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乒乓球如何集中發力
乒乓球被稱為中國的“國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項目,包括進攻、對抗和防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乒乓球如何集中發力,歡迎大家分享。
乒乓球如何集中發力
一、發力集中的前提是——會發力
1、發力得有前奏,就是步伐要到位,很多人的步伐很爛,移動和準備的意識都沒有建立起來,甚至站那不動,也要談發力集中,我認為那是假集中。
2、發力方式上,有3點:
一是無論任何時候牢記一句話:身體的大肌群更有力量。可以試一下,簡單的蹬一下腿就會比你下肢不動、使勁掄胳膊力量更大。
二是要兩條腿協調用力。很多人只重視一條腿發力,忘記了自己還需要另一條腿來協調發力。
三是轉腰配合腿發力。很多人的腰都是右面晃到左面,對轉腰的轉字體會不夠,這也是為什么要寫“轉腰配合發力”而不寫“腰配合發力”的原因。
3、合理發力。知道力分幾種,會用不同大小的力去回擊不同的來球,李曉東關于力的解釋很全面了,我沒有更新的要說。
二、發力集中的核心——能放松
無論是臺內的忍力,還是臺外的爆發力,都需要足夠的放松,因為只有徹底的放松,在肌肉發力收縮的時候,才會出來最大的加速度。力量的大會傳遞路線:腳與地面的反作用力———啟動——順勢傳導——腿和腰的大肌群協調發力——修正并選擇用力方向——臂腕指的運動——作用到球上。但最主要的還是要記住蹬地在先、下肢大肌群發力這兩條,這樣有助于手臂的放松。
放松的要求是:技術動作不變形。有的人一放松,板子都拿歪了,手腕也亂晃,那只是個無目的、表面的放松,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理放松。
三、發力集中的關鍵——會定板
此環節需要建立一個觀念:減小后引拍動作幅度,加大前揮動作幅度。時刻提醒自己:向前、向前!
很多人見了球就想全力掄一板,結果掄得身體都跟著轉圈,掄完了被人打個回頭,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如何做到合理集中發力:
1、不要大拉手地引拍。大幅度地向后拉手會造成:肌肉提前收緊、難以真正放松、揮拍節奏減慢、重心控制力下降、對不上擊球點即錯過高點期或上升期。
2、盡可能地多向前。觀察過很多業余朋友的動作,都是在向前不夠的情況下就提前收臂,造成了上臺率下降。
3、把握擊球節奏、定住板。從放松到盡可能地向前是一個加速揮拍的過程,那么,向前到一定范圍時,重心轉移結束會給自動給手剎車,此時應敏銳地把握撞和擦的感覺,借勢定板。解釋一下這個定板是在力量爆發完后放松和減速的運動,不要求發死力來停在那里。定板做得越好,板型能保持住,發力效果就會越好,動作幅度也會更加合理。在揮拍到定板的過程中,能否做到在放松和發力中有節奏的轉換是考驗自己發力集中的關鍵因素。多觀察視頻,他在這方面做的要遠遠好于其他選手,更有利于我們模仿。
注意幾個問題:
1、關于順勢揮拍。順勢揮拍是發力后的自然緩沖動作,但很多人受視頻動畫影響做成了慢動作,順勢收住要求短、快才符合發力集中的原理。
2、關于動量原理。球板和球撞擊后,球板的動量越接近0(不可能為0),球速會越大,如果撞擊后(球脫板后)你的球板仍然以很快速度運動的話,那么你的球速就會相對減弱,多體會這個原理的運用。
3、關于中遠臺發力。中遠臺大幅度的對拉時,節奏本身就會減慢,需要大臂更多地參與發力,也需要盡量加大引拍幅度,要練發力集中,建議不要從中遠臺練起,這樣不利于技術提高。
乒乓球球肩部如何發力
1、打乒乓球發力技巧
正手發奔球:球速急、落點長、沖力大,發至對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對對方威脅較大。
要點:拋球不宜太高,提高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第一落點要靠近本方臺面的端線,擊球點與網同高或稍低于網。
反手發急球與發急下旋球:球速快、弧線低,前沖大,迫使對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搶攻,常與發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發短球:擊球動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對方臺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臺,使對方不易發力搶拉、沖或搶攻。
正手發轉與不轉球:球速較慢,前沖力小,主要用相似的發球動作,制造旋轉變化去迷惑對方,造成對方接發球失誤或為自己搶攻創造機會。
2、推擋球的動作要領是什么
其技術要領:在推擋時,兩腳站位與肩同寬,后腳跟稍抬起,身體重心提高,有點居高臨下的感覺。觸球主要靠手和小臂向前發力,直握拍手的大母指要伸開,主要靠食指和虎口控制住拍型角度。中指和無名指要在拍后用力頂住拍子,配合發力。
運用技巧:推球主要用于不轉球和弱上旋球為主;擋球主要用于強上旋球,就是借力把球封過去。在運用上還有大力推擋,象蔣鵬龍那樣,推出的球特別有力量。另外還能推下旋球,這就改變了對不出臺的下旋球只能靠搓接的老辦法,這樣推過來的球又平又快,還有點下旋,會給對方造成麻煩。推下旋要在掌握推上旋的基礎上,再去練這種技術。拍面要后傾,并把拍子插到球底部,向前推的時候,大母指松開,變拍子后傾為前傾,有點翻拍猛力前送的感覺。
3、打乒乓要用重心控制球
用重心控制球即打球主要是全身發力,不是單純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體部位的動作集中發力擊球,表現出來就是身體的重心控制有用身體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覺,有用自己身體重心壓住來球并送出的感覺。反沖時,也要用重心來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動作,沒有用重心來調節弧線,經常壓不住球或回球質量不高。
打乒乓球手指如何發力
第一,發力是技術成熟的表現。
當然我們討論的發力主要是針對進攻技術而言,衡量技術成不成熟,就看發力狀態下技術是不是仍然穩定和具有連續性。我們所練習的拉球、攻球以及一切進攻性技術,質量能否上的去,最終都要看能不能使上力氣。力量上不去,威脅性和殺傷力就大打折扣。要想技高一籌,力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我們訓練的任何進攻性技術,都要逐漸的要求在發力情況下去運用自如,這應當成為我們教練員的一個共識。
發力,是技術上的一種境界,也是身體素質水平的一種反映。靜態上分析,發力需要正確的方法,需要身體各個部分的參與,需要全身的協調配合,這是對身體的一種較高要求。動態上看,乒乓球是變化莫測的運動,在運動中講究發力更需要判斷、反應、移動、調控,難度將會更大。要達到發力這樣一個目的,需要技術訓練的積累、漸進,需要恰當的方法(包括內容上的銜接),合適的手段(包括若干過渡性的練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這也應當成為我們的一種共識。
發力,要區別對待。不是所有的球都可以發力,也不是所有的球都應該發力。發力是有前提、有條件的,是相對于某種球勢的需要。盲目發力與不會發力同樣是技術的缺陷。
發力的范圍很廣泛,有手指和手腕的發力、有前臂和大臂的發力、有腰部的發力、有髖部的發力、有腿部的發力等。我們所說的發力,可以是局部的發力,比如手指和手腕,比如前臂與大臂,也可以是聯合發力,比如腰與手,千萬不能理解為所有的發力都是全身發力。
發力,要分清主次。對發力環節要有具體分析,即哪是主導力,哪是協同力,力的基點在哪里,力的中轉在哪里。怎么樣傳遞,怎么樣整合。
第二,發力練習要循序漸進。
不要指望一開始訓練就要求發力,練習發力必須是一個由輕到重的訓練過程。對攻練習始于輕度力量,然后過渡到中等力量,來回起來之后才要求慢慢發力。同時,要結合移動技術練習,左右走動、前后走動,由定點到不定點,全方位的反復進行。發力的程度要以“三不”為準,即不破環技術動作的基本結構,發力情況下動作不走形;不影響身體重心的轉換,發力情況下動作能還原;不妨礙后續動作的跟進,發力情況下技術能銜接。只有通過這樣的專門訓練,才有可能達到發力技術的穩定和成熟。
第三,轉髖才能發力。
我們常常強調轉腰與發力的關系,這絲毫沒有什么錯。深入分析,腰屬于軀干,腰與手臂的發力只是上體力量的組合,還不是身體力量的全部,但這種力量的組合對于中近臺的擊球也頗具威力了。腰在發力上的作用是明顯的,通過腰的扭轉,即我們常說的腰帶手,能集聚軀干與上肢的力量,是形成“鞭打”效應的主導。除此,腰在全身發力所處的位置也比較獨特,即我們所說的“承上啟下”。承上的作用上面我們已經說到,啟下即指把下肢力量整合進來。從這個意義說,腰是全身發力的中繼站。關于腰的作用我們可以做一個小的實驗,你坐下來后髖是被固定不動了,只有腰可以與上肢進行聯動。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下肢力量的傳遞是通過髖來實現的,也就是說,要想使下肢力量參與運動中來,必須要通過髖的傳送,如果說腰是軀干力量的整合器,那么,髖就是下肢力量的傳導器和整合器。髖的參與才是身體發力效果的至尊。關于這一點,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我們可以繼續做下面的實驗,先進行原地通過腰的轉動來帶動手的練習,體會是不是只有軀干以上部位的力量組合,然后再進行通過轉髖并結合轉腰的練習來帶動手的揮擺,體會一下兩者之間有什么不同,你就明白了。
老年人打乒乓球的發力技巧
一、老年人打乒乓球發力技巧
在乒乓球運動中,發力的方法對了,才能提高擊球的效率。而發力的難點在于正手。
當用腳蹬地,力量隨著腿部傳遞到腰部,隨著轉體,可以傳到肩部,手臂,手腕和手指,再作用于球拍擊球,這是一般的順序。這些力的傳遞過程環節很多,往往會出問題,初學者要多體會,否則其中有一環錯誤,那結果就是錯誤的,至少效率會降低。
正手擊球是我們得分的重要手段,因為正手相對照顧范圍大、力量足、落點活,往往得分都在正手的進攻上。但是,正因為如此,正手往往在技術動作上更難練習,容易犯的錯誤也更多。為了有效率的發力,正手攻球的支點應該在右腳上(右手持拍者),側身攻斜線時在腰部,側身攻直線時也在右腳上。擊球時,大臂特別要注意放松,然后蹬地的力量由腰腿傳遞到小臂及手上,迅速收縮小臂擊球即可獲得滿意的鞭擊效果。
二、老人如何打乒乓球
1、學會握拍
乒乓球分為直拍握法與橫拍握法。兩種方式各有優勢,主要是看什么情況。握拍的力度不要過度,太用力握拍會影響發揮,而太松會影響準確度。
直拍:在球拍的正面,拇指第一關節和食指第二關節扣住拍柄兩側,呈鉗狀,距離適中,拍柄壓住虎口。
橫拍:手掌握住球拍手把部位,用虎口貼住球拍的根部,中指、無名指小指三只手指彎曲握住手球把,食指則自然伸直在球拍背面
找到適合自己的握拍方式很重要。
2、掌握發球的規則
發球時,球應放在不執拍的手掌上,手掌張開和伸平。球應是靜止的,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后和比賽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發球員須用手把球幾乎垂直地向上拋起,不得使球旋轉,并使球在離開不執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下降時,發球員方可擊球,使球首先觸及本方臺區,然后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再觸及接發球員的臺區。在雙打中,球應先后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從拋球前球靜止的最后一瞬間到擊球時,球和球拍應在比賽臺面的水平面之上。
擊球時,球應在發球方的端線之后,但不能超過發球員身體(手臂、頭或腿除外)離端線最遠的部分。
3、注意發球的力量
談到發球的力量,特別是發球加力,人們常會聯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飛出界,就是球彈跳太高。但是實際上,發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轉、又低、落點好;發加力長球,球又長、又急、又轉、落在左右邊角上,正是體現了乒乓球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它不僅在實踐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論上也是正確的。只要我們在加力時,控制好撞擊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適當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時的螺旋線的長度、減少磨擦厚度、適當延長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上述效果。
4、熟悉球的彈跳
乒乓球的“球感”,根本源于球自身固有的彈跳特性。一只標準的乒乓球,從30cm高處垂直落下,落到一張標準的乒乓球臺上,第一次應彈起23cm。當然,我們還需要習慣乒乓球在球拍上的彈跳程度和它在球臺上實際向前運行的規律,這些有待于通過隨后的練習來掌握。
5、進行單人練習
老年人學習打乒乓球最好的練習方法莫過于顛球了,拿一個球向空中打去,看球是不是垂直上升?如果你能把球垂直彈出,你就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多試幾次,如果你能做到讓球連續地、穩定地在球拍上垂直彈起、落下、再彈起……本項練習的目的就達到了,你已經會“顛球”了。顛得高而慢是一種功夫,低而快也是一種成功。還可以“畫地為牢”,為自己限定一個范圍,看你在變換“顛球”時能否不踏出圈外。
6、互動練習
乒乓球的擊球過程是互動的,球的彈跳不可能單一地掌握在某一方的手中,還需要找一個練習對手,才能更好地熟悉球性。先引入一個最初級的對手——墻。連續對墻擊球,并逐漸改變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交替使用球拍的兩面,直到球完全聽話為止。
三、老人打乒乓球有什么好處
1、養神——乒乓球是一種有趣的運動,能調動人的情緒。有時遇到什么煩心事,打一會兒乒乓球后出一身大汗,那種特有的愜意能讓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另外,“以球會友”也是件樂事,跟球友場上切磋、場下談心,可令人心情舒暢、神清氣爽。
2、護眼——打乒乓球時,由于球的來往速度飛快,來球落點或近或遠,或左或右,或旋轉或不轉,為了作出準確的判斷,多通過眼睛獲得球的信息,眼球始終處在高速的運動中,并與大腦進行快速反饋聯系。這種對眼睛及視力的調節的獨特體育項目, 對學業負擔過重,長時間近距離看書的中、小學生來說,可以有效地改善眼睛睫狀肌的功能,對保護視力、預防近視都有積極作用。
3、健腦——在所有球類運動項目中,乒乓球的速度是比較快的。由于球體小而輕,攻防轉換迅速,它要求運動員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對調動視覺、聽覺等感覺器官,對變化著的來球做出準確的判斷和反應。這種需要勤動腦的特點,能很好地鍛煉老年人的反應能力,鍛煉人腦對周圍事物的靈敏性。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預防老年人腦癡呆,延緩老年人腦動脈硬化,保持良好的思維記憶力。
4、助消化——由于打乒乓球消耗的體力很大,可增進食欲。另外,身體不停地來回運動,也能促進腸胃的蠕動。
5、勤四肢——乒乓球運動不但要求眼要快,手更要疾,而腳步也需迅速移動作出配合,長期鍛煉可使上下肢的關節更靈活,腰背部的肌肉也更健壯,整個人的身體機能被充分調動,協調性和靈活性都得到提高,更加充滿活力。
【乒乓球如何集中發力】相關文章:
乒乓球如何反手發力08-30
乒乓球到底如何發力10-31
乒乓球腿部如何發力10-22
乒乓球反手如何發力10-11
乒乓球球肩部如何發力08-15
打乒乓球手指如何發力10-01
領導力在公司運營中發揮怎樣的作用08-13
如何在比賽中發揮自己應有水平08-25
乒乓球的正確發力方法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