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頭魚的養殖技術

    時間:2024-08-29 07:30:55 其它技能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胖頭魚的養殖技術

      鳙魚是淡水魚的一種,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稱,是中國四大家魚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胖頭魚的養殖技術,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胖頭魚的病害防治

      疾病防控

      魚病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魚病一般在“大麥黃,白露心”易發病,一個是水溫逐漸上升,另一個是水溫逐漸下降。這兩個季節是魚病的流行高峰季節,要提前預防。防病采用先殺蟲,后滅菌的方法。以目檢或顯微鏡診斷魚病,對癥下藥。

      A、寄生蟲病:每年4-5月殺蟲一次,大量用有機肥的水體在7-8月份殺一次蟲,大水面常見的寄生蟲病有:

      a、中華鳋病:其癥狀是蟲卵或蟲體寄生在魚的`鰓部,少量寄生時無明顯癥狀,大量寄生時,病魚鰓上粘液增多,鰓絲末端膨大水腫、蒼白、呼吸困難焦躁不安,在水體表層打轉或狂游,尾鰭常露出水面,俗稱“翹尾病”,最后消瘦,窒息而死。主要用阿維菌素或菊酯類藥物防治。

      b、錨頭鳋病:其癥狀是病魚體表可見大型蟲體,寄生處充血發紅,煩躁不安,食欲不旺,繼而魚體消瘦而亡。主要用阿維菌素或菊酯類藥物防治。

      B、暴發性出血病:癥狀是眼球突出、充血;體表充血發紅。分兩種:

      a、原發性出血病:只需殺菌。

      b、繼發性出血病:先是底層魚死亡,下層理化指標嚴重超標,繼而出現大面積死亡。先殺蟲,后根據情況殺菌、調水。

      胖頭魚的養殖模式

      傳統的鰱、鳙魚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鰱帶1鳙,分別是75%和25%。根據生產實踐,鰱鳙魚的放養結構中,鳙魚的比例小于20%或鰱魚的比例大于80%,鳙魚的生長速度都較快,當鰱的'放養比例在20%—80%之間時會抑制鳙魚的生長速度。鳙魚作為主養魚時應少量的搭配或不放養鰱魚。

      胖頭魚的苗種放養

      以往湖泊、水庫鳙魚的放養規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規格魚種,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規格魚種。

      放養時間:應選擇在水溫5~10℃的冬季或初春時進行。此時有利于魚種的高密度運輸,可以減輕運輸中的傷亡;魚種和兇猛魚類的活動能力減弱,兇猛魚類對放養魚種的危害也相對減輕。

      放養地點:應選擇在水庫上游水淺、避風、向陽的肥沃庫灣處。這樣,遠離水庫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養魚種的逃逸機會可以減少,對大水面環境的適應時間可以縮短,生長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放養天氣:應選擇在風和日麗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風、下雪、結冰的日子放養。

      檢疫與消毒:魚種放養入庫前必須進行魚病檢疫和魚種消毒。嚴禁放養帶有傳染病的魚種入庫。

      精心操作:經長途運輸的魚種運到水庫后,應先用庫水緩緩加進裝魚容器中,待容器內水溫與庫水溫差不大時,再將魚種慢慢地投放入庫。魚種放庫后,放養人員還應站在庫邊或船上,用船槳輕輕地攪動庫水,緩緩地驅趕魚種游向大水面。[6]

      胖頭魚的水質調控

      調節水質有三大功能:

      一是改良水質。微生態制劑中的有益菌進入水體后,發揮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養殖動物的排泄物、殘存飼料、動物殘骸等有機物,有效降低了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

      二是有機物分解后的鹽類為單細胞藻類生長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單胞藻類生長繁殖提供營養,而單胞藻類的光合作用又為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及養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構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維持和營造了良好的水質條件,能夠長期保持水質的穩定,達到水肥、穩定從而有利于養殖對象健康生長。同時也可使養殖水體中的浮游動物、有益藻類增多,擴大餌料來源,降低生產成本。

      三是防病。養殖水體中施放了微生態制劑的有益菌,其不僅競爭排斥病原菌,維護水中微生態菌群的生態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襲而發病,而且還可以產生含有抗菌物質和多種免疫促進因子,活化機體的免疫系統,強化機體的反激反應,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存活率。

      胖頭魚的食料使用

      食性分析

      過去在天然環境的低水平養殖條件下,鳙魚主要以浮游動物為食。根據對鳙魚的食性研究表明,必須提供大量的有機肥來培養大型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及腐殖質,在水體缺乏大型浮游生物時,把有機肥中的腐殖質作為花鰱的主要餌料。而在肥水條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個體大于50微米的直鏈硅藻、甲藻、隱藻、大型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種類,正好是鳙魚的濾食對象。

      肥料使用

      原理:通過向水庫、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有機肥料、無機肥料及生物復合肥料等,增加水體中的氮、磷等主要營養元素和其它元素的含量,提高水體的初級生產力,提高鳙魚的產量。

      漁業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機肥,如糞肥、堆肥,后來使用無機肥化肥。原始有機肥營養全面,有效成分低,肥效緩慢,限制魚產量。

      無機肥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短,成分單一,主要培養小型綠藻和藍藻,利于鰱的生長,對鳙魚養殖效果不理想。將傳統有機肥經過現代生物技術分解與無機肥適量地混合制成的.現代漁用生物有機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還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大量腐殖質、肽類、有益菌、肥效增強劑等。

      有能肥水、改水、控水的功效。也特別適合培養大型藻類、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等鳙魚喜食的浮游生物,為鳙魚的高產養殖提供了物質基礎。

    【胖頭魚的養殖技術】相關文章:

    湖羊的養殖技術07-24

    肉鴿的養殖技術03-08

    山羊的養殖技術05-29

    蝸牛的養殖技術05-22

    青蛙的養殖技術03-23

    螞蚱的養殖技術03-25

    河蝦的養殖技術03-25

    青蝦的養殖技術05-17

    鳊魚的養殖技術07-1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黑人巨大亚州宗合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在线 | 在线亚洲欧美动漫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四区 | 宅男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