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4-11-01 10:22:03 俊豪 中級審計師 我要投稿

    2024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在學習、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試題,試題是考核某種技能水平的標準。那么一般好的試題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4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4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1

      一、單選題(每題 1 分,共 30 分)

      1.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失靈的情況主要包括( )。

      A. 公共物品 B. 外部性 C. 不完全競爭 D. 以上都是

      答案:D。公共物品、外部性和不完全競爭都會導致市場無法有效配置資源,屬于市場失靈的情況。

      2. 宏觀經濟學中,“菲利普斯曲線”描述的是( )。

      A. 通貨膨脹率與失業(yè)率之間的關系

      B. 經濟增長率與失業(yè)率之間的關系

      C. 通貨膨脹率與經濟增長率之間的關系

      D. 物價水平與經濟增長率之間的關系

      答案:A。菲利普斯曲線表明通貨膨脹率和失業(yè)率之間存在一種交替關系。

      3. 企業(yè)財務管理的目標不包括( )。

      A. 利潤最大化 B. 每股收益最大化 C. 企業(yè)價值最大化 D. 收入最大化

      答案:D。企業(yè)財務管理目標有利潤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業(yè)價值最大化等,收入最大化不是常見財務管理目標。

      4. 某企業(yè)年初存入銀行 1000 元,年利率為 10%,按復利計算,第三年末的本利和為( )元。

      A. 1300 B. 1331 C. 1210 D. 1200

      答案:B。根據(jù)復利終值公式 F = P(1 + r)^n,其中 P = 1000,r = 10%,n = 3,可得 F = 1000×(1 + 10%) = 1331 元。

      5. 下列各項中,屬于商業(yè)信用籌資方式的是( )。

      A. 應付票據(jù) B. 融資租賃 C. 抵押借款 D. 保證借款

      答案:A。商業(yè)信用是企業(yè)在正常的經營活動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預收賬款所形成的企業(yè)常見的信貸關系,應付票據(jù)屬于商業(yè)信用,融資租賃、抵押借款、保證借款不屬于商業(yè)信用。

      二、多選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

      1. 財政政策的目標包括( )。

      A. 資源優(yōu)化配置 B. 收入分配公平 C. 經濟穩(wěn)定增長 D. 國際收支平衡 E. 充分就業(yè)

      答案:ABCDE。財政政策目標包括資源優(yōu)化配置、收入分配公平、經濟穩(wěn)定增長、國際收支平衡和充分就業(yè)等。

      2. 以下屬于企業(yè)流動資產的有( )。

      A. 貨幣資金 B. 應收賬款 C. 存貨 D. 固定資產 E. 無形資產

      答案:ABC。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屬于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屬于非流動資產,無形資產也屬于非流動資產。

      3. 審計證據(jù)的質量特征包括( )。

      A. 適當性 B. 相關性 C. 充分性 D. 可靠性 E. 合法性

      答案:ABCD。審計證據(jù)的.質量特征包括適當性(相關性和可靠性)和充分性,合法性不是審計證據(jù)質量特征的表述。

      4. 下列各項中,影響債券發(fā)行價格的因素有( )。

      A. 票面利率 B. 市場利率 C. 債券期限 D. 付息期數(shù) E. 債券面值

      答案:ABCDE。票面利率、市場利率、債券期限、付息期數(shù)、債券面值都會影響債券發(fā)行價格。

      5. 內部審計的作用包括( )。

      A. 促進組織合法經營和運行

      B. 促進組織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

      C. 促進組織自我發(fā)展和實現(xiàn)目標

      D. 為宏觀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jù)

      E. 提高財務信息的質量

      答案:ABC。內部審計的作用包括促進組織合法經營和運行、促進組織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促進組織自我發(fā)展和實現(xiàn)目標,為宏觀政策制定提供依據(jù)是國家審計的作用之一,提高財務信息質量主要是外部審計的作用相關。

      三、判斷題(每題 1 分,共 10 分)

      1. 政府購買性支出增加會導致社會總需求增加。( )

      答案:正確。政府購買性支出是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其增加會直接使社會總需求增加。

      2. 企業(yè)的速動比率越高越好。( )

      答案:錯誤。速動比率過高可能表明企業(yè)擁有過多的貨幣資金等速動資產而未能有效利用,影響企業(yè)的盈利能力,并非越高越好。

      3. 審計人員獲取審計證據(jù)時,應優(yōu)先考慮成本效益原則。( )

      答案:錯誤。審計人員獲取審計證據(jù)時,應當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下考慮成本效益原則,而不是優(yōu)先考慮成本效益。

      4. 債券的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時,債券應溢價發(fā)行。( )

      答案:正確。當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債券的利息更有吸引力,投資者愿意以高于面值的價格購買,即溢價發(fā)行。

      5. 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不需要保持獨立性。( )

      答案:錯誤。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需要保持獨立性,這樣才能客觀地進行審計評價。

      四、案例分析題(每題 15 分,共 30 分)

      案例一:

      某企業(yè) 2023 年的財務報表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銷售收入 5000 萬元,銷售成本 3000 萬元,管理費用 500 萬元,財務費用 200 萬元,銷售費用 300 萬元,利潤總額 1000 萬元。應收賬款年初余額 800 萬元,年末余額 1200 萬元;存貨年初余額 1000 萬元,年末余額 800 萬元。

      要求:

      1. 計算該企業(yè) 2023 年的營業(yè)利潤率。

      2. 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

      答案:

      1. 營業(yè)利潤 = 銷售收入 - 銷售成本 - 管理費用 - 財務費用 - 銷售費用 = 5000 - 3000 - 500 - 200 - 300 = 1000(萬元)

      營業(yè)利潤率 = 營業(yè)利潤÷銷售收入×100% = 1000÷5000×100% = 20%。

      2. 應收賬款平均余額=(800 + 1200)÷2 = 1000(萬元)

      應收賬款周轉率 = 銷售收入÷應收賬款平均余額 = 5000÷1000 = 5(次)

      存貨平均余額=(1000 + 800)÷2 = 900(萬元)

      存貨周轉率 = 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 3000÷900≈3.33(次)

      案例二:

      審計人員對某公司 2023 年財務報表進行審計,發(fā)現(xiàn)以下情況:

      1. 該公司將一筆應計入當期費用的支出 50 萬元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

      2. 部分應收賬款賬齡較長,存在減值跡象,但公司未計提壞賬準備。

      要求:分析上述情況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并說明審計人員應采取的措施。

      答案:

      1. 對于將費用支出 50 萬元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的情況:

      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會虛增固定資產價值 50 萬元,同時可能虛增利潤(因為少計了費用)。

      對利潤表的影響:減少了當期費用,從而虛增了當期利潤。

      2. 對于未計提壞賬準備的情況:

      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應收賬款賬面價值高估,資產總額高估。

      對利潤表的影響:可能虛增利潤,因為沒有確認壞賬損失。

      審計人員應采取的措施:

      對于資本化問題,審計人員應獲取該筆支出的相關原始憑證、審批文件等資料,檢查其是否符合資本化條件,要求公司調整賬務,將不符合資本化的金額調整到費用。對于壞賬準備問題,審計人員應實施函證、賬齡分析等審計程序,評估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根據(jù)評估結果要求公司計提適當?shù)膲馁~準備。

      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2

      一、單選題(每題 1 分,共 30 分)

      1. 審計的本質特征是( )。

      A. 獨立性 B. 權威性 C. 公正性 D. 合法性

      答案:A。獨立性是審計的本質特征,審計機構和人員只有保持獨立性才能客觀公正地進行審計監(jiān)督。

      2. 國家審計機關依法對被審計單位做出審計處理處罰決定,體現(xiàn)了審計的( )。

      A. 經濟監(jiān)督功能 B. 經濟鑒證功能 C. 經濟評價功能 D. 經濟服務功能

      答案:A。國家審計機關做出審計處理處罰決定,是對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監(jiān)督,體現(xiàn)經濟監(jiān)督功能。

      3. 下列審計證據(jù)中,證明力最強的是( )。

      A. 被審計單位提供的銷售發(fā)票副本

      B. 審計人員直接從銀行獲取的銀行對賬單

      C. 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口頭聲明

      D. 被審計單位提供的經客戶簽字確認的應收賬款對賬單

      答案:B。審計人員直接從銀行獲取的銀行對賬單屬于外部證據(jù),且由審計人員親自獲取,可靠性高,證明力最強,銷售發(fā)票副本、應收賬款對賬單雖也是審計證據(jù),但經過被審計單位環(huán)節(jié),可靠性稍遜,口頭聲明證明力較弱。

      4. 審計人員在審計抽樣時,確定樣本規(guī)模應考慮的因素不包括( )。

      A. 總體容量 B. 總體項目差異 C. 審計結論的精確限度 D. 審計人員的數(shù)量

      答案:D。確定樣本規(guī)模應考慮總體容量、總體項目差異、審計結論的精確限度、抽樣風險等,與審計人員數(shù)量無關。

      5. 下列各項中,屬于內部控制中控制活動要素的是( )。

      A. 人力資源政策 B. 組織結構 C. 風險評估 D. 授權審批

      答案:D。授權審批屬于控制活動要素,人力資源政策屬于控制環(huán)境要素,組織結構也與控制環(huán)境相關,風險評估是單獨的內部控制要素。

      二、多選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

      1. 審計的作用包括( )。

      A. 制約作用 B. 促進作用 C. 證明作用 D. 監(jiān)督作用 E. 評價作用

      答案:ABC。審計的作用包括制約作用(揭示差錯和弊端等)、促進作用(促進改進管理等)、證明作用(為相關方提供證明),監(jiān)督和評價是審計的功能。

      2. 審計人員獲取審計證據(jù)的方法包括( )。

      A. 檢查 B. 觀察 C. 詢問 D. 函證 E. 重新計算

      答案:ABCDE。檢查、觀察、詢問、函證、重新計算都是審計人員獲取審計證據(jù)的常用方法。

      3. 下列屬于審計風險控制方法的有( )。

      A. 提高審計人員的業(yè)務水平

      B. 遵守審計準則

      C. 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D. 保持審計的獨立性

      E. 采用恰當?shù)膶徲嫵闃臃椒?/p>

      答案:ABCDE。提高審計人員業(yè)務水平、遵守審計準則、了解被審計單位情況、保持獨立性、采用合適抽樣方法都有助于控制審計風險。

      4. 內部控制的目標包括( )。

      A. 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

      B. 合理保證經營的效率和效果

      C. 合理保證對法律法規(guī)的遵守

      D. 合理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

      E. 合理保證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

      答案:ABCD。內部控制目標包括合理保證財務報告可靠性、經營效率和效果、對法律法規(guī)的遵守、資產安全完整,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實現(xiàn)不是內部控制的直接目標表述。

      5. 審計報告的類型包括( )。

      A. 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B. 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C. 否定意見審計報告

      D. 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

      E. 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答案:ABCDE。這些都是審計報告的常見類型。

      三、判斷題(每題 1 分,共 10 分)

      1. 審計機關有權對所有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jiān)督。( )

      答案:錯誤。審計機關對國有企事業(yè)單位、政府部門等特定范圍內的單位財政財務收支有審計監(jiān)督權力,并非所有單位。

      2. 審計證據(jù)越多越好。( )

      答案:錯誤。審計證據(jù)應當具備相關性、可靠性和充分性,不是單純的越多越好,要考慮成本效益和質量。

      3. 審計抽樣可以完全替代詳細審計。( )

      答案:錯誤。審計抽樣不能完全替代詳細審計,對于重要項目和高風險領域可能仍需詳細審計。

      4. 內部控制健全有效可以完全消除舞弊風險。( )

      答案:錯誤。內部控制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舞弊,但不能完全消除舞弊風險,因為舞弊可能由于管理層凌駕等原因發(fā)生。

      5. 審計報告應當對被審計單位的所有情況進行詳細闡述。( )

      答案:錯誤。審計報告應當根據(jù)審計目的和審計范圍,對審計發(fā)現(xiàn)的重要問題和審計結論等進行闡述,不需要對所有情況詳細說明。

      四、案例分析題(每題 15 分,共 30 分)

      案例一:

      審計人員對某企業(yè)的采購與付款循環(huán)進行審計。在審計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以下情況:

      1. 企業(yè)采購部門在采購原材料時,未按照公司規(guī)定的采購流程進行詢價和招標。

      2. 部分采購發(fā)票的金額與采購合同不一致,但財務部門仍然予以入賬。

      要求:分析上述情況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審計建議。

      答案:

      1. 對于未按規(guī)定采購流程詢價和招標的情況:

      可能存在的問題:

      采購價格可能偏高,導致企業(yè)成本增加,損害企業(yè)利益。

      可能存在采購人員與供應商勾結,收受回扣等舞弊行為。

      審計建議:

      要求采購部門補充相關詢價和招標資料,檢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采購價格。

      對采購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是否存在舞弊行為,同時加強對采購人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和監(jiān)督。

      完善采購流程的監(jiān)督機制,確保今后采購嚴格按照規(guī)定流程進行。

      2. 對于采購發(fā)票金額與采購合同不一致入賬的情況:

      可能存在的問題:

      財務數(shù)據(jù)不準確,影響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可能存在財務人員疏忽或者故意為之,掩蓋不合理的采購交易等情況。

      審計建議:

      核對采購發(fā)票、采購合同和入庫單等相關憑證,查明金額不一致的原因。

      如果是財務人員疏忽,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和復核制度;如果是故意行為,進行相應的紀律處分或法律追究。

      建立財務與采購部門之間的定期對賬機制,保證數(shù)據(jù)的一致性。

      案例二:

      審計人員對某行政單位的預算執(zhí)行情況進行審計。審計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1. 部分項目預算執(zhí)行進度緩慢,資金閑置。

      2. 存在預算超支現(xiàn)象,并且超支部分沒有合理的審批程序。

      要求:分析這些問題對單位的影響,并提出審計建議。

      答案:

      1. 對于預算執(zhí)行進度緩慢、資金閑置問題:

      對單位的影響:

      資金閑置導致資源浪費,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率,無法及時發(fā)揮預算資金應有的作用,影響相關項目或業(yè)務的開展。

      可能影響下一年度的預算安排,因為預算執(zhí)行率低可能導致預算資金削減。

      審計建議:

      分析預算執(zhí)行進度緩慢的原因,如項目規(guī)劃不合理、審批流程繁瑣等,針對原因進行改進。

      建立預算執(zhí)行定期監(jiān)控和預警機制,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執(zhí)行過程中的問題。

      對于閑置資金,在合法合規(guī)的前提下,合理調整資金用途,加快預算執(zhí)行進度。

      2. 對于預算超支且無合理審批程序問題:

      對單位的影響:

      破壞了預算的嚴肅性和約束力,可能導致單位財務管理混亂。

      可能引發(fā)財務風險,如資金短缺等問題。

      審計建議:

      對超支部分進行詳細審查,核實超支的原因和合理性。

      要求單位完善預算超支審批程序,加強對預算執(zhí)行的控制,嚴格按照預算安排支出。

      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加強預算管理意識的教育。

      【2017年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單選題 (以下每小題各有四項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每小題1分)

      1、 下列事項中,應采取追溯重述法進行會計處理的是( )。

      A.會計政策變更

      B.會計估計變更

      C.本期差錯更正

      D. 前期差錯更正

      標準答案: d

      【解析】會計政策變更應采用追溯調整法或未來適用法;會計估計變更應采用未來適用法;本期差錯更正直接調整相關項目;只有前期差錯更正采用追溯重述法

      2、 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上市公司本年度發(fā)現(xiàn)的以前年度重的記賬差錯(非資產負債表日后期間),應( )。

      A.作本年度事項處理

      B.修改以前年度的賬表

      C.不作處理

      D.調整本年度會計報表的年初數(shù)和上年數(shù)

      標準答案: d

      【解析】企業(yè)發(fā)現(xiàn)與以前期間相關的重會計差錯,應采用追溯重述法,調整本年度會計報表的年初數(shù)和上年數(shù)。

      3、 2006年末,某上市公司發(fā)現(xiàn)所使用的甲設備技術革新和淘汰速度加速,決定從下年起將設備預計折舊年限由原來的10年改為6年,該經濟事項屬于( )。

      A.會計政策變更

      B.會計估計變更

      C.會計差錯更正

      D.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

      標準答案: b

      【解析】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的變更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4、 下列不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中“調整事項”的是( )。

      A.已證實某項資產發(fā)生了減損

      B.已確認銷售的貨物被退回

      C.外匯匯率發(fā)生較變動

      D.已確定將要支付賠償額于該賠償在資產負債表日的估計金額

      標準答案: c

      【解析】外匯匯率發(fā)生較變動屬于非調整事項,由于企業(yè)已經在資產負債表日按照當時的匯率對有關賬戶進行調整,因此,無論資產負債表日后的匯率如何變化,均不影響按資產負債表日的匯率折算的會計報表數(shù)字。5、 追溯調整法下不應調整的項目是( )。

      A.法定盈余公積

      B.未分配利潤

      C.應付利潤

      D.留存收益

      標準答案: c

      【解析】追溯調整法下應調整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不調整應付利潤。

      6、 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由直線法改為年數(shù)總和法,折舊方法的變更屬于( )。

      A.會計估計變更

      B.會計政策變更

      C.重會計差錯

      D.一般會計差錯

      標準答案: a

      【解析】折舊方法的變更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7、 下列項目中,屬于追溯調整法核心的`是( )。

      A.計算會計政策變更對當年凈利潤的影響

      B.計算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shù),并調整期初留存收益

      C.計算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后年度凈利潤的影響

      D.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有關會計政策變更的情況

      標準答案: b

      【解析】追溯調整法的核心是計算累積影響數(shù),并調整會計政策變更期初留存收益。

      8、 會計實務中,如果不易分清會計政策變更和估計變更時應當( )。

      A.不做處理,待分清后再作處理

      B.按會計政策變更處理

      C.按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D.在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的處理方法中任選

      標準答案: c

      【解析】對無法分清會計政策變更和會計估計變更的,應按會計估計變更進行會計處理。

      9、 企業(yè)發(fā)生的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會計估計變更的是( )。

      A.對固定資產凈殘值率由3%改為8%

      B.估計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的比例由10%提高到20%

      C.將壞賬核算的直接轉銷法改為備抵法

      D.將某電子設備的折舊年限由5年調整為2年

      標準答案: c

      【解析】A、B、D選項為會計估計變更,C為會計政策變更。

      10、 企業(yè)2006年12月20日向乙企業(yè)銷售一批商品,已進行收入確認的有關賬務處理,2007年2月1日,乙企業(yè)收到貨物后驗收存在質量問題要求退貨,經協(xié)商2月10日甲企業(yè)給予折讓300萬元。甲企業(yè)年度資產負債表批準報出日是4月30日。甲企業(yè)對此業(yè)務的處理是( )。

      A.作為2006年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調整事項

      B.作為2006年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非調整事項

      C.作為2007年差錯更正事項

      D.作為2007年當期正常事項

      標準答案: a

      【解析】資產負債表日后期間發(fā)生的銷售折讓,屬于調整事項。

      11、 甲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實現(xiàn)凈利潤500萬元。該公司2007年發(fā)生和發(fā)現(xiàn)的下列交易或事項中,會影響其年初未分配利潤的是( )。

      A.發(fā)現(xiàn)2006年少計財務費用300萬元

      B.發(fā)現(xiàn)2006年少提折舊費用0.10萬元

      C.為2006年售出的設備提供售后服務發(fā)生支出50萬元

      D.因客戶資信狀況明顯改善將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由20%改為5%

      標準答案: a

      【解析】選項“A”屬于本期發(fā)現(xiàn)前期的重會計差錯,應調整發(fā)現(xiàn)當期會計報表的年初數(shù)和上年數(shù);選項“B”屬于本期發(fā)現(xiàn)前期非重會計差錯,應直接調整發(fā)現(xiàn)當期相關項目;選項“C”屬于2007年發(fā)生的業(yè)務;選項“D”屬于會計估計變更,應按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不調整會計報表年初數(shù)和上年數(shù)。

      單項選擇題

      1、【D】是財政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貨幣供應量與經濟增長速度大體一致的配合模式

      A.“雙緊”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B.“雙松”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C.“松緊”搭配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D.中性的財政政策與中性的貨幣政策

      【考題解析】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參考教材P53。

      2、以下不適用于“雙松”政策的條件是【A】

      A.經濟出現(xiàn)過熱現(xiàn)象

      B.勞動力就業(yè)不足

      C.大量資源有待開發(fā)

      D.大部分企業(yè)開工不足,設置閑置

      【考題解析】經濟出現(xiàn)過熱現(xiàn)象是“雙緊”政策的適用條件。參考教材P52。

      3、下列不屬于政策性銀行的是【D】

      A.中國進出口銀行

      B.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

      C.國家開發(fā)銀行

      D.中國人民銀行

      【考題解析】政策性銀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設立,以貫徹國家產業(yè)政策、區(qū)域發(fā)展政策為目的,不以盈利為目標的金融機構。1994年,我國組建了3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參考教材P40。

      4、對市場進行監(jiān)控和約束,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是【D】

      A.市場準入

      B.經營稽核

      C.市場退出

      D.經營范圍控制

      【考題解析】參與者的經營范圍控制是屬于建立市場運行的法規(guī)體系中的內容。參考教材P47。

      5、就伸縮性來看,調整【A】常引起利率的變動,若隨時調整,會令公眾及商業(yè)銀行無所適從

      A.再貼現(xiàn)率

      B.利率政策

      C.法定準備金率

      D.政府投資金額

      【考題解析】調整的是再貼現(xiàn)率常會引起利率的變動。參考教材P45。

      6、下列不屬于可供選擇的貨幣政策工具的是【B】

      A.利率政策

      B.充分就業(yè)

      C.直接信用控制

      D.間接信用指導

      【考題解析】利率政策、直接信用控制和間接信用指導也是可供選擇的貨幣政策工具。參考教材P43。

      7、可以作為一個國家的金融管理機構,也是現(xiàn)代各國金融系統(tǒng)核心的銀行是【B】

      A.中國銀行

      B.中央銀行

      C.中國人民銀行

      D.國家開發(fā)銀行

      【考題解析】中央銀行是一個國家的金融管理機構,是現(xiàn)代各國金融系統(tǒng)的核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功能。參考教材P37。

      8、現(xiàn)貨市場上,一般在成交后的【C】內立即付款交割

      A.1日

      B.1—2日

      C.1—3日

      D.1—4日

      【考題解析】現(xiàn)貨市場上,一般在成交后的1—3日內日立即付款交割。參考教材P36。

      9、非專業(yè)金融主體之間發(fā)生的金融交易稱為【D】

      A.間接金融

      B.專業(yè)金融

      C.非專業(yè)金融

      D.直接金融

      【考題解析】非專業(yè)金融主體之間發(fā)生的金融交易是直接金融;通過專業(yè)金融主體實現(xiàn)的金融交易稱為間接金融。參考教材P36。

      10、金融市場就是通過【B】進行交易而融通資金,買賣有價證券的場所

      A.信用額度

      B.信用工具

      C.實際額度

      D.實際工具

      【考題解析】金融市場是通過信用工具進行交易的。參考教材P35。

      多項選擇題

      1、以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xié)調與配合下,最有代表性的模式包括【ABCD】。

      A.“雙緊”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B.“雙松”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C.“松緊”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D.中性的財政政策與中性的貨幣政策

      E.中性的財政政策與緊縮性的貨幣政策

      【答案解析】:最有代表性的配合模式中,沒有“中性的財政政策與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這一組合,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P51。

      2、下列關于“雙緊”政策的適用條件,描述正確的有【BCD】。

      A.勞動力就業(yè)不足

      B.需求膨脹,物價迅速上升

      C.瓶頸產業(yè)對經濟起嚴重制約作用

      D.經濟秩序混亂,經濟出現(xiàn)過熱現(xiàn)象

      E.市場疲軟,經濟增長乏力

      【答案解析】:勞動力就業(yè)不足和市場疲軟,經濟增長乏力屬于“雙松”政策的適用條件。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P52 。

      3、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有很多不同之處,下列描述正確的有【CDE】。

      A.實施政策的主體不同

      B.不都以貨幣形態(tài)的經濟總量測度

      C.傳導過程的差異

      D.政策手段不同

      E.政策時滯不同

      【答案解析】:二者都是以貨幣形態(tài)的經濟總量加以測度的。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P49 。

      4、金融風險管理的一般程序中,包括的內容有【ABCD】。

      A.金融風險的識別和分析

      B.金融風險管理策略的選擇和方案的設計

      C.金融風險管理方案的實施與監(jiān)控

      D.金融風險的評估與總結

      E.金融風險的轉移與規(guī)避

      【答案解析】:選項E不屬于金融風險管理的一般程序,選項ABCD是金融風險管理的四個步驟。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P48 。

      5、宏觀金融風險管理采用的手段中,正確的有【BCDE】。

      A.建立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等相互制衡的管理體制

      B.建立市場運行的法規(guī)體系

      C.制定恰當?shù)慕洕?/p>

      D.對市場進行監(jiān)控和約束

      E.建立市場的保護機制

      【答案解析】:選項A屬于微觀金融風險管理手段的內容,其余四項都屬于宏觀金融風險管理采用的手段。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P47 。

      6、屬于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的有【CDE】。

      A.再貼現(xiàn)政策

      B.調整法定準備金率

      C.利率政策

      D.直接信用控制

      E.間接信用指導

      【答案解析】: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P45 。

      7、對于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目標的描述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BDE】。

      A.充分就業(yè)

      B.實際收入的合理增長率

      C.穩(wěn)定物價

      D.低通貨膨脹率

      E.國際收支平衡

      【答案解析】:穩(wěn)定物價是屬于美國聯(lián)儲銀行和日本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其余四項是英格蘭銀行的貨幣政策目標。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P41 。

      8、下列屬于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有【BCDE】。

      A.廣東發(fā)展銀行

      B.保險公司

      C.信托投資公司

      D.證券公司

      E.農村信用合作社

      【答案解析】:廣東發(fā)展銀行是屬于商業(yè)銀行的范疇,不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P40 。

      9、金融機構體系一般由【ACDE】構成。

      A.中央銀行

      B.其他非證券金融機構

      C.商業(yè)銀行

      D.專業(yè)銀行

      E.投資銀行

      【答案解析】:金融機構體系一般是由中央銀行、商業(yè)銀行、專業(yè)銀行、投資銀行以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構成。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P37。

      10、關于金融市場體系中包括的因素中,正確的有【ABCE】。

      A.金融市場交易客體

      B.金融市場交易主體

      C.金融市場交易工具

      D.金融市場交易數(shù)量

      E.金融市場交易價格

      【答案解析】:交易的數(shù)量不屬于金融體系中應該包括的要素,參考2012年審計師考試教材《審計專業(yè)相關知識》

    【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03-08

    2017中級審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03-09

    2017中級審計師考試題及答案03-10

    中級審計師考試《專業(yè)知識》模擬試題答案10-24

    2016中級審計師考試模擬試題(附答案)03-08

    中級審計師《理論與實務》考前精選試題及答案10-25

    2017中級審計師考試《專業(yè)相關知識》試題及答案03-10

    2017中級審計師考試《審計專業(yè)》模擬試題及答案01-24

    2017中級審計師考試《理論與實務》重點試題及答案02-27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在线视频国产伦 | 亚洲另类在线欧美制服 | 天天cao在线视频不卡 | 午夜电影网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播 | 婷婷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