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答案

    時間:2024-09-26 12:49:36 教師資格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山東省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選題

    山東省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答案

      1.C【解析】l9世紀初,英國學校中出現(xiàn)了“導生制”。

      2.C【解析】道家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復歸”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順其自然。

      3.B【解析】從學生特定的社會身份來看,受教育權(quán)是他們最重要的權(quán)利。

      4.B【解析】只有領(lǐng)會了知識,才能更好地鞏固與運用。因此,領(lǐng)會知識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5.C【解析】學校文化的核心是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6.A【解析】素質(zhì)教育強調(diào)要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結(jié)合起來,既重視共性的發(fā)展,又重視個性的多樣化。

      7.B【解析】精神或觀念體現(xiàn)了學校的主導思想,所以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8.C【解析】杜威是最自覺、清醒地論證了直接經(jīng)驗在個人成長中的意義,是將兒童個體的直接經(jīng)驗加以規(guī)范和具體化為課程并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9.D【解析】這是一種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由一位教師在一堂課內(nèi)分別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

      10.A【解析】學校的其他工作都是為教學工作服務(wù)的。因此,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

      11.A【解析】夸美紐斯在其《大教學論》中對班級授課制作了詳細的理論論述。

      12.C【解析】品德是個體現(xiàn)象,是社會道德在個體身上的具體體現(xiàn)。

      13.D【解析】古希臘半島有兩個奴隸制國家斯巴達和雅典,由于地理、政治經(jīng)濟等原因,兩者的教育體制不同、目的不同、內(nèi)容與方法也不同,題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14.A【解析】教育目的受特定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制約,因此它集中反映了教育的性質(zhì)。

      15.B【解析】目標管理的理論核心是將傳統(tǒng)的他控式管理方式轉(zhuǎn)變?yōu)樽钥厥焦芾矸绞剑且环N以自我管理為中心的管理。

      16.D【解析】前三種是我國教育史上隋以前出現(xiàn)過的選士制度,隋代實行科舉以來一直沿用到清末。

      17.B【解析】盧梭認為讓兒童順其自然發(fā)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認為越是遠離社會影響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

      18.C【解析】人的身心發(fā)展不是一個勻速過程,有時快有時慢,不平衡。

      19.D【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須充分考慮生產(chǎn)力和科技發(fā)展的要求。

      20.A【解析】教學過程是促進學生的認識能力發(fā)展的過程,也是不斷提高教師認識水平的過程。因此,教學是一種認識過程。

      21.C【解析】心理學家根據(jù)身心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提出了關(guān)鍵期的概念。

      22.C【解析】題干是對民主管理模式的解釋。

      23.C【解析】“學為文士”是古埃及一般奴隸主階級追求的目標,所以古埃及設(shè)置最多的是文士學校。

      24.B【解析】溝通在學校管理活動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

      25.B【解析】課程類型是指課程的組織方式或設(shè)計課程的種類。

      26.B【解析】通過檢查復習既可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加深,又可督促學生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

      27.A【解析】有利于教育是班級組織建構(gòu)的首要原則。

      28.C【解析】德育的途徑是指德育的實施渠道或形式。

      29.D【解析】學校是一個社會組織,因此其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

      30.B【解析】目標評價模式的步驟都是圍繞目標展開的,所以確定目標是最為關(guān)鍵的步驟。

      二、多選題

      1.ACE【解析】BD兩項與題意不符。

      2.BCE【解析】此三點是我國教育目的區(qū)別于其他國家教育目的的本質(zhì)所在。

      3.ABE【解析】課程目標的確定依據(jù)主要有三個方面,即對學生、社會、學科的研究。

      4.BCD【解析】綜合性、可操作性和靈活性是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

      5.ABC【解析】社會活動與生產(chǎn)勞動屬于環(huán)境的范疇。

      6.ABC【解析】杜威倡導學生中心、生活中心和活動中心的“三中心”理論。

      7.ABCDE【解析】學生集體的培養(yǎng)有許多種方式,只要是有利于學生集體的成長和發(fā)展的方式都可看作培養(yǎng)的策略。

      8.ABCDE【解析】運用語言進行說服和運用事實進行說服都屬于說服法。

      9.ABDE【解析】制定者的哲學理念和理想人格是教育目的制定的主觀依據(jù)。

      10.ACE【解析】BD兩項對正常秩序的形成和發(fā)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不屬于正常秩序的內(nèi)容。

    >>>點擊查看原試題
      11.ABCE【解析】一個班的學生群體還稱不上是班集體。班集體的基本特征是:必須有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有一定的組織結(jié)構(gòu),有一定的共同生活準則和集體成員間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圍。

      12.ABCE【解析】多樣性不是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征。

      13.CD【解析】學校環(huán)境文化和設(shè)施文化是學校物質(zhì)文化的兩種形式。

      14.ABCE【解析】兒童與青年是不同的年齡階段,屬于身心發(fā)展的階段性。

      15.ABCDE【解析】我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少年兒童享有人身權(quán)和受教育權(quán),人身權(quán)除一般保護外,還有對人身自由、人格尊嚴、身心健康、隱私等權(quán)利的特殊保護。

      16.ABDE【解析】學科中心課程與題意不符,排除。

      17.ABE【解析1CD兩項是認識的共性而非特殊性。

      18.ACE【解析1BD兩項不屬于教學進度計劃的內(nèi)容。

      19.BCD【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和擇業(yè)指導三個方面。

      20.BC【解析】后兩項是近代學制產(chǎn)生以后才出現(xiàn)的,A項是我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

      三、判斷題

      1.√【解析】教育既是明顯的消費,又是潛在的生產(chǎn)。

      2.×【解析】還應(yīng)包括其進程安排。

      3.×【解析】在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社會歷史條件不同,教育目的也不同。

      4.×【解析】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模和速度是受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制約的。

      5.×【解析】柏拉圖將人分為三個等級。

      6.×【解析】西周以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

      7.×【解析】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后,教育才具有階級性。

      8.×【解析】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wù)。

      9.×【解析】班主任的職權(quán)影響力和個性影響力是相對獨立又密切相關(guān)的。

      10.×【解析】個體身心發(fā)展存在著個別差異性,因此教育教學必須因材施教。

      11.√【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進人的身心發(fā)展。

      12.×【解析】課程是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內(nèi)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還包括德育、體育等。

      13.√【解析】學校教育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高效率的科學知識再生產(chǎn)的主要途徑。

      14.×【解析】題干所指是斯巴達的教育。

      15.×【解析】這是新時代環(huán)境決定論的觀點。

      16.×【解析】二者不完全等同,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品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17.√【解析】教師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的專業(yè)知識,也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良好的教育理論知識。

      18.×【解析】教科書只是教材的主要部分,此外還有其他內(nèi)容。

      19.×【解析】只有有效的教學才對學生的發(fā)展有積極的教育影響。

      20.×【解析】備教材僅僅是備課的一方面,此外還要備學生、備教法。

      四、情景題

      (一)

      1.ABC【解析】教師備課主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即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制訂教學進度計劃。

      2.B【解析】材料中化學教師之所以出現(xiàn)問題,是因為他對學生的水平估計過高,沒有正確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

      3.ABC【解析】一名合格的教師應(yīng)具有四種素養(yǎng),即道德素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素養(yǎng)和心理素養(yǎng)。

      4.AB【解析】案例本身就是c項的反例。D項是典型的傳統(tǒng)教學觀,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提倡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觀。

      (二)

      1.C【解析】案例中,張老師嚴格要求學生是正確的,但是教育方法不當,沒有以愛護、尊重學生為前提。

      2.AC【解析】張老師體罰學生,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權(quán)與身心健康權(quán)。

      3.A【解析】新的義務(wù)教育法修訂時間是2006年。

      4.B【解析】《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提出,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

    【山東省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山東省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03-07

    山東省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試題03-07

    2024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真題09-25

    山東省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預測題03-07

    2024年中學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試題答案10-23

    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全真模擬題03-07

    2024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模擬真題答案09-22

    2016下半年教師證考試《教育學》全真模擬題答案03-18

    2016小學教師證考試《教育學》全真模擬題03-0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日韩欧美无限制视频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产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电影 | 中文字幕无线第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