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模擬備考題(精選5套)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考試題,借助考試題可以更好地對被考核者的知識才能進行考察測驗。一份什么樣的考試題才能稱之為好考試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模擬備考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模擬備考題 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哪句說法是錯誤的?( )
A.素質教育是指以促進知識深刻內化為目標
B.以全面傳授更有價值的知識為基礎
C.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個性潛能發展為核心
D.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
2.構建素質教育目標,必須遵循青少年兒童身心素質發展的( ),才能保證目標的科學性、可行性。
A.順序
B.客觀規律
C.特征
D.重點
3.下列與“素質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項是( )。
A.博雅教育
B.全面發展教育
C.應試教育
D.終身教育
4.( )中關于教師素質的規定是制定和執行教師素質要求的根本依據。
A.《教師法》
B.《高等教育法》
C.《義務教育法》
D.《教育法》
5.《義務教育法》總則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 ),制定本法。
A.《憲法》和《教育法》
B.《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C.《憲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
6.我國現行義務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齡是( )。
A.五或六周歲
B.六或七周歲
C.七或八周歲
D.未作確定
7.我國法定的教師節是每年的( )。
A.9月1日
B.秋季開學后首個星期日
C.9月10日
D.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日
8.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 ),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
A.年齡差異
B.性格差異
C.個體差異
D.民族差異
9.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 )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A.體罰
B.變相體罰
C.體罰、變相體罰
D.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
10.在履行教育教學義務的活動中,教師必須遵守職業道德規范,最主要、最基本的是要堅持( )。
A.團結協作
B.教書育人
C.嚴謹治學
D.愛崗敬業
11.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劑的是我國古代的( )。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孫思邈
12.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草堂詩余》、《東坡樂府》、《稼軒長短句》、《白石道人歌曲》均是詞集。
B.把長篇小說分成若干章節,每一章叫做“一回”,用這種形式寫成的小說叫做“章回小說”,如《紅樓夢》、《三國演義》、《烈火金剛》等。
C.《阿房宮賦》、《師說》、《論積貯流》、《項脊軒志》、《石鐘山記》都在標題中標明了文體。
D.“念奴嬌”“永遇樂”“水調歌頭”“倘秀才”“西江月”“揚州慢”“雨霖鈴”等都是詞牌名。
13.音序法不包括( )。
A.漢語拼音字母法
B.筆畫法
C.聲部法
D.韻部法
14.保險公司X正在考慮發行一種新的保單,為那些身患困擾老年人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他們要求的服務。該保單的保險費必須足夠低廉以吸引顧客。因此,X公司將為從保單中得到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將要產生的索賠而憂慮。
以下哪一種策略將最有可能把X公司在該保單上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
A.吸引那些將在未來很多年里都不可能提出要求從該保單中獲益的中年顧客
B.僅向那些年幼時沒有得過任何嚴重疾病的個人提供保險
C.在該項保單中提供比在其他成本更低的保單中數量更多的服務
D.僅向那些被其他保險公司在類似的保險項目中拒絕的人提供保險
15.按測驗的目的分類可分為診斷性測驗、終結性測驗和( )。
A.形成性測驗
B.個別測驗
C.人格測驗
D.常模參照測驗
16.從“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權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沒有投票權的公民”,是利用( )得出的結論。
A.換質法
B.換位法
C.換質位法
D.引導法
17.根據1992年統計,社會服務和個人服務領域的就業比重在美國為22%,日本為22%,德國為28%,加拿大為31%,巴西為35%,而我國僅為5%,差距很大。這一領域為國有企業解決富余勞動力問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下面哪項最能反映上文的主要觀點?( )
A.第三產業是吸納勞動力較多的領域
B.國有企業必須認真解決富余勞動力問題
C.解決國營企業富余勞動力是深化改革的關鍵
D.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為國有企業解決富余勞動力提供條件
18.如果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則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 )。
A.同一關系
B.屬種關系
C.交叉關系
D.矛盾關系
19.轉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區別只是多了能使它產生額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學家就已經知道怎樣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將外來基因移植到某種植物的脫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產生靠雜交方式根本無法獲得的某種新的特性:抗除莠劑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
性、抗某種害蟲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來自任何生命體:細菌、病毒、昆蟲等。
根據文意,對“轉基因作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因環境影響脫氧核糖核酸的變化而產生額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夠產生抗除莠劑、抗植物病毒等額外基因的作物
C.一種利用移植其他生命體基因而形成的新的雜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的生命體基因從而產生額外特性的作物
20.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私人轎車進入家庭,對中國人來說轎車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然而,隨著私家車的日益增多,將使本來就十分嚴重的交通緊張狀況面臨雪上加霜的困境,因此,中國的交通問題最終必然限制私人轎車的發展。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最能駁斥上述觀點?( )
A.私人轎車的.增多不是交通緊張狀況加劇的主要原因
B.應先發展交通,再發展轎車工業
C.隨著轎車進入家庭,必將帶動中國交通的大發展,從來就是先有車,然后才有路
D.在人口眾多、交通不發達的中國,發展私人轎車是愚蠢的
21.以下句子中,沒有動詞的使動用法的一句是( )。
A.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B.且庸人尚羞之
C.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D.晉侯飲趙盾酒
22.“醫院里的醫生和護士,包括我在內,總共是16名。下面講到的人員情況,無論是否把我計算在內,都不會有任何變化。在這些醫護人員中:
(1)護士多于醫生。
(2)男醫生多于男護士。
(3)男護士多于女護士。
(4)至少有一位女醫生。
這位說話者是什么性別和職務?( )
A.男醫生
B.女護士
C.男護士
D.女醫生
23.“古之人不余欺也”中的“余”屬于詞類活用中的( )。
A.賓語前置
B.謂語前置
C.成分省略
D.定語后置
24.開展國際營銷的企業一旦在某國外市場建立了一套廣泛的銷售網絡并取得銷售的顯著增長,就應該在國外市場上采取與本國類似的營銷策略。因此,在開創初期,或在才建立了銷售代表處的國外市場上,需采取與本國不同的營銷策略。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則最能支持文中結論?( )
A.國外市場與本國市場上的銷售網絡可以完全相同
B.廣泛的銷售網要優于不發達的銷售網
C.某些國家的經濟比其他國家發展迅速
D.比較起來,大型的國外市場比小型的更能適應本國營銷策略
25.以下不屬于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的是( )。
A.內容上的科學性
B.結構上的條理性
C.語言的準確性
D.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都明確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26.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怎樣評價學生的優、良、中、差呢?為此,制訂了這樣的標準:一是在大綱規定的基礎科60分以上,并能發現自己的特長且有所發展的,視為及格;二是基礎科及格或良好,特長科明顯超過同年級學生的,視為良好;三是基礎科良好,特長科大大超過同年級學生或有所發明創造的,視為優秀;四是僅基礎科及格或僅特長科有所發展的,均視為不及格;五是僅基礎科良好,或特長科單方獨進的,視為畸形發展,作降格評價。這一評價標準的實施,使絕大部分差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優勢與途徑,也使文化課考試分數好的學生不再自我感覺良好,從而找到了良性互補、和諧發展的新路子。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高漲,各科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總分由原來年級的倒數第二,上升到年級的第二名。
問題:請你針對案例中制訂的評價標準,談談自己的看法。
27.某校班主任李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學生高某的作業本中夾了一封寫有X X X收的信件,李老師順便拆封閱讀了此信。這是高某寫給一位女同學的求愛信,李老師看了十分生氣,后來在班會上宣讀了此信,同時對高某提出了批評。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張字條后離家出走。
高某家長找到李老師理論并要求將高某找回。李老師解釋說:“我作為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職責,我批評高某是為了教育和愛護他。他是從家中出走的,與我的工作沒有關系。”
請問:(1)李老師的哪些做法不正確?試述你的判斷所依據的法規及條款。
(2)李老師的解釋是否正確?為什么?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30分)
28.請以《如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而不是促進知識深刻內化。
2.B【解析】青少年身心素質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制定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依據。
3.B【解析】略。
4.A【解析】《教師法》中關于教師素質的規定是制定和執行教師素質要求的根本依據。
5.A【解析】《義務教育法》是以憲法和教育法為依據制定的。
6.B【解析】略。
7.C【解析】略。
8.C【解析】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因此,教師只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因材施教,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9.D【解析】任何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都不應當在學校范圍內發生。
10.B【解析】教書育人是在教師在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中最主要、最基本的。
11.B【解析】華佗是東漢末杰出的外科學家,他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先發明麻醉劑,并最早應用全身麻醉的醫學家,堪稱“外科鼻祖”。
12.D【解析】略。
13.B【解析】音序法是按照字(詞)音排檢漢字的方法。主要有漢語拼音字母法、韻部法和聲部法。
14.A【解析】X公司想要降低在該保單上的損失,就要減少為該保單支付的金額。吸引那些將在未來很多年里都不肯定提出要求從該保單中獲益的中年顧客,可以達到這個目的,B、C、D都不能達到。故選A。
15.A【解析】按照測驗的目的分類,可分為診斷性測驗、形成性測驗、終結性測驗。
16.A【解析】從“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權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沒有投票權的公民”,是利用換質法得出的結論。
17.D【解析】題干所述的觀點是我國社會服務和個人服務領域的就業比重與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加快服務業領域的發展,有助于解決國有企業解決富余勞動力問題。D項的表述反映了題干內容。
18.A【解析】如果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則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同一關系。
19.D【解析】根據原文第一句可知構成“轉基因”的基本信息是“產生額外特性”和“移植”。A項把“將外來基因移植到某種植物的脫氧核糖核酸中去”改成了“因環境影響”,顯然不當;B項只是援引了原文的例子,沒有歸納和概括;C項雖指出了“移植”,卻把產生“額外特性的作物”變成“雜交作物”。故選D。
20.C【解析】題干所述的觀點是轎車的大量涌入將惡化交通緊張狀況,C的觀點是轎車的涌人是交通發展的動力,駁斥了題干的觀點。
21.B【解析】A、C為不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D為及物動詞的使動用法。
22.B【解析】由男醫生多于男護士,男護士多于女護士,和護士多于醫生,推出男醫生數量>男護士數量>女護士數量>女醫生數量。由于l6人中,護士多于醫生,則護士最少9人,醫生最多有7人,可知男醫生只能是6人,女醫生只能是1人,進而推得男護士5人,女護士4人。又由于“無論是否把我計算在內,都不會有任何變化”,因為女醫生只有l人,如果她是說話人,如果不把她計算在內,那么就沒有女醫生了,不滿足條件。只有她是女護士的情況可以符合題意。
23.A【解析】“古之人不余欺也”中的“余”是賓語前置的用法。
24.D【解析】略。
25.D【解析】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的是內容上的科學性、結構上的條理性、語言的準確性。
二、材料分析題
26.【答案要點】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且具有個人特長的有用人才,其實質就是通過合格加特長的標準和策略培養人才。因此,我們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在學生的身心特性確立發展方向時,特長的發展最好與相關方面的發展和諧并進。但和諧發展與全面發展又有所區別。和諧發展是學生對全面發展的具體選擇。作為學生整體來說,應把全人類的知識、技能和優良品質都繼承下來。但作為學生個體來說,只能以特長為龍頭帶動槽關方面和諧發展,成為基礎相對寬厚而特色鮮明的人才。
27.【答案要點】(1)李老師私自拆閱學生高某信件的行為和在班會上宣讀高某信件的行為是不正確的。因為上述行為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條和第三十一條的規定。
(2)李老師的解釋不正確,因為李老師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的職責,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礎上。《教師法》規定,教師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是教師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愛護學生而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本案例中李老師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高某的離家出走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寫作題
28.提示:所謂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自主地進行學習,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學生樂于學習,對學習建立自信心時,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興趣,自主學習。
(2)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3)激發學習內部動機,保持自主學習的持久動力。
(4)發展元認知,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5)教師多進行思維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6)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模擬備考題 2
1、許老師因為小明上課不注意聽講,罰其自扇耳光五下,并將他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該老師的做法()
A.十分正確,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B.侵犯了小明的生命健康權
C.是班級管理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小明的人格尊嚴權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人格尊嚴權指學校、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尊嚴,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案例中許老師罰小明自扇耳光,并將其座位調至最后一排,嚴重侵犯了小明的人格尊嚴。
2、某學校安排音樂教師兼職法制教育。該學校的行為()。
A.正確,節約了教學資源
B.正確,有利于教師全面發展
C.不正確,學校應聘請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
D.不正確,學校應取消法制教育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九條規定,“學校應當聘任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學校根據條件可以聘請校外法律輔導員”,3、林某是一名15歲的中國籍新加坡女孩兒,關于她接受教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是中國國籍的公民。就享有我國義務教育規定的權利及義務
B.林某是外國人,想接受我國教育就可以接受教育,不想接受也可以
C.林某可優先在我國升學
D.林某不可以在我國獲得獎學金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4、《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人才發展的指導方針不包括()。
A.局部開發
B.服務發展
C.創新機制
D.人才優先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人才發展的指導方針是: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
5、下列選項中,按照詩句所代表的二十四節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問東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②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③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④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蠶食飽
A.③①④②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①為春季的谷雨,②為秋季的白露,③為春季的驚蟄,④為夏季小滿。根據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據此可知答案選A。
6、傳統文化是現代流行文化的重要靈感源泉。《青花瓷》這首歌廣為傳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傳神地表達了青花瓷的特點。下列關于青花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青花瓷的出現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燒制成功,使瓷器與書畫的結合更為緊密
C.青花瓷是一種彩瓷,景德鎮是其重要產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內的瓷器大量銷往海外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東漢時期燒出成熟的青瓷,北朝時期燒出成熟的白瓷。“素坯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說明瓷器與書畫的結合更為緊密。青花瓷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包括青花瓷在內的瓷器大量銷往海外。青瓷、白瓷的出現早于青花瓷,故本題選A。
7、小文是一個很內向的孩子,課堂很少發言.但某天上課她舉手的時候,語文老師王老師并沒有點她回答問題。小文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您為什么不點我回答問題呢?”王老師應當如何回應?()
A.我沒看到.你舉得太低了
B.這樣吧。現在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C.老師很難注意到每一個學生
D.你今天能舉手太好了,我以后多關注你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這是課堂突發事件類型的題目,老師首先要冷靜,然后要隨機應變,既要維護老師的尊嚴,又能很好地讓學生接受。
8、在確定小組長時,馬老師指定在班級中有點兒孤僻、不合群的王蕊同學做小組長,并讓她和班級其他同學多多交流。一段時間后。王蕊同學和其他同學有了更多的交流,人也開朗了很多。馬老師的行為()。
A.恰當,教師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B.恰當,班級管理活動每個人必須強制參加
C.不恰當,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私人空間
D.不恰當,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個性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包括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題干中馬老師注意到了班級中的有點孤僻、不合群的學生王蕊,培養其與人交往的能力,符合素質教育中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理念。
9、在備戰小考時,某小學老師一起分析考點,揣摩考題。老師們常常商量,你生怕我有了遺漏,我擔心你的身體吃不消。大家互相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這表明老師們能夠做到()。
A.誠以待人,嚴于律己
B.學習先進,自我提高
C.謙虛為懷,貴有自知
D.通力合作,共同進步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材料中的教師們互相學習,共同提高,說明教師能夠做到通力合作,共同進步。
10、語文課上。每當講到一些文人墨客、科學家的故事時,杜老師總會拓展這些人物是如何熱愛祖國、積極探索、獻身事業的。這表明了劉老師可以做到()。
A.愛國守法。
B.愛崗敬業。
C.終身學習。
D.教書育人。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教書育人指的是一方面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杜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講授知識。同時還向學生傳遞敬業、探索及愛國的精神,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中的教書育人。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模擬備考題 3
1.既為“初唐四大家”之一又是“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書法家是( )。
A.顏真卿
B.褚遂良
C.歐陽詢
D.柳公權
【答案】C
2.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問題是( )。
A.為人師表
B.教書育人
C.愛崗敬業
D.關愛學生
【答案】B
3.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和管理教育的原則是( )。
A.統一管理,分工負責
B.統籌規劃,協調管理
C.統籌規劃,以縣為主
D.分級管理,分工負責
【答案】D
4.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
A.教育工作要抓住發展的關鍵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漸進
C.教育工作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分階段進行
D.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答案】A
5.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學校和幼兒園安排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參加集會、文化娛樂、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應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防止發生( )。
A.交通安全事故
B.人身安全事故
C.突發事故
D.食品安全事故
【答案】B
6.以下各組概念具有交叉關系的是( )。
A.機關,學校
B.小麥,農作物
C.金屬,非金屬
D.大學生,共產黨員
【答案】D
7.一般認為,1818年的《弗蘭肯斯坦》是科幻小說的開山之作,作者是( )。
A.凡爾納
B.威爾斯
C.阿西莫夫
D.瑪麗·雪萊
【答案】D
8.“高山流水”是任何人都極為欣賞的'古典音樂,而每個人對任何一種古典音樂的態度是要么著迷,要么不欣賞。由此可見( )。
A.任何人都欣賞古典音樂
B.任何人都不欣賞古典音樂
C.任何人都對“高山流水”著迷
D.有些人對“高山流水”不著迷
【答案】D
9.開展素質教育,必須堅持“( )”的原則。
A.德育為先,五育并舉
B.全面發展
C.以人為本
D.終身學習
【答案】C
10.《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條例》規定,班主任工作量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 )。
A.三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一半
【答案】D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模擬備考題 4
單項選擇題
1.認為人都有側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是( )的觀點。
A.孟子
B.朱熹
C.王陽明
D.程頤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下列關于作家、作品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左傳》是一部著名的史學和文學名著,課文《曹劌論戰》就選自其中
B.《愛的教育》是英國作家德亞米契斯為9至13歲的小孩創作的一部散文集,以日記體形式講述了一個叫阿廖沙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
C.柳宗元是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東集》
D.莫泊桑是法國作家,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他的作品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德?亞米契斯是意大利小說家,《愛的教育》是一本描寫少年生活的特寫集,而阿廖沙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中《童年》里的人物。
3.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東漢末年某一兒童將圓周率背誦至第7位
B.唐代女性以細腰為美,瘦身成為當時婦女中流行的時尚
C.清朝末年中山裝開始在國人中流行
D.19世紀末我國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大學教育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A項考查了第一位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后7位的科學家——南北朝時期的祖沖之。B項巧妙地利用現代人們追求以“瘦”為美的觀點,來考查唐朝當時的人體美觀點。C項從服飾方面來考查歷史文化知識。清朝時人們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中山裝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來的服裝。
4.下列儒家經典名句中體現中國傳統文化關注人、重視人、崇尚人的價值取向的是( )。
①《尚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
②《論語?鄉黨》:“廄焚。子退朝,日:‘傷人乎’不問馬。”
③《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④《荀子?王制》:“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所涉及的文言經典名句大都直白、淺顯,只要有基本的古文閱讀能力即可明白其意,不難回答;另外③中語句是關于學習的方法的,不是關于關注人、重視人、崇尚人的價值取向的,拿準了這一點,運用排除法,就可以輕松作答。
5.按文學體裁給以下課文分類正確的是:( )。
①《聽潮》②《海燕》③《在烈日和暴雨下》④《故鄉》⑤《分馬》⑥《濟南的冬天》⑦《梅嶺三章》⑧《七根火柴》⑨《周總理,你在哪里》⑩《菜園小記》
A.①③⑥⑩
B.③④⑤⑧
C.②⑦⑨⑩
D.④⑥⑧⑩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B項中均為小說。
6.下列詩句和作者搭配正確的是( )。
A.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岑參
B.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杜甫
C.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白居易
D.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陳子昂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D項出自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A項是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B項是孟郊《游子吟》中的詩句。C項是李白的《月下獨酌》中的詩句。
7.下列關于人文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開創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的朝代是隋朝
B.“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體現
C.提出“中庸”這一中國傳統文化最高價值原則的人是孔子
D.嚴復翻譯出版的《天演論》所宣傳的主要思想是“師夷長技以制夷”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嚴復翻譯出版的《天演論》所宣傳的主要思想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源自于魏源的《海國圖志》。
8.契訶夫《苦惱》中老車夫姚納的苦惱是( )。
A.風雪交加中拉不到乘客
B.小馬沒有食物
c.兒子突然病故
D.無處訴說喪子之痛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苦惱》主要是要體現出俄國社會里的人情冷漠,人甚至不如動物通人性的不正常的社會現象。
9.中西文化交相輝映,如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是同時代的著名戲劇家。下列屬于同時代同一領域的文化名人是( )。
A.孟子和蘇格拉底
B.關漢卿和達爾文
C.王陽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鳩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此題為中西對比,根據各人生活時代加以對比可判斷。也可以從研究領域來分析。
10.“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出自( )。
A.柳宗元
B.韓愈
C.歐陽修
D.蘇軾
【參考答案】B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模擬備考題 5
1.新的教育思想必須在教育教學改革的( B )中產生。
A.研究 B.實踐
C.理論 D.制度創新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所稱的未成年人是指( A )。
A.未滿18周歲的公民 B.未滿16周歲的公民
C.年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公民 D.未滿14周歲的公民
3.我國《教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國家鼓勵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社會組織采取措施,為公民接受( D )創造條件。”
A.教育 B.平等教育
C.普及教育 D.終身教育
4.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國家鼓勵高等學校畢業生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缺乏教師的學校任教,其身份是( A )。
A.志愿者 B.實習者
C.兼職者 D.見習者
5.有一個學生經常上課打瞌睡,對此,教師最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是( D )。
A.讓他的'同桌叫醒他
B.讓他坐在教室的前部或者靠近講臺的地方
C.讓他回答問題使他保持活躍狀態
D.當著全班同學面訓斥他,使他清醒
6.教師要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業務,勇于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這說明教師要樹立( D )職業道德。
A.教書育人 B.愛崗敬業
C.為人師表 D.終身學習
7.下列觀點不屬于達爾文進化理論的是( D )。
A.生物在代代相傳的繁育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變異
B.變異的長期積累,導致各個物種出現千變萬化
C.變異是長期存在、逐步發展的,進化是逐漸發生的
D.生物進化不是“適者生存”,而是“幸者生存”
8.20世紀40年代末,美國物理學家( C )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起源于160億年前溫度和密度極高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
A.愛因斯坦 B.奧本海默
C.伽莫夫 D.霍金
9.下列哪位古代文人不是“初唐四杰”?( A )
A.王維 B.楊炯
C.盧照鄰 D.駱賓王
10.標志著批判現實主義文學誕生的作品是( C )。
A.《浮士德》 B.《魯濱遜飄流記》
C.《紅與黑》 D.《人間喜劇》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模擬備考題】相關文章: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模擬備考題(附答案)07-24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模擬考題及答案解析07-18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題06-04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模擬題07-03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試模擬題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