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中考題及答案

    時間:2024-08-14 14:03:25 中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年論語十二章中考題及答案

      《論語》介紹:《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四書)《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并稱“四書五經”。

    2017年論語十二章中考題及答案

      理解性默寫

      1.闡述“學”和“思”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2.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語》中所說: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復習是學習的重要方法,且對學習者有重要的意義: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當別人不了解自己、誤解自己時,孔子提出不要焦慮: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孔子贊嘆顏回安貧樂道的高尚品質的句子是: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6.孔子在《述而》篇中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度是: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中通假字:

      (1)不亦說乎(說通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通又,用于整數和零數之間)

      文中的古今異義:

      (1)有朋自遠方來。朋,古義:志同道合的人;今義:朋友。

      (2)不亦君子乎。君子,古義:道德上有修養的人;今義:對人的敬稱。

      (3)五日三省吾身。三,古義:泛指次數;今義:二加一所得的數目。

      (4)擇其善者而從之。從,古義:跟從,學習;今義:從前。

      (5)可以為師矣。可以,古義:憑借某種條件去做; 今義:允許。

      一詞多義:

      (1)時:學而時習之(時常、按時)元芳時年七歲(當時)

      (2)志:吾十又五而志于學(立志)匹夫不可奪志也(志向)

      文言虛詞:

      (1)而,擇其善者而從之(表順承)、人不知而不慍(表轉折)

      (2)為,為人謀而不忠乎(替)、可以為師矣(作為)

      (3)其,回也不改其樂(代詞,這)、擇其善者而從之(代詞,其中)

      重點句子翻譯: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歲就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

      4.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

      用不義的手段得到富與貴,對于我來講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樣。

      5.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呢?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7.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忠實地記住,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論語十二章中考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論語》十二章06-22

    曹劌論戰中考題及答案01-11

    朝花夕拾中考題及答案02-10

    駱駝祥子中考題及答案范文10-13

    有關《論語》十二章的原文及譯文07-2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考題及答案06-08

    《論語》試題及答案04-19

    魚我所欲也中考題及答案01-11

    國學經典:論語十二章原文及翻譯注解07-23

    2017年記承天寺夜游中考題及答案01-11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_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_亚洲第一无码精品立川理惠

      日本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国Av网站在线播放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色影院不卡中文一区二区 | 在线a免费v网站 | 久久成人免费视频这里都有 |