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題型及答案

    時間:2025-01-16 15:25:02 曉鳳 證券從業資格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25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題型及答案2套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更好地對被考核者的知識才能進行考察測驗。什么樣的試題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5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題型及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5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題型及答案2套

      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題型及答案 1

      一、單選題

      1.關于學前兒童注意的發展,正確的說法是( )。

      A.定向性注意隨年齡的增長而占據越來越大的地位

      B.有意注意的發展先于無意注意的發展

      C.定向性注意的發生先于選擇性注意的發生

      D.隨著年齡的增長,選擇性注意的范圍逐漸擴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圍逐漸縮小

      【答案】:C

      【解析】:

      定向性注意的發生先于選擇性注意的發生,C選項正確;選擇性注意隨著年齡的增長占據越來越大的地位.A選項錯誤;幼兒期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逐漸發展,因此是無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發展.B選項錯誤;隨著年齡增長,不論選擇性注意還是定向性注意,注意范圍均擴大.D選項錯誤。

      2.老師在給幼兒講故事時,貝貝聽著聽著突然笑出聲來,旁邊的幾個小朋友看了看貝貝,也跟著笑了起來,這一現象反映出幼兒的情緒具有( )。

      A.社會性

      B.沖動性

      C.傳染性

      D.深刻性

      【答案】:C

      【解析】:

      幼兒情緒非常容易受周圍人的情緒所影響,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新入園的一個孩子哭泣著要找媽媽,會引得早巳習慣了幼兒園生活的孩子們都哭起來。聽故事時,一個幼兒笑,其他幼兒也跟著哈哈笑起來,所以選擇C選項。

      3.在幼兒思維發展過程中,動作和語言對思維活動的作用變化規律表現為( )。

      A.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語言是由小到大

      B.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語言是由大到小

      C.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語言也是由大到小

      D.動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語言也是由小到大

      【答案】:A

      【解析】:

      在幼兒思維的發展過程中,語言體現思維的間接性和概括性,其作用越來越大,而動作是在直觀形象思維中起主要作用,其作用越來越小。

      4.讓一個4歲半的幼兒看“牛、人、船、豬”四張圖,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張,他拿出了“船”,是因為( )。

      A.他認為牛、人、豬經常在一起出現,而船不是

      B.他認為船是沒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

      C.他認為牛、人、豬都有頭、腳和身體,而船沒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確

      【答案】:C

      【解析】:

      幼兒思維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具有表面性。A選項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實踐之上的,4歲半的幼兒不具備如此豐富的生活經驗。B選項,生命是內在屬性,幼兒不具備通過內在屬性進行分類的能力。而C選項,牛、人、豬都有頭、腳和身體,而船沒有,正是表面性的體現。

      5.20世紀30年代,我國幼教界有“南陳北張”之稱,即指南京有陳鶴琴,北京有( )。

      A.張漢良

      B.張之洞

      C.張宗麟

      D.張雪門

      【答案】:D

      【解析】:

      “南陳北張”是指南京的陳鶴琴和北京的張雪門。

      6.兒童滿周歲的時候,雖然走路還很不穩,晃晃悠悠,但卻堅持要自己走,到處鉆,不再像以前那樣順從成人的指揮,這是因為兒童正處于心理發展的( )。

      A.敏感期

      B.關鍵期

      C.最佳期

      D.轉折期

      【答案】:D

      【解析】:

      在兒童心理發展的兩個階段之間,會出現心理發展的短期內突然急劇變化的情況.稱兒童心理發展的轉折期。題干中幼兒剛滿周歲時,突然變得不再順從成人,正因為其處于心理發展的轉折期。

      7.活動性原則要求學前教育以活動為主,并以活動貫穿整個教育過程,這里的活動主要指( )。

      A.教師設計和指導的活動

      B.兒童主動積極的活動

      C.兒童的自選活動

      D.兒童的游戲活動

      【答案】:B

      【解析】:

      活動性原則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讓幼兒在主動的活動中來學習并獲得發展。所以此題選擇B選項。

      8.兒童2歲半以后能自己玩玩具,進行游戲,但不參與別人的游戲,似乎沒有意識到其他兒童的存在,從兒童社會性發展水平看,這種游戲水平屬于( )。

      A.非游戲行為

      B.獨自游戲

      C.平行游戲

      D.合作游戲

      【答案】:B

      【解析】:

      獨自游戲是指兒童獨自玩耍,尚沒有出現玩伴意識的一種游戲形式。題干中幼兒沒有意識到其他兒童的存在,說明其處于獨自游戲階段。

      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國幼兒園通常不要求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孩子寫字,這種做法符合保教結合原則

      B.有些幼兒教師認為幼兒進餐、睡眠、吃水果是保育,上課是學習知識的唯一途徑,這種觀點違背了幼兒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原則

      C.為了安全起見要求幼兒園的所有幼兒盡量一起活動,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教育的啟蒙性原則

      D.幼兒園培養特長兒童的做法符合培養精英的教育原則

      【答案】:B

      【解析】:

      我國幼兒園通常不要求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孩子寫字,選項A中的做法符合發展適宜性原則。為了安全起見要求幼兒園的所有幼兒盡量一起活動,選項C中的.做法違背了幼兒教育的獨立自主原則。幼兒園培養特長兒童的做法不符合教育的基本原則,教育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幼兒教育也不例外,故選項D錯誤。

      10.幼兒以“故事”為線索開展的、具有一定結構和框架的游戲活動被稱為( )。

      A.角色游戲

      B.表演游戲

      C.結構游戲

      D.有規則游戲

      【答案】:B

      【解析】:

      表演游戲是幼兒以故事為線索展開的游戲活動。

      二、填空題

      1.思維的發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重大質變。簡述思維的發生發展對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意義。

      【答案】:

      思維的發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重大質變。

      ①思維的發生標志著兒童的各種認識過程已經齊全;

      ②思維的發生發展使兒童的其他認識過程產生質變;

      ③思維的發生發展使兒童的情緒、意志和社會性行為得到發展:

      ④思維的發生標志著兒童的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出現。

      2.游戲指導策略是指幼兒游戲過程中教師介入游戲的方式。請結合實際談談一般有幾種指導方式或策略?

      【答案】:

      教師通常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介入游戲:

      (1)作為旁觀者介入:教師在一旁觀察兒童游戲,并有語言或非語言信號(如:點頭、微笑)來表示對幼兒游戲的關注,讓幼兒感受來自教師的支持和贊同。

      (2)作為管理者介入:教師不參與游戲,但積極地幫助幼兒為游戲做準備,并隨時為正在進行的游戲提供幫助,如回應兒童關于材料的要求,協助兒童布置環境,提出適當的建議以延伸兒童的游戲等。

      (3)作為共同游戲者介入:教師作為孩子們平等游戲伙伴積極參與兒童游戲,通常扮演小角色,并通過一些策略進行暗示,間接對游戲產生影響。這時教師一般遵循游戲的原有進程,讓幼兒主宰游戲。

      (4)作為游戲帶頭人介入:通常兒童很難自己開展游戲或正在進行的游戲難以拓展下去的時候,教師積極地參與兒童游戲,通過提議新的游戲主題、介入新的道具或情節元素以擴展已有的主題等方式,對兒童游戲施加更多的影響。

      3.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特點,結合幼兒園教育實際,分析論述培養幼兒情緒調控能力的策略。

      【答案】:

      (1)轉移法。3歲孩子剛進幼兒園時往往會哭鬧,教師常常用轉移注意的方法,要么逗他玩玩具,要么給他講故事,一會兒孩子的情緒會有好轉。

      (2)冷卻法。當幼兒情緒十分激動時,可以采取暫時置之不理的辦法,孩子自己會慢慢地停止哭喊。所謂“沒有觀眾看戲,演員也沒勁了”。當孩子處于激動狀態時,成人切記情緒激動。

      (3)消退法。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可以采取消退法。比如,孩子上床睡覺需要母親陪伴,否則哭鬧,母親只好每晚陪伴。后來母親采取消退法,對他的哭鬧不予理睬,孩子第一天晚上哭了30分鐘,哭累了也就睡著了。第二天只哭了15分鐘。以后哭鬧時間逐漸減少,最后不哭也能安然入睡了。

      4.幼兒園的科學區中.擺放了不倒翁的玩具,教師發現孩子們對不倒翁不是非常感興趣,進入大班,幼兒已經不再滿足于對玩具的外表進行簡單的感知,他們開始探索事物的簡單奧秘,逐步走入科學的大門。

      針對這一現象,設計一個有關不倒翁的科學活動設計,引起幼兒對不倒翁的興趣,使其發現力的平衡的科學道理,并能理解并加以運用。

      【答案】:

      科學活動:制作不倒翁(大班)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發探索興趣。

      2.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實踐活動中觀察比較,提高動手操作及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活動難點:自己動手制作不倒翁。

      三、活動準備

      1.布置場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殼、廢舊皮球制作各種玩具擺放在活動室的四周(其中部分會倒,部分不會倒)。

      2.幼兒操作材料:紙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頭。

      3.錄音機,歌曲“不倒翁”錄音磁帶。

      四、活動過程

      (一)懸念導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老師扮“魔法師”到“神秘的玩具城”引導幼兒探索活動材料。

      (二)自由探索

      1.交代任務:你們玩時可要仔細地看一看,比一比,搖一搖,看看發現了什么?(發現倒和不倒)

      2.提問:“你們是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引導幼兒摸一摸底部.從而發現底部都是半球體,再進一步引導幼兒發現有的玩具會倒,有的不會倒。

      小結: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得很認真,還能動腦筋,發現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體的:小朋友們還發現了玩具有的會倒,有的不會倒。

      (三)嘗試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1.放歌曲《不倒翁》,進一步引發幼兒去發現“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裝有東西。

      集體討論:幼兒交流體驗“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輕下重,固定底部物體。

      2.嘗試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兒交流體驗“不倒玩具”不倒的秘密:玩具中裝有東西,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紙團、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等東西,可以讓幼兒自由地把每一種東西分別裝進玩具里試一試,看玩具能不能站起來。

      3.集體討論

      在玩具里裝進了什么,發現什么現象?

      為什么放進紙團玩具倒了,而放進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

      (沙子等比紙團重)

      小結:在玩具底郝裝進重的東西,這樣下重上輕,玩具就能站住。

      當操作搖晃裝有沙子的玩具時,發現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裝進什么不倒?(橡皮泥)為什么?

      (四)演示對比實驗

      引導幼兒邊觀察邊分析原因,搖動裝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東西也隨著滾到旁邊,旁邊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邊。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間,它不會滾來滾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穗了,不倒翁就做成了。

      (五)完成制作,玩一玩,體驗樂趣成就感

      1.在“不倒翁”的音樂中,分組制作不倒翁,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組進行制作。幼兒制作過程中,教師進行及時、適時的指導,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示范,及時發現有創意的幼兒進行表揚。

      2.進行講評活動。先讓幼兒與小伙伴之間互相說說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教師進行個別講評,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兒,注意發現他的作品的優點,以激發其自信心。

      3.做好的小朋友幫助沒有完成的小朋友繼續制作不倒翁玩具。

      (六)結束部分

      與不倒翁一起律動,結束課程。

      (健康歌的曲子進行伴奏,兒歌是:左搖搖,右搖搖,頭兒小小,腳兒圓圓,頭輕腳重一起來做運動,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搖晃,真呀么真可愛)

      五、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中,可在科學角中投放各種材料讓孩子嘗試制作不倒翁。

      2.戶外活動時,可和孩子們一起玩一玩“搖擺不倒翁”“金雞獨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體育游戲。

      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題型及答案 2

      教師資格證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幼兒獲得直接經驗的方式是()。

      A、聽老師講課

      B、閱讀圖書

      C、實際操作

      D、看他人如何做

      2、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工作,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滿足()。

      A、家長的教育需求

      B、上級領導的要求

      C、小學教育的要求

      D、幼兒發展的要求

      3、建立良好幼師關系的前提是()。

      A、傳授豐富的知識

      B、尊重理解幼兒

      C、不批評幼兒

      D、滿足幼兒的一切需求

      4、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是讓他們()。

      A、多交流多表達

      B、多模仿別人說話

      C、多認字多識字

      D、多背誦經典

      5、制定一日活動計劃主要依據()。

      A、社會發展和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

      B、本地文化特點和本班幼兒身心發展狀況

      C、本周計劃和本班幼兒興趣與需要

      D、幼兒園和班級的學期計劃

      6、通過分析幼兒手工成果來了解其心理的方法是()。

      A、調查法

      B、自然觀察法

      C、實驗法

      D、作品分析法

      7、在幼兒記憶活動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有意記憶

      B、語調記憶

      C、形象記憶

      D、意義記憶

      8、某一時期,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形成某種能力比較容易,心理某個方面的發展最為迅速。兒童心理發展的這個時期被稱為()。

      A、反抗期

      B、敏感期

      C、轉折期

      D、危機期

      9、有些幼兒經常看電視上的暴力鏡頭,其攻擊行為會明顯增加,這是因為電視的暴力內容對幼兒攻擊行為的習慣起到()。

      A、定勢作用

      B、懲罰作用

      C、依賴作用

      D、榜樣作用

      10、與嬰兒最初的情緒反應相關聯的是()。

      A、生理需要

      B、歸屬和愛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簡述幼兒無意想象的主要表現。

      12、簡述游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教育學家陳鶴琴認為,幼兒發展具有整體性。雖然他把教學內容分為健康、文學、社會、科學、藝術等五類,但是他們之間應該相互貫通,正如人的手指和手掌之間的關系。

      請結合陳鶴琴先生教育思想,闡述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10分)并說明在一日生活活動中如何落實(10分)。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材料:蒙蒙3歲半了,很喜歡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但是他奶奶說他還小,不讓她跟別的小朋友玩,擔心他被欺負,有其他人想去找蒙蒙玩,奶奶也一并想辦法拒絕了。

      問題:根據同伴發展對于幼兒的影響來看,評析蒙蒙奶奶的做法。(20分)

      15、材料:

      春天來了,幼兒園組織畫春天的墻報活動。張老師設計了非常豐富又美麗的春天的圖畫(圖1);李老師只在板報上畫了一顆光禿禿的樹干(圖2)。她希望幼兒能隨時將看到的信息用剪紙、繪畫等方式反映到墻面上。

      問題:請評價兩位教師的做法。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30分)

      16、老師發現,大班的孩子們在玩買賣的游戲時,不管物品的價格多少總是隨意的付款和收款。比如:3元錢的東西,孩子們總是會拿1元、5元、10元的代錢幣付錢;有的幼兒不計算總和,不管多少錢都愿意給錢,收款的幼兒也隨意收下。

      要求:針對幼兒這一問題,設計教育活動。要求寫出設計思路:活動名稱,活動目標,活動準備和活動過程。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C

      解析:直接經驗是指幼兒通過實踐已經獲得的知識或技能或者是親身的經歷,是幼兒通過探索他們自己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來了解并學習獲得的知識基礎和生活中逐步建立積累起的經驗。實際操作是幼兒直接去感受。

      2、D

      解析:保育主要是為幼兒的生存、發展創設有利的環境和提供物質條件,給予幼兒精心的照顧和養育,幫助其身體和機能良好地發育,促進其身心健康地發展;教育則重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態度,發展幼兒的認知、情感、能力,引導幼兒學習必要的知識技能。

      3、B

      解析: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發展及興趣的需要,尊重幼兒人格的獨立,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正確的兒童觀是決定師幼關系的關鍵。

      4、A

      解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5、A

      解析:幼兒園一日生活是根據幼兒年齡和本質安排活動,根據幼兒的生理活動特點,以及幼兒的生活特點安排幼兒一天的生活,根據地區特點及季節變化做適當的調整,來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6、D

      解析:作品分析法是通過分析幼兒的作品(如手工、圖畫等),去了解幼兒心理的方法。對幼兒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結合觀察和實驗進行。

      7、C

      解析:幼兒期以形象記憶占優勢,語詞記憶逐漸發展。

      8、B

      解析:敏感期是指兒童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比較容易,兒童心理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

      9、D

      解析:班杜拉在社會認知理論中提到了觀察學習是指人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習得新行為的過程。題干中幼兒音看到暴力鏡頭,而增加自己的暴力行為。正屬于觀察學習起到榜樣作用。

      10、A

      解析:馬斯洛把“需要”由下到上歸納為五個基本的層次,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出現最早的、與嬰兒情緒反應相關的需要為生理需要。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11、無意想象也稱不隨意想象,它是沒有預定目的,在一定的刺激影響下,不由自主地引起的想象。

      ①想象無預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②想象主題不穩定

      ③想象的內容零散、無系統

      ④以想象的過程為滿足

      ⑤想象受情緒和興趣的影響

      12、(1)在身體發展中的作用

      ①促進兒童身體的生長發育

      ②發展兒童的基本動作和技能

      ③增強兒童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④有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

      (2)在智力發展中的作用

      ①游戲擴展和加深兒童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增長兒童的知識

      ②游戲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③游戲促進兒童想象力的'發展

      ④游戲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⑤游戲提供了兒童智力活動的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

      (3)在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

      ①游戲提供了兒童同伴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

      ②游戲有助于兒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學會理解他人

      ③游戲有助于兒童社會角色的學習,增強社會角色扮演能力

      ④游戲有助于兒童行為規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⑤游戲有助于兒童自制力的增強,鍛煉兒童意志

      (4)在情感發展中的作用

      ①游戲中的角色扮演豐富了兒童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

      ②游戲中的自由自主發展了兒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③游戲中的審美活動發展了兒童的美感

      ④游戲中的情緒宣泄有助于兒童消除消極的情緒情感

      (5)游戲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①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寬松的心理氛圍

      ②游戲催發了幼兒的探究行為

      ③游戲激發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④游戲提高了幼兒的創造性水平

      三、論述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13、陳鶴琴提出的整個教學法,整個教學法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幼兒園的各科課程和各項教育活動都圍繞一個既定的中心課題來展開。并認為,兒童生活是整個的,連成一片的,如果按學科形式來組織課程,是不合教學原理的。為此,提出了“五組活動”理論,具體包括兒童健康活動、兒童社會活動、兒童藝術活動、兒童文學活動、兒童科學活動,這五種活動猶如人的手的五根指頭,是相連的整體,所以又稱為“五指活動”。打破了按學科安排課程體系的習慣。

      (1)健康活動:飲食、睡眠、早操、游戲、戶外活動、散步等。

      (2)社會活動:朝夕會、周會、紀念日、集會、每天的談話、政治常識等。

      (3)科學活動:栽培植物、飼養動物、研究自然、認識環境等。

      (4)藝術活動:音樂(唱歌、節奏、欣賞)、圖畫、手工等。

      (5)文學活動;故事、兒歌、謎語、讀法等。

      《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幼兒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正如我國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提出的整個教學法。

      在教育理念上,認可陳鶴琴先生提出的“五指”活動理念:五指活動是活的,可以伸縮的,課程是整個的,連貫的,是一個整體。在教育目標上,要以人本主義為指導,以實現幼兒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為教育目標。如在語言域活動中,讓幼兒方面要讓兒童懂得分享,知道感恩;在健康方面,培養孩子講衛生、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等。從而達到了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標。

      這五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幼兒園課程的全部內容包括在這五指活動之中,但他們是有主次之分的,陳鶴琴認為,兒童健康是幼兒園課程第一重要的。強國需先強種,強種要先強身,強身要先重視年幼兒童的身體健康。身體強壯的兒童,性格活潑,反應敏捷,做事容易,因此,為了兒童的現在和未來,幼稚園的教育應注重兒童的健康。而為了培養兒童健壯的身體,幼稚園應十分注重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4、蒙蒙家長的做法是錯誤的,同伴交往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內容:

      (1)有利于幼兒學習社交技能和策略

      (2)有利于同伴之間的相互社會化

      (3)成為兒童積極情感的重要后盾

      (4)有助于促進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

      (5)為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提供有效基礎

      15、張老師的做法是有待加強的,李老師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具體原因如下:

      (1)張老師違背了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參與性原則。李老師的做法保證了幼兒的參與性。

      (2)張老師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沒有將幼兒放在主體地位。李老師尊重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3)環境具有教育性。李老師重視了隱形課程的教育價值,在幼兒園環境中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

      (4)張老師的做法沒有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李老師的做法為幼兒想象力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5)張老師的兒童觀、教師觀有待加強。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30分)

      16、活動名稱:大班數學《認識人民幣》

    【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題型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題型及答案10-18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考題及答案10-30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備考題及答案07-11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模擬題及答案09-08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考試題及答案08-15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考試卷及答案08-30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備考題(附答案)10-22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08-31

    2017幼兒教師資格證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題及答案08-24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 伊人五香丁香婷婷天堂网 | 婷婷色五月中文在线字幕 | 五月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