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備考:商業銀行收益合理性的監管指標

    時間:2024-05-28 18:48:59 中級經濟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6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備考:商業銀行收益合理性的監管指標

      【真題】根據《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我國商業銀行收益合理性的監管指標有()

    2016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備考:商業銀行收益合理性的監管指標

      A.凈利息收入

      B.總利息收入

      C.成本收入比

      D.資產利潤率

      E.資本利潤率

      【答案】CDE

      【解析】本題考查收益合理性的監管指標。商業銀行收益合理性的監管指標包括:(1)成本收入比;(2)資產利潤率;(3)資本利潤率。參見教材P228

      【知識點擴展】

      收益合理性的監管指標

      銀行機構一切業務經營活動和經營管理過程的最終目的,在于以最小的資金獲得最大的財務成果,銀行對自身資產質量和貸款風險的管理,也在于確保其資產的盈利性,收益正是銀行機構業務經營成果的綜合反映。盈利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只有盈利,銀行機構才能有積累,才能增強抵御風險的實力,才能設想未來的業務擴展。虧損的積累將導致銀行機構財務狀況的惡化,削弱清償能力,出現支付危機。

      對銀行機構的財務監管主要有以下內容:

      第一,對收入的來源和結構進行分析。收人是通過資產獲得的,通過收入來源和結構的分析,可以了解收人的主要來源,以及生息資產、非生息資產的結構,從而判斷銀行的資產構成是是否合理、資產質量的優劣。

      第二,對支出的去向和結構進行分析。支出主要包括利息支出和經營成本。通過支出去向和結構的分析,可以了解銀行利息支出、經營成本的高低,判斷銀行負債結構是否合理。

      第三,對收益的真實狀況進行分析。主要包括應收利息、應收未收利息、應付利息、應付未付利息、呆賬準備金和壞賬準備金的提取等。監管當局必須注意應收未收利息的實際情況,因為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在一定期限內的應收利息記人當年損益,比例過高會存在收益風險;同時應注意應付未付利息的提取情況,應付未付利息提取不足,潛在支出會影響銀行未來收益;同時還應當注意呆賬、壞賬準備金的提取狀況,其提取比例過低,會使財務狀況失真,虛增銀行利潤。

      根據《商業銀行風險監管核心指標》,我國關于收益合理性的監管指標包括:其一,成本收人比,即營業費用與營業收入之比,不應高于35%.其二,資產利潤率,即凈利潤與資產平均余額之比,不應低于0.6%.其三,資本利潤率,即凈利潤與所有者權益平均余額之比,不應低于11%.

    【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備考:商業銀行收益合理性的監管指標】相關文章:

    2016年初級經濟師金融專業備考資料:金融監管與監管機構03-21

    關于金融監管制度的中級經濟師試卷考點03-29

    中級經濟師金融知識點: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03-18

    2017經濟師考試《中級金融》備考試題及答案02-26

    2016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復備考資料:金融監管體制演變03-21

    2016中級經濟師金融專業備考知識點:國際收支順差的調節03-21

    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知識點:金融監管的理論03-22

    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知識點:國際監管03-22

    2017經濟師考試《中級金融》精選習題及答案02-2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三级在线网站 |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 | 日韩r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欧洲乱码视频在线专区网站 | 亚洲中文成人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