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態勢語言技巧

    時間:2024-08-03 18:49:53 演講技巧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演講的態勢語言技巧

      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說過:“人的感情表達由三個方面組成:55%的體態,38%的聲調及37%的語氣詞。”這說明了態勢語表達的重要性。心理學研究還表明:人感覺印象的77%來自眼睛,14%來自耳朵,視覺印象在頭腦中保持時間超過其他器官。初學演講者很難取得演講最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之一,并不是有聲語言的差距,而非言語技巧表達的生硬或者根本不用。

    演講的態勢語言技巧

      一、演講態勢語言的含義

      態勢語言是演講者必須具備的`一種非口頭語言。它是演講者通過自己的身體姿態、儀表風度、手勢動作、面部表情和服飾打扮等來表達情意、傳達信息的一種無聲語言,是演講中不可缺少的直觀性因素。

      二、演講態勢語言的作用

      古希臘著名的演說家德摩西尼認為:“演講的秘訣在于姿態。”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演講能使聾子看得懂,則演講之技精矣。”

      1、輔助有聲語言。

      這是態勢語言的主要功能,因為態勢語言的運用,能加強演講語言表達時的效果,能輔助有聲語言圓滿地表達內容,充分地抒發感情;它可以對重要的詞語、句子進行加重或強化處理,具有強調功能。

      2、塑造演講者自身形象,展示風采的作用。

      風采即風度,是人們美好的儀表、舉止、姿態,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演講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演講者還未開口,就已經通過態勢語言的表達,深刻地印在聽眾的腦子里。

      3、加強語言信息可信度。

      因為聽眾不只是在“察言”,也在“觀色”。形體、手勢、表情具有自然流露的性質,具有更多的.真實性,聽眾在傾聽演講的接收活動中,將從演講者的體態、手勢等動作中獲得語言信息的印證。

      西方語言學家20世紀70年代的研究結果證明:人們交談時,只有35%的信息是單純通過語言表達的,其余的65%的信息則是通過態勢語言表達的。這個研究結論令人吃驚,不能不引起我們足夠的注意。

      4、彌補有聲語言之不足。

      態勢語言的作用還在于輔助有聲語言更準確、更形象、更有效地表情達意,彌補有聲語言表達上的不足。“言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三、演講上臺的體態動作:

      1、上臺前:

      要看好地形、路線、了解觀眾的情況。

      整理好自己的衣服、資料、道具、發型等。

      請各工作人員調整好音響、話筒高度。

      2、上臺時:

      要從容不迫、落落大方、瀟灑自信。

      不能松松垮垮,隨隨便便,弓背彎腰。

      不能嬌柔做作,扭捏作態,怪模怪樣。

      不能缺乏謹慎,匆匆忙忙,大步流星。

      不能過于遲緩,拖拖拉拉,委靡不振。

      3、上臺后:

      不要急忙開口,而應用親切的目光注視或掃視會場幾秒鐘,使聽眾的大腦做好接收信息的準備,得到無聲的感染。

      4、移動:

      一般來說,在正規的場合演講者站立好后是不宜移動的,但在特殊情況下,有時也要適當的移動。演講者的身體如果需要移動的話,應注意以下三點:

      動要在理。必須符合演講內容的需要,或者出于其他的目的,比如,為了進一步鼓動聽眾或者制止一些特殊情況的`發生,演講者可以向前走動點。

      動有規則。演講者在走動方向、節奏、快慢等方面保持一定的規則,就既能活躍會場氣氛,又能穩定聽眾的情緒。

      動要適當,寧少勿多。移動范圍不應過大,不可跨越太遠、來回走動。

      四、演講站立的姿態

      演講必須站著,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古今中外成功的演說家幾乎都是站著演講的,就是在聯合國的講臺上,不管是國家元首,還是政府要員,都一律站著講,而且還限制時間。其原因就在于:第一、表示對聽眾的尊重;第二、避免長篇大論,或埋頭念稿子的毛病;第三、顯示演講者的精神風貌;第四、增強和聽眾的交流,調節會場的氣氛;第五、演講者站立,可以給人一個完整的形象,只有站立,才能使手勢、身勢自由地擺動。

      1、演講站姿的要求

      高爾基贊揚列寧的演說時說: “他站在講臺上的整個形象,簡直就像一件古典藝術作品,什么都有,然而沒有絲毫多余,沒有任何裝飾。”

      魯迅先生說過:“演講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官,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演講者一般都是站著講,因為只有站著講,態勢動作才能自如,才能給人一個完整的`形象,才能給人美的感覺。

      2、演講站立的姿勢要領

      站要直。站在臺上時要保持兩肩相平,上身和兩腳與地面要基本垂直。

      立要穩。

      3、站立時兩手的姿勢:

      雙手自然垂下放在身體兩側。

      兩手合攏放在腹部。

      一手拿書,一手垂下。

      兩手按在講桌邊。

      五、演講中的手勢

      手勢動作在演講中所起的作用

      手勢,是演講者運用手指、手掌、拳頭和手臂的動作變化,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態勢語言。

      手勢動作的分類

      1、按表達功能特點分類:

      (1)情意性手勢。在演講中運用較多,表現方式也極為豐富。這種手勢語,主要用于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內容,能表達出演講者的喜、怒、哀、樂。它的表達情深意切,感染力強。

      (2)指示性手勢。這種手勢主要用于指示具體人物、事物或數量,給聽眾一種真實感。它的特點是動作簡單,表達專一,一般不帶感情色彩。指示性手勢有“實指”和“虛指”之分。實指涉及的對象是在場聽眾視線所能看到的;虛指涉及的對象是遠離現場的人和事,是聽眾無法直接看到的。

      (3)象形性手勢。這種手勢主要用模擬演講中的人或物的形狀、高度、體積、動作等,給聽眾以生動、明確、形象的印象。這種手勢常常略帶夸張色彩,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過分的夸張和有過多的表演痕跡。

      (4)象征性手勢。這種手勢的含義比較抽象,如果能配合口語,運用準確、恰當,則能啟發聽眾的思考,引起聽眾的聯想,給聽眾留下鮮明的具體的.印象。

      2、按活動的區域分類:

      (1)肩部以上,稱為上區手勢。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一般表示理想、希望、喜悅、祝賀等;手勢向內、向上,手心也向上,其動作幅度較大,大多用來表示積極肯定的、激昂慷慨的內容和感情。

      (2)肩部至腰部,稱為中區手勢。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多表示敘述事物、說明事理和較為平靜的情緒,一般不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其動作要領是單手或雙手自然地向前或兩側平伸,手心可以向上、向下,也可以和地面垂直,動作幅度適中。

      (3)腰部以下,稱為下區手勢。手勢在這一區域活動,一般表示憎惡、鄙視、反對、批判、失望等。其基本動作是手心向下,手勢向前或向兩側往下壓,動作幅度較小。

      3、按使用單、雙手分類:

      單手做的手勢叫單式手勢;用雙手做的手勢叫復式手勢。它們能在不同程度上輔助口語的表情達意。在運用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感情的強弱。一般來說,講到批評或表揚,肯定或否定,贊同或反對時,其情感特別強烈時,則可用復式手勢。在一般情況下,用單式手勢較為合適。

      (2)聽眾的多少。一般來說,會場較大,聽眾較多的場面,為了強化手勢的輔助作用,激發聽眾的情感,可以用復式手勢。反之,用單式手勢較為合適。

      (3)內容的需要。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這是決定用單式手勢或復式手勢的最根本的依據。如果離開了內容的需要,即使會場再大,聽眾再多,也不宜用復式手勢。同樣,根據內容的需要,應該用復式手勢時,如果使用單式手勢,則顯得單薄無力。

    【演講的態勢語言技巧】相關文章:

    演講態勢語言技巧:演講者服裝的要求08-26

    演講態勢語的運用技巧07-04

    演講態勢語運用技巧12-20

    演講態勢語訓練技巧06-12

    演講的語言的運用技巧07-28

    演講身體語言的技巧10-10

    演講口才中的語言小技巧09-27

    演講語言表達技巧09-23

    播音主持的語言技巧09-22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 中文字幕在线播 | 日韩精品在线第一页 | 亚洲精品中文子幕乱码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日本人妖视频一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