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硬盤的性能參數

    時間:2024-09-26 01:35:07 硬件維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析硬盤的性能參數

      了解硬盤的性能參數后,在選購硬盤時就可以知道硬盤的好壞了。硬盤的性能參數有單碟容量、硬盤轉速、硬盤緩存、平均尋道時間、平均潛伏時間、平均訪問時間、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等。

      單碟容量:一張盤片具有正、反兩個存儲面,兩個存儲面的存儲容量之和就是硬盤的單碟容量。硬盤的單碟容量取決于盤片的平滑程度、盤片表面磁性物質質量和磁頭類型,一般情況下盤片表面越光滑,表面磁性物質的質量就越好,磁頭技術就越先進,單碟容量就越大。目前,單碟容量已經達到200GB以上。

      硬盤轉速:是指硬盤內主軸電機的轉動速度,理論上來說是轉速越快,硬盤讀取數據的速度也就越快,但是速度的提升會產生更大的噪音和熱量,所以硬盤的轉速是有一定限制的。

      硬盤緩存:指硬盤內部的高速存儲器。目前主流硬盤的緩存主要有2MB和8MB兩種,而在SCSI硬盤中最高的數據緩存已經達到了16MB。一般擁有較大緩存的硬盤在性能上會有更突出的表現。

      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SeekTime):指硬盤磁頭移動到相應數據所在磁道時所用的時間,以毫秒(ms)為計算單位,現大多數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在6~14ms之間。注意它與平均訪問時間的差別,平均尋道時間越小越好,現在選購硬盤時應該選擇平均尋道時間低于9ms的產品。

      平均潛伏時間(AverageLatencyTime):指當磁頭移動到目標數據所在的磁道后,等待所要的數據塊繼續轉動(半圈或多些、少些)到磁頭下的時間,計算單位為毫秒(ms),一般在2~6ms之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AccessTime):指磁頭找到指定數據的平均時間,計算單位為毫秒(ms),通常是平均尋道時間與平均潛伏時間之和。平均訪問時間越短越好,一般硬盤的平均訪問時間在11~18ms之間,現在選購硬盤時應該選擇平均訪問時間低于15ms的產品。

      內部數據傳輸率(InternalTransferRate):也稱為最大/最小持續傳輸率(SustainedTransferRate),單位Mb/s,指硬盤將目標數據記錄在盤片上的速度,一般取決于硬盤的盤片轉速和盤片數據線密度。

      外部數據傳輸率(ExternalTransferRate):指計算機通過接口將數據交給硬盤的傳輸速度。其速度比內部數據傳輸率快得多,在宣傳或硬盤特性表中常以數據接口速率代替,單位為MB/s。

    【淺析硬盤的性能參數】相關文章:

    淺析硬盤分區故障怎么修復07-21

    裝載機的性能參數09-12

    串口硬盤與并口硬盤的區別09-13

    硬盤和固態硬盤的區別08-04

    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的區別07-02

    串口硬盤和并口硬盤的區別11-13

    固態硬盤和普通硬盤的區別06-29

    固態硬盤和普通硬盤區別09-04

    ssd硬盤和固態硬盤區別11-02

    普通主硬盤和固態硬盤區別09-1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直线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 | 制服中文字幕资源第十页 | 亚洲1024久久 | 一本大道中文日本香蕉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