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預測題答案

    時間:2024-09-18 08:21:55 教師資格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預測題答案

    >>>點擊查看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預測題答案

      1.【精析】D克伯屈首先提出設計教學法。

      2.【精析】C入學條件等級森嚴說明了受教育權的分配不平等。

      3.【精析】D題干是對班級平行管理概念的闡述。

      4.【精析】B布置課外作業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培養獨立學習和 工作的能力。

      5.【精析】A此觀點體現了教育無目的論。

      6.【精析】B我國教師的身份特征是專業人員。

      7.【精析】c班級建設的設計包括班級建設的目標、實現目標的途徑、具體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級建設目標的制定為最重要。

      8.【精析】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是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基 本要求。

      9.【精析】D“雙生子”實驗說明了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條件。

      10.【精析】C結構化策略強調知識結構,主張抓住知識的主干部分,削枝強干,構建簡明的知識體系。

      11.【精析】A德育體諒模式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

      13.【精析】B孔子很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4.【精析IA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 本途徑。課程能否有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能否為學習者所接受,從而促進其身心發展,都需通過實施才能得到答案。

      15.【精析】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 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前后相鄰的階段是有規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時期內,發展主要表現為數量的變化,經過一段時間后,發展由量變到質變,從而發展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階段。

      二、填空題

      16.《普通教育學》 17.學校系統

      18.政治經濟制度 19.人力資本

      20.外鑠論 21.教學目標

      22.人的全面發展 23.人格特征

      24.專業人員 25.課程設計

      26.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27.講授法

      28.鞏固知識 29.形式型

      30.備課 31.道德教育

      32.教育方法 33.明確的共同目標

      34.專題總結 35.自我實現的需要

      三、簡答題

      36.(1)教育的終身化。終身教育的本質在于,現代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一生。它是對過去將人的一生分為學習階段和學習結束后階段的否定。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來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運動,特別是使所有適齡兒童都能進入小學并降低輟學率,使所有中青年都擺脫文盲的運動。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對教育的單一性和統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體表現為培養目標的多元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是指現代科學技術(包括工藝、設備、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運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變化。

      37.(1)延長義務教育年限;(2)增強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的聯系,把兩者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3)高等教育的大眾化;(4)終身教育體系建構。

      38。(1)道德素養。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

      (2)能力素養。與學生交往溝通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協調管理能力;把握教材的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自我反思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教育科學研究能力。

      (3)知識素養。精深的專業知識;一定的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廣博的文化素養。

      39.(1)綜合性。選擇或制定教學策略必須對教學內容、媒體、組織形式、方法、步驟和技術等要素加以綜合考慮。

      (2)可操作性。教學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學原則,也不是在某種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教學模式,而是可供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參照執行或操作的方案,有著明確具體的內容。

      (3)靈活性。教學策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并參照學生的初始狀態,選擇最適宜的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并將其組合起來,保證教學過程的有效進行。

      40.中學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說服教育法;榜樣示范法;實踐鍛煉法;陶冶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評價法。

      四、論述題

      41.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是遺傳決定論的觀點。愛德華家族人才輩出固然與他們優良的遺傳因素有關,優良的遺傳素質為該家族成員的成才奠定了可靠的物質基礎、生理前提,提供了可能性,但可能性還不等于現實,遺傳素質只能為該家族的后代提供發展的物質前提,僅具備這樣的物質前提而沒有后天的環境影響和教育,缺乏個體的主觀努力,是無法使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的。所以,我們只能說,愛德華家族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客觀物質條件優越,具有遺傳素質的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環境條件。

      社會生產方式決定著這個家族的社會地位,使他們獲得了發展的優先權。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分工和隨之而產生的教育條件,能順利發展他們的才能,另外良好家庭環境的熏陶、榜樣的力量、家長對于子女的期望作用,這都有利于后代的成才。當然,他們的主觀努力也是他們成才的重要因素。這些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結合,構成了他們成才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條件。

      所以,盡管該家族人才輩出,但這并不完全是遺傳決定的,不能夸大遺傳素質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42.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于職業角色的多樣化。一般說來,教師的職業角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道者角色。教師負有傳遞社會傳統道德、價值觀念的使命。教師對學生的“做人之道” 、“為業之道”、“治學之道”等也有引導和示范的責任。

      (2)授業、解惑者角色。教師在掌握了人類經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技能的基礎上,對其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傳授給年青一代,并幫助他們解除學習中的困惑,啟發他們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技巧,使他們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3)示范者角色。教師的言行是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學生具有向師性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度會對學生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負起教育教學管理的職責,包括確定目標、建立班集體、制定和貫徹規章制度、維持班級紀律、組織班級活動、協調人際關系等,并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控制、檢查和評價。

      (5)朋友角色。在某種程度上,學生往往愿意把教師當做他們的朋友,也期望教師能把他們當做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師在學習、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導,希望教師能與他們一起分擔痛苦與憂傷、分享歡樂與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師工作對象的千差萬別以及教學內容的不斷發展變化,決定教師要以一種變化發展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工作對象、工作內容,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創新。

    【上半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預測題答案】相關文章:

    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小學教育學預測題03-21

    上半年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學模擬真題答案10-09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能力》預測題及答案03-01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預測題及答案03-01

    2017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預測題及答案03-01

    2017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仿真題答案03-20

    2017年跟單員考試預測題及答案01-20

    2017外貿跟單員考試預測題及答案01-22

    2016年CPA考試預測題及答案03-03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人成色77777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91 | 在线观看日韩成人Av |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院视频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