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考試擬真題

    時間:2024-08-03 02:07:30 心理咨詢師 我要投稿

    2016年心理咨詢師考試擬真題

      2016年的心理咨詢師考試即將舉行,以下是小編yjbys為您推薦的一些關于心理咨詢師考試擬真題,歡迎學習參考,同時祝所有考生獲得理想的好成績!

    2016年心理咨詢師考試擬真題

      1.按測驗的功能,可將測驗分為(  )

      A.智力測驗

      B.特殊能力測驗

      C.人格測驗

      D.投射測驗

      2.自我防御機制(  )

      A.是由于個體把焦慮當成一種危險或不愉快的信號而產生的

      B.源于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和現實要求而產生的雙重壓力

      C.是為了調整本我欲望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D.是為了抵御來自他人的負性評價所采取的應對方式

      3.少年期性心理咨詢的主要內容包括(  )

      A.幫助有性過失的少年

      B.增強少年的性知識

      C.改進少年的性教育狀況

      D.幫助少年意識到兩性差別和兩性關系

      4.解釋、歸納和驗證臨床資料時,應該重點分析(  )

      A.其他人對求助者的評價

      B.咨詢師對求助者的評價

      C.求助者所處環境條件

      D.求助者個體方面情況

      5.認知行為治療程序吸收了(  )

      A.行為技術及合理情緒療法中的成分

      B.積極關懷技術的成分

      C.情緒技術及系統脫敏療法中的成分

      D.精神分析技術的成分

      6.阻抗產生的原因中,來源于求助者方面的包括(  )

      A.生理功能的嚴重失調

      B.成長帶來的某種痛苦

      C.機能性行為失調

      D.反抗咨詢的動機

      7.MMP1的適用范圍是(  )的人群。

      A.年齡16歲以上

      B.年齡10歲以上

      C.小學畢業以上文化水平

      D.初中畢業以上文化水平

      8.SCL-90考察受測者敵對表現的角度包括(  )

      A.感知

      B.思維

      C.情感

      D.行為

      9.注意的特點包括(  )

      A.指向性

      B.目的性

      C.集中性

      D.持久性

      10.G·W·奧爾波特認為,社會的存在,也就是他人的存在方式包括(  )

      A.現實的存在

      B.想象的存在

      C.隱含的存在

      D.虛擬的存在

      11.關于自我(self),正確的說法包括(  )

      A.是個體自我知覺的體系與認識自己的方式

      B.也叫自我意識

      C.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的認知

      D.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

      12.處于他律道德判斷階段的兒童的特征包括(  )

      A.進行道德判斷時主要依據行為的物質后果

      B.進行道德判斷時不考慮行為者的主要動機

      C.道德判斷受兒童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所支配

      D.已形成兒童自己的主觀價值標準

      13.成人思維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

      A.辨證性

      B.相對性

      C.實用性

      D.抽象性

      14.正常心理活動能保證我們(  )

      A.順利適應環境

      B.維持生理機能

      C.進行人際交往

      D.認識客觀世界

      15.屬于標準分數常模的是(  )

      A.百分等級

      B.T分數

      C.比率智商

      D.離差智商

      16.兒童心理障礙包括(  )

      A.多動

      B.多余動作

      C.緘默

      D.模仿動作

      17.對癥狀的自知是指求助者(  )

      A.能否提供與咨詢密切聯系的資料

      B.能否認識到自己的心理行為異常

      C.對自己的心理行為異常怎樣解釋

      D.對自己經歷的重大事件怎樣解釋

      18.面質技術也稱(  )

      A.質疑

      B.對抗

      C.指責

      D.正視現實

      19.陽性強化法的操作步驟包括(  )

      A.明確治療的靶目標

      B.監控靶行為

      C.設計新的行為結果

      D.實施強化

      20.在CRT的記分系統中,采用了(  )

      A.標準九分

      B.IQ分數

      C.標準十分

      D.百分等級

      21.16PF的高分與低分的范圍分別為(  )

      A.1分~2分

      B.1分~3分

      C.8分~10分

      D.9分~10分

      22.瞬時記憶的編碼方式包括(  )

      A.語義

      B.感覺后像

      C.語音

      D.刺激物的形象

      23.自尊需要包括(  )

      A.對成就、優勢與自信等的欲望

      B.對名譽、支配地位、贊賞的欲望

      C.對歸宿感的需要

      D.對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2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包括(  )

      A.羞恥感的個體往往會感到沮喪、自卑等,認為自己對事情的發展無能為力

      B.健康的羞恥感是個體心理發展的自然結果,是人適應社會、改善自我的一種動力

      C.內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譴責,并試圖做出努力來彌補自己的過失

      D.內疚感越強,個體心理越健康

      25.遺傳決定論的觀點包括(  )

      A.心理發展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B.心理發展的過程是遺傳素質的自然顯現過程

      C.環境只能促進或延緩遺傳素質的自我顯現

      D.環境的作用也很大

      26.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特點有(  )

      A.最初對學習的內容更感興趣,以后逐步對學習的外部活動更感興趣

      B.最初的學習興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漸對不同學科內容產生不同的興趣

      C.游戲因素在學習興趣上的作用逐漸降低

      D.游戲因素在學習興趣上的作用逐漸加強

      27.意志缺乏者的臨床癥狀包括(  )

      A.精神活動不協調

      B.自知力不完整

      C.缺乏應有的主動性

      D.生活極端懶散

      28.按測驗材料的性質,可將測驗分為(  )

      A.文字測驗

      B.主題統覺測驗C.智力測驗D.操作測驗

      29.行為治療的主要方法包括(  )

      A.系統脫敏法

      B.自我管理技術

      C.厭惡療法

      D.處罰技術

      30.心理咨詢師在會談中,除了要注意提問的數量和頻率,還應該(  )

      A.了解所提問題的性質

      B.體現咨詢的獨特風格

      C.清楚提問可能的后果

      D.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

      31.收集求助者資料時圍繞的七個問題包括(  )。

      A.who

      B.what

      C.why

      D.how

      32.移情的類型包括(  )

      A.正移情

      B.假移情

      C.負移情

      D.泛移情

      33.英文原版的瑞文測驗的類型主要包括(  )

      A.兒童型

      B.彩色型

      C.標準型

      D.高級型

      34.SAS的每個項目按癥狀出現的頻度分為4級評分,其中包括(  )

      A.10個正向評分題

      B.5個反向評分題

      C.15個正向評分題

      D.10個反向評分題

      35.肖計劃的“應對方式問卷”有6個分量表,其中包括(  )

      A.求助

      B.投射

      C.幻想

      D.自責

      36.需要(  )

      A.是有機體內部不平衡狀態

      B.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的體驗

      C.表現為有機體對內外環境條件的欲求

      D.是激發并維持個體活動的內部動力

      3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包括(  )

      A.動機強度和活動效率的關系呈u型曲線

      B.中等程度的動機,活動效率最高

      C.活動的最佳動機水平存在個體差異

      D.活動的性質影響活動的最佳動機水平

      38.處于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具有的特征包括(  )

      A.泛靈論

      B.自我中心

      C.思維的可逆性

      D.掌握守恒

      39.“老年喪失期觀”認為老年期喪失的內容包括(  )

      A.心身健康

      B.興趣愛好

      C.社會角色

      D.生活規律

      40.焦慮性人格障礙的特點是(  )

      A.總是感到不安

      B.對他人意見過分敏感

      C.一貫猜疑偏執

      D.習慣性夸大潛在危險

      參考答案:

      1.ABC【解析】按測驗的功能分類,可以將測驗分為智力測驗、特殊能力測驗與人格測驗。智力測驗的功能是測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特殊能力測驗是測量個人的特殊潛在能力,多為升學、職業指導以及一些特殊工種人員的篩選所用,如音樂、繪畫、機械技巧、文書才能測驗。人格主要用于測量性格、氣質、興趣、態度、品德、情緒等方面的個性心理特征。按測驗的嚴謹程度可以將測驗分為客觀測驗和投射測驗。在客觀測驗中,所呈現的刺激詞句、圖形等意義明確,只需被試者直接理解,無須發揮想像力來猜測和遐想。而投射測驗中,刺激沒有明確目的;問題模糊,對被試的反應也沒有明確規定,被試者做出反應時,一定要憑借自己的想象力加以填充,使之有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恰好投射出被試者的思想、情感和經驗。典型的投射測驗有羅夏墨跡測驗、主題統覺測驗、自由聯想測驗和句子完成測驗。

      2.ABC【解析】自我防御機制是精神分析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認為,當自我把焦慮當成一種危險或不愉快的信號時,它就會做出反應,形成自我防御機制。這種防御機制,是自我在承受本我的欲望壓力時,同時又顧及到現實要求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自我便漸漸形成了的一種功能,這種功能可以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用一定的方式調整自我欲望與現實之間的矛盾。經過調整,可以使人們同時接受自我欲望和現實要求,從而不致引起情緒上的嚴重痛苦和焦慮。不論是正常人或神經癥病人,都會使用自我防御機制。防御機制包括壓抑、投射、置換、反向、合理化、升華、轉移等。

      3.ABCD【解析】略。

      4.ACD【解析】解釋、歸納和驗證臨床資料時,應該重點分析三類資料:1)求助者個體方面的(生物特性的、心理與行為的以及自我意識及其表現的)情況;2)有關求助者的環境條件(人事關系、工作環境、生活的物質條件);3)他人對他的評價(對他的一般印象、對治療情況的評價等)。這三類材料可以說都是很有用的,因為它幾乎概括了一個人的一切。

      5.AC【解析】認知行為治療技術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治療思想的融合。純粹的行為技術在它登上心理治療的舞臺時曾希望能包治百病,但僅僅采用經典條件反射或操作條件反射技術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心理問題。沃爾甫的系統脫敏程序也不是純粹的行為技術,它也要求病人通過思維過程去認識引起焦慮的刺激。這期間,作為中介變量的認知概念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到了20世紀70年代,埃利斯、拉扎洛斯、貝克以及梅肯鮑姆等理論家吸收了行為技術以及埃利斯的合理情緒療法中的成分,提出了認知行為治療程序。到了20世紀80年代,它的適用范圍已大大拓寬,甚至超過了行為治療和合理情緒療法本身。

      6.BCD【解析】阻抗,本質上是對心理咨詢中自我暴露與自我變化的抵抗,它表現為人們對于某種焦慮情緒的回避,或是對某種痛苦經歷的否認。卡瓦納認為來自求助者的阻力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因為成長必然帶來某種痛苦,二是因為行為的失調是機能性的,三是求助者可能帶有某種反抗心理咨詢的動機。

      7.AC【解析】略。

      8.BCD【解析】SCL-90又名癥狀自評量表,由德若伽提斯于1975年編制,本量表有90個項目,包含有較廣泛的精神病學內容,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直至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均有涉及,并采用10個因子分別反映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其中,敵對因子主要從思維、情感及行為三方面來反映受檢者的敵對表現,項目包括從厭煩、爭論、摔物直至爭斗和不可抑制的沖動爆發等各個方面。每個項目采用5級評分制,具體為:沒有、很輕、中度、偏重和嚴重。

      9.AC【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過程的動力特征之一,注意有兩個基本特點:1)注意的指向性,表現出人的心理活動具有選擇性;2)注意的集中性,不僅指離開一切與活動對象無關的東西,而且也指對各種干擾刺激進行抑制,以保證注意的對象能得到比較鮮明和清晰的反映,表現在心理活動的緊張度和強度。注意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他是心理過程的一種狀態(特點)。它與認識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難以分開,是一切心理活動的共同特征。

      10.ABC

      11.ABC【解析】自我,亦稱自我意識或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狀態的認知,包括對自己生理自我狀態、心理狀態、人際關系和社會角色的認知。羅杰斯認為,自我概念比真實自我對個體的行為及人格有更為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個體自我知覺的體系與認識自己的方式。而選項D“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是指自尊。

      12.ABC【解析】皮亞杰認為兒童道德認知發展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分別是前道德判斷階段、他律道德判斷階段和自律道德判斷階段。處在他律道德階段的兒童,受他自身以外的價值標準的支配,此階段兒童對行為作出判斷時主要依據的是行為的物質后果,而不考慮行為者的主要動機。選項D“已形成兒童自己的主觀價值標準”是處于自律道德階段兒童的主要特點。

      13.ABC【解析】青年期之后的成人思維主要表現在知識的應用上,辯證的、相對的、實用性的思維形式逐漸成為重要的思維形式。

      14.ACD【解析】正常的心理活動,具有三大功能:1)能保障人作為生物體順利地適應環境,健康地生存發展,2)能保障人作為社會實體正常地進行人際交往,在家庭、社會團體、機構中正常地肩負責任,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社會組織正常運行;3)能使人類正常地、正確地反映、認識客觀世界的本質及其規律性,以便創造性地改造世界,創造出更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條件。

      15.BD

      16.ABC【解析】兒童心理障礙的內容與形式不復雜,但由于兒童表達情感不能像成人那樣通過語言宣泄內心壓抑,所以心理障礙更多以行為障礙為主,如多動、緘默、多余動作、攻擊、退縮行為,等等。

      17.BE【解析】心理咨詢師在進行初步診斷時,需要對來訪者的心理問題進行一個判斷,即確定來訪者的心理問題是否屬于心理咨詢的工作范圍,其中一點就是從求助者對“癥狀”的“自知”程度來分析。所謂對癥狀的“自知”是指求助者能否認識到自己的心理行為異常,以及對這些異常做怎樣的解釋。

      18.ABD【解析】面質,又稱質疑、對質、對峙、對抗正視現實等,是指心理咨詢師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常見的矛盾有:1)言行不一致;2)理想與現實不一致3)前后言語不一致;4)咨訪意見不一致。

      19.ABED【解析】陽性強化法的操作步驟可以分為四步:1)明確治療的靶目標,靶目標越具體越好,如果目標過大,將難以操作,設定的目標應當可以客觀測量與分析,2)監控靶行為,評定靶行為的基礎水平,詳細觀察和記錄該行為發生的頻度、程度和后果。特別要注意靶行為的直接后果對不良行為的強化作用;3)設計新的行為結果,設計新的結果取代以往不良行為產生的直接后果;4)實施強化,繼續記錄靶行為,當求助者出現適當行為時及時給予強化。

      20.BD【解析】CRT量表分數先將被試的原始分數換算為相應的百分等級,再將百分等級轉化為IQ分數。

      21.BC

      22.BD【解析】瞬時記憶又稱感覺記憶或感覺登記,是指外界刺激以極短的時間一次呈現后,信息在感覺通道內迅速被登記并保留一瞬間的記憶。瞬時記憶記住的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因為瞬時記憶的信息首先是以感覺后像的形式在感覺通道內加以登記的。一般把視覺瞬時記憶叫圖像記憶,把聽覺的瞬時記憶叫聲像記憶。

      23.AB【解析】自尊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而自尊水平是個體對每一角色進行單獨評價的總和,如果個體把他予以積極評價的角色看得比較重要,他就會有高水平的自尊。自尊作為一種高層次需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成就、優勢與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對名譽、支配地位、贊賞的欲望。

      24.ABC

      25.ABC【解析】遺傳決定論的觀點:(1)心理發展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2)心理發展的過程是遺傳素質的自然顯現過程;(3)環境的作用只能促進或延緩遺傳素質的自我顯現。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英國的高爾頓。與遺傳決定論的觀點相對的是環境決定論,該觀點認為心理發展是由環境決定的,片面地強調和機械地看待環境或教育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否認遺傳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典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華生。

      26.BC【解析】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表現為:

      (1)最初對學習的外部活動更感興趣,以后逐步對學習的內容更感興趣;(2)最初的學習興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漸對不同學科內容產生不同的興趣;(3)游戲因素在學習興趣上的作用逐漸降低,只在低年級的兒童的學習興趣上起一定的作用。

      27.CD【解析】意志缺乏是意志行為障礙之一,患者表現為缺乏應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行為被動,生活極端懶散,個人及居室衛生極差。嚴重時患者甚至連自衛、攝食及性的本能都喪失。意志缺乏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精神衰退,也可見于癡呆患者。

      28.AD【解析】按測驗的性質可以將測驗分為文字測驗和操作測驗。文字測驗是指所用文字材料,它以言語來提出刺激,被試者用言語做出反應。如MMP1、EPQ、16F等都屬于文字測驗。而操作測驗也稱非文字測驗。測驗題目多屬于圖形、實物、工具、模型的辨認和操作,無須使用語言,所以不受文化因素的限制,可用于學前兒童和不識字的成人。

      29.ABC【解析】沃皮將行為治療定義為,使用實驗確立的行為學習原則和方式,克服不良行為習慣的過程。行為治療的主要方法有系統脫敏法、模仿學習、自我管理技術、角色扮演、自信心訓練、厭惡療法、強化法、認知一行為療法等。

      30.AC【解析】在攝人性會談中,需要注意怎樣提問題,在提問的過程中,除了提問題的數量和頻率要注意掌握外,還應當對各類問題的性質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有所了解。也就是說,在會談過程中,以什么方式提問也很重要。

      31.ABCD

      32.AC【解析】移情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負移情,一種是正移情。所謂的負移情是指把咨詢師視為過去經歷中某個人給他帶來挫折、不快、痛苦壓抑情緒的對象,在咨詢情景中,原有的情緒轉移到咨詢師身上,從而在行動上表現出不滿、拒絕、敵對、被動、抵抗、不配合等。而正移情則是求助者把咨詢師當作生活中某個重要的人物,他們逐漸對咨詢師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感情,表現出十分友好、敬仰、愛慕甚至對異性咨詢師表現出性愛的成分,對咨詢師十分依戀、順從。

      33.BCD【解析】瑞文測驗,又稱瑞文漸進測驗,是由英國心理學家瑞文于1938年設計的一種非文字智力測驗,瑞文測驗共包括標準型、彩色型和高級漸進方陣三套測驗。

      34.BC【解析】焦慮自評量:是由Wi11iam.W.K.Zun9于1971年編制,與抑郁自評量表十分相似,用于評定病人焦慮的主觀感受及其在治療中的變化。SAS適用于具有焦慮癥狀的成年人,國外的研究表明,SAS能較好地反映有焦慮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觀感受。該量表含有20個反映焦慮主觀感受的項目,每個項目按癥狀出現的頻度分為四級評分,其中15個為正向評分,5個為反向評分。

      35.ACD【解析】應對方式問卷是肖計劃等參照國內外應對研究的問卷內容以及有關“應對”的理論,根據我國文化背景編制而成,適用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年齡14歲以上的青年人、成年人和老年人。該量表有62個項目,共6個分量表,分別為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記分主要采用計算各分量的因子分的方式。該量表為自陳式量表,評定的時間為近兩年內的應對行為狀況。

      36.AC【解析】需要是有機體內部的一種不平衡狀態,表現為有機體的內部環境或外部條件的一種穩定的要求,并成為有機體活動的動力與源泉。情緒或情感是指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動機是指激發個體朝著一定的目標活動,并維持個體活動的一種內在心理活動或內部動力。

      37.BCD【解析】動機強度與活動效率之間的關系大致呈倒U型曲線,即中等強度的動機,活動效率最高,動機強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導致活動效率下降,根據研究,每種活動都存在最佳動機水平,這種最佳水平隨活動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且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比較簡單的任務中,活動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最佳動機水平有逐步下降的趨勢。這個現象最早由耶基斯與多德森發現,又被稱為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

      38.AB

      39.AC

      40.ABD【解析】人格障礙是人格特征明顯偏離正常,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系的異常行為模式,這種模式明顯影響其社會功能和職業功能,可造成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不良,病人為此感到痛苦。焦慮性人格障礙是常見的人格障礙之一,它的主要表現為一貫感到緊張、提心吊膽。不安全和自卑,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因習慣性地夸大日常處境中的潛在危險,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動的傾向。

    【心理咨詢師考試擬真題】相關文章:

    2016心理咨詢師考試擬真題02-27

    心理咨詢師二級考試擬真題09-29

    心理咨詢師三級考試擬真題201602-27

    2016年11月心理咨詢師三級考試擬真題02-27

    2016心理咨詢師三級考試擬真試題02-27

    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模擬真題及答案09-26

    2024心理咨詢師考試模擬真題及答案(通用6篇)09-21

    2017二級心理咨詢師考試模擬真題及答案03-01

    2017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模擬真題及答案02-2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欧美在线播放 | 色国产综合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最新AV网址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女性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