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舞的歷史

    時間:2023-10-28 16:21:52 詩琳 舞蹈形體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敦煌舞的歷史

      敦煌舞屬于中國古典舞。具有濃厚的絲路文化特色。內容以莫高窟壁畫素材為原型,再現了絲綢之路各民族的舞姿、服飾與音樂。

    敦煌舞的歷史

      敦煌舞的歷史

      敦煌舞是一面絲路的鏡子,它主要以佛教中的人物為主,結合西域地區的文化特色所編創出來的舞蹈。

      近代的編舞家和學者們前往敦煌地區考察后,仔細觀察莫高窟里的壁畫后,把所收集的人物繪畫和雕像編輯成一出舞劇——絲路花雨;由甘肅省歌舞團演出,演出后即受好評和喜愛,爾后又陸陸續續在全中國和世界各地演出,也帶來許多的震撼與新風貌!

      絲路花雨之成功在于舞蹈的呈現和風貌,它豐富的動作內容和變化和其他舞蹈都不同;原因在于集合了多民族文化的姿態再創造出自己的獨一風格。在舞蹈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希臘女神到印度神像多變的站姿,波斯民族的神秘面紗風味,這些又融合中國本身古典舞蹈柔美形態,敦煌舞是聚集了各類舞蹈技巧的精華所創作出來的舞蹈。

      敦煌舞里又分成許多不同的舞碼,不同的技巧,我們所常聽到的“飛天”是其中的一支舞;大部分是和大彩帶一起跳,顯現出在空中飛舞的情境,壁畫中有許許多多的飛天,飛天在印度即“香音神”的意思,他們通常是出現在佛陀即將出來講經前,以奏樂和舞蹈的形式來迎接佛陀和告知眾生。

      飛天又在敦煌舞中又細分為:伎樂天、散花天,伎樂天是負責彈奏音樂,而散花天是負責播灑香花,讓佛陀講經的會場既莊嚴又美麗。所以在舞蹈技巧上伎樂和散花的動作截然不同。除了飛天角色外還有菩薩、金剛、仙女和蓮花童子等。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形象氣質,舞蹈形態也不同。

      如飛天伎樂是活潑、飄逸、燦爛的,思維菩薩是慈悲、端莊、典雅的,金剛力士是雄偉、威嚴、挺拔的,仙女是柔美、溫和嬌嫩的,蓮花童子是純真善良的。

      流派簡介

      敦煌石窟群藏有大量十六國時期至元代的樂舞資料,包括文物中的舞蹈形象及曲譜、舞譜等。其舞蹈形象主要包括經變畫的天宮樂舞、壁畫的民俗歌舞場面以及胡旋、胡騰、柘枝、霓裳羽衣舞等民族舞蹈形象。敦煌舞蹈是在繼承這一傳統的基礎上,秉承中國傳統美學原則,吸收、借鑒西域各民族舞姿,運用古典舞蹈的節奏韻律,將靜止的姿態和與其風格統一的動作過程結合而形成的較完整的舞蹈運動和造型體系。典型形態為歪頸、擰腰、移胯、勾腳的“S”形三道彎式,以及手臂的多棱多角多彎。主要代表人物為高金榮、賀燕云、史敏等。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有舞劇《絲路花雨》、《大夢敦煌》,舞蹈《飛天》、《千手觀音》等。

    【敦煌舞的歷史】相關文章:

    古典舞三大流派之敦煌舞12-01

    芭蕾舞的歷史08-26

    古典舞中敦煌流派與戲曲流派的差異09-20

    現代舞發展歷史09-01

    爵士舞的歷史起源09-09

    藏族舞的歷史知識09-22

    袖舞在古典舞中的歷史發展與演變11-16

    孔雀舞的歷史傳說04-07

    中國古典舞的歷史發展09-16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欧美成α人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尤物 | 中文字幕亚洲制服57页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 在线影片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