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樂天派”孩子的7個秘訣

    時間:2024-07-14 00:27:01 幼教早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培養“樂天派”孩子的7個秘訣

      那么怎么培養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培養“樂天派”孩子的7個秘訣

      一、和家人有效的溝通

      幫助一個孩子獲得持續一生的積極情感體驗,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讓他感到和你以及其他家庭成員、朋友,乃至家里的小寵物都能有效地溝通。兒童心理學家Edward Hallowell博士(著有《成年后幸福感的童年溯源》一書)曾表示“幸福的關鍵,是擁有一個溝通良好的童年。”他在一項有關棄嬰健康的縱向研究中,發現擁有“鏈接感”——一種感到被愛、被理解、被需要的情感,能夠幫助人在一生中有效地避免情緒困擾、自殺傾向以及各種危險行為(如抽煙、酗酒和吸毒)的發生。

      幸運的是,作為父母,我們就能幫助孩子建立這種最基礎、最重要的情感鏈接。用Hallowell博士的話說,秘訣就是“永遠不計任何條件,瘋狂地愛孩子”。如果孩子能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就像是為未來可能遭受的挫折打了最重要的一劑預防針。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地擁抱孩子;當他傷心時能夠及時回應;為他大聲讀書;和他一起吃飯、開懷大笑、相互依偎。

      別忘了讓孩子有機會能和其他人交往。因為良好的社交能力也是獲得幸福的重要因素。一個人,和越多的人保持良好的社交關系,獲得幸福的幾率也就越大。

      二、不要試圖讓你的孩子快樂

      這看似違背常理,但為了孩子終生幸福,你能做的最好一件事就是不要只顧及孩子眼前的快樂。如果我們對孩子有求必應,只會讓他們的欲望變得越來越多,而事實上這世界不會永遠滿足他們的欲望。

      要明確的一點是,父母不能也不應該為孩子的終生幸福負責。如果你認為孩子的一切情緒都是父母的責任,那么孩子可能沒有辦法自己處理憤怒、悲傷和挫敗這些消極情緒,長大以后更容易被這些消極情緒擊敗。

      如果你允許孩子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就不會再試圖去“修補”他,而是讓孩子能夠自己掌握應對不同情緒的技巧,變得更加堅韌。

      三、找到你自己的幸福

      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孩子是否能一生幸福,但我們卻可以擔負起自己的人生。孩子是從父母的言行舉止中學習的。快樂、幸福的父母更可能養育出快樂的孩子,相反憂慮的父母也會將消極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所以,為了孩子的情緒健康,父母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便是:花時間讓自己休息、放松,還有最重要的是夫婦之間能找回浪漫的感覺。如果父母之間關系親密、良好,孩子的幸福感也會自然而然地提升。

      四、巧妙地贊揚孩子

      很多科學研究都把幸福感和自信聯系在一起,孩子也一樣。很多父母的確常常稱贊孩子,但有時“用力過猛”,結果適得其反。例如,孩子在亂涂亂畫,父母卻稱贊說仿佛看到了“畢加索再世”;孩子進了個球,卻被一頓狂夸為“第二個貝克漢姆”。但是這類對孩子成就的稱贊往往會弄巧成拙。

      過度表揚的危害在于,讓孩子感到他必須不斷努力,以期讓自己的表現符合父母的期待。孩子會因此害怕失敗,也會認為父母愛他只是因為他表現好。稱贊孩子的智力、外貌也會削弱孩子未來的自信。這是因為,在這些稱贊背后,孩子會感到別人給他們的評價來源于某種他無法控制和短暫的特質。

      例如,被表揚“漂亮”的孩子會很害怕失去自己美麗的容貌,但再美麗的容顏也會老去。

      正確的做法是盡量克制對孩子的稱贊,但表達對他們的期望。例如,表揚孩子的努力、創意、堅持而非結果,這就能讓孩子更關注自己要如何不斷努力,而不是已獲得的成就。

      五、接納孩子的失敗

      如果父母真的想讓孩子有自信,幫助他們不斷學習新技能是一種好辦法。不斷學習新東西,例如學會爬行、走路、自己穿衣、自己上廁所乃至學會騎自行車,每一點一滴的進步都是孩子增長自信的基礎。父母要做的,僅僅是往后退一步,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

      眼睜睜看著孩子犯錯,的確會讓父母心里難受。但只有在不斷試錯、跌倒、爬起的過程中,孩子才會獲得新知,飛速地成長,并且培養不怕困難的態度。這會幫助他們在未來的人生中樂觀地面對一切挑戰,最終獲得幸福。

      六、讓孩子承擔家庭責任

      “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所做的事是否被他人認可。”穆雷博士說,“如果缺乏認可,我們會很害怕被所處的集體排擠在外。”

      換句話說,“被需要”是人與生俱來的內心需求。父母如果能在孩子小時候,就鼓勵他們承擔一些家庭責任,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會更高,幸福感也會得到提升。哪怕是3歲的小孩子也能承擔很重要的家庭責任,比如擺放餐具,給寵物喂食等等。

      可能的話,父母可以為孩子設計一些適宜的工作。如果他喜歡收拾東西,可以請他負責給碗筷分類;如果他喜歡照顧別人,可以請他在爸爸媽媽忙著準備晚飯時照看一下小弟弟或是小妹妹。當孩子感到自己對家庭有所貢獻時,他和家人間的親近感和自信心都會不斷提升,而這兩點都是獲得幸福感最關鍵的因素。

      七、讓感恩成為一種習慣

      最后,有關幸福的研究表明,懂得感恩,也是生活幸福的重要一環。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證實,堅持記感恩日記的人更樂觀,更愿意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對生活的滿意度也更高。對孩子而言,父母可以在每天和孩子一起吃晚飯時,和孩子輪流說說這一天中最想感謝的是誰,這會極大地促進孩子積極情緒的發展,進而幫助孩子提升幸福感。

      延伸閱讀:什么是孩子獲得幸福的關鍵因素?

      為人父母者,對孩子的希望可能不盡相同:找到一生摯愛,勇敢地追求夢想,獲得成功。但是絕大部分父母都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獲得快樂和幸福。但是在“讓孩子幸福”這件事上,我們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呢?

      我的兒子杰克,今年7歲,從出生到現在,似乎一直是個性格憂郁的孩子。我5歲的女兒蘇菲則正好相反,是個天生的“樂天派”。早上起床時,杰克總要發發“起床氣”,而蘇菲卻總用微笑迎接每一天。或許他們具有不同的先天氣質,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出生那一刻,就決定了他們是否最終能獲得幸福。

      正如穆雷博士(《如何培養一個樂觀的孩子》一書的作者)所說,“雖然抑郁也許有基因的因素,但我們的基因其實可以不斷適應環境,做出改變。有研究清楚地表明:快樂、樂觀的孩子來自快樂、樂觀的家庭,而并非遺傳基因。”

    【培養“樂天派”孩子的7個秘訣】相關文章:

    培養樂天派孩子的7個秘訣06-06

    培養完美女孩的幾個秘訣09-18

    幫助孩子練好口才的秘訣08-10

    托業滿分秘訣:培養興趣是關鍵08-30

    培養孩子的樂感09-16

    培養孩子才藝的作用10-30

    培養孩子禮儀常識08-05

    培養孩子的舞蹈能力08-18

    如何培養孩子的口才07-16

    培養孩子才藝的誤區09-0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中文字幕免费无遮挡无删减 | 亚洲激情在线中文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