⅠ/Apo B100﹤1.0作為冠心病的危險指標。

      此外,研究發現:

      1、TC/HDL-C比值比非HDL-C更能預示冠心病的危險。

      2、TG/HDL-C比值有效測量血脂異常、高血壓和代謝綜合征

      3、TC/HDL-C、TG / HDL-C、Apo B / Apo A-I、LDL-C/HDL-C比值可能比單項血脂檢測更具臨床意義,而Apo B/Apo A-I可能是其中最具說服力的指標。

    【脂蛋白代謝的生物化學檢驗】相關文章:

    臨床檢驗師考點:脂蛋白代謝紊亂07-16

    檢驗技師/士考點:脂蛋白五種組成要素04-02

    2017年公衛助理醫師《生物化學》糖代謝知識06-12

    臨床執業醫師考點:糖類代謝10-15

    臨床執業醫師考點:代謝總論10-11

    公衛執業助理醫師考點:高脂蛋白血癥09-08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鈣的代謝10-18

    臨床執業醫師助理考點:磷的代謝08-08

    臨床執業醫師考點:脂類代謝10-12

    臨床執業醫師考點:蛋白質代謝09-0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有码视频一伊香蕉久久 | 午夜性色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sm | 制服丝袜国产日韩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